分节阅读 229(1 / 2)

d是一个个济世能臣,一个个救世能臣,可历代被君王不讨喜”

刘秀说道:“心学越发衰微,我打算在玉京城,开设阳明学院,讲述心学请帮助一二”

“这个自然”

李神光道:“只是心学,不为皇帝所喜”

“那又如何”刘秀霸气道:“当年,诸子百圣能压制圣皇,消去四道头衔,从九九至尊化为九五至尊而我也能”

说着,不再掩饰自身的气息,造物主气息外泄而出。

这个世界,终究是实力说话,有实力就是有道理。

前世地球上,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深入人心,在世界各处传播,成为显学,因为诞生了苏联和中国两个大国,证明其正确性;为何后世民主自由观念深入人心,因为美帝最强大,最能打。

有实力,说出的话,世人才相信,甚至是指鹿为马,世人也只能捏着鼻子认可;可没有实力,任你说得天花乱坠,照样是没有人在乎。

“你是造物主,迈入了诸子圣人的境界”

李神光原本就有猜测,可现在确定了,不由的欢喜道。

心学,诞生了一位圣人,意味着话语权大增,在未来的格局争夺当中,将压倒理学,压倒洪玄机。

这是道统之争。

“算是吧”刘秀道:“我说的,可是真理”

“是真理”李神光说道:“只是大义之争,免不了。在当朝,理学以洪玄机为首几天后,在散花楼召开堂会,倒是能与洪玄机论道一二”

“也好”

刘秀点头道,对于这位大千之子,也是好奇至极。

洪玄机本来是平民出生,有些好似祁同伟,可后来拜人了大罗派,武道修为不断提升,又是得到美人青睐,红颜知己众多,还得到了造化道传承,可谓是天命主角。

若是没有儿子洪易。

只可惜,因为梦冰云,洪玄机道心有缺,止步在人仙境界,足足二十年,失去了黄金时期,也失去了天命之子的角色。

侯爷府邸当中。

洪玄机微微皱眉,翻看着邀请函,是李神光发出邀请书,邀请其到散花楼,进行论道。

论道,就是理学与心学之争。

这样的论道,进行了几十次,彼此不分胜负。

可事实上,却是李神光输掉了。

因为在朝堂之上,理学盛行,而心学势微。

心学,渐渐变成了人人赞扬,赞美声不断,可没有人真的在乎。

“王阳明”

洪玄机看着这个名字,却是微微皱眉,在阳神世界,无人知道这个名字的含义,可地球人却深知这个名字蕴含的意义。可片刻后舒展过来,即便有变数,也在预料之中。

第449章心经第一更

院落当中,刘秀提笔写作着,书写着心经。

这个世界,是唯心的世界,心灵最够强大,就能一念成圣,一念成佛,有着无量的法力。

这也就是世界的区别,在主世界诞生了大贤,即便是心灵强大,也需要庞大的资源,将其转化为修为,力量。

洪易之所以,在阳神后期那么厉害,就是因为易经诠释了天道规则,万物生灭。

至于其中道理,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理解,很多理解,就连洪易自己也不知道。

事实上,洪玄机也很厉害,其创立的理学,可谓是儒家的正统。

理学讲究道德操守,讲究克制欲望,保持本我,讲究君臣伦理,讲究道德秩序等,本质上是儒家的主流。

若是按照正常发展,理学很好。

可以说,理学没有破绽,有破绽的是理学大师。

因为理学大师,失败的人品,导致了理学也很是失败。

当然了,理学最大的失败处,不是存天理,灭人欲,不是三纲五常,而是宋朝提倡理学,结果被元朝灭亡了;明朝提倡理学,被清朝灭了;清朝提倡理学,也是被西方列强侵略,憋屈极致。

似乎有一种观念,信仰理学,就等着灭国吧,就等着被蛮夷,被洋鬼子骑在头上了。

在世人眼中,能打的理念,才是正确的理念;而不能打的理念,不论是说的如何天华乱坠,都是假大空。

于是,在后世华夏眼中,理学是伪君子,是封建糟粕,名气臭的好似臭狗屎。

“儒学,有两大核心,一个是秩序,一个是和谐。秩序,衍生出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洁,又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至于和谐,礼着用,和为贵。离开秩序,谈论和谐,都是假和谐,假仁慈;离开和谐,谈论秩序,都是苛政”

刘秀思索道:“不论是心学,还是理学,本质上都是儒学,其根本上脱离不开秩序和和谐两大和谐。理学,秩序为主,和谐为辅,所谓的和谐,为了秩序可以牺牲和谐,历代被君王所喜欢;而心学,和谐为主,秩序为辅。”

“理学家眼中,和谐是手段,秩序是目的;可在心学家眼中,秩序是手段,和谐是目的。”

“比如,在历代心学家眼中,所谓的三纲五常,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若是三纲五常,能维护社会和谐,那就使用;若是三纲五常,不能维护社会和谐,那就舍弃”

“可在理学家眼中,所谓的三纲五常是目的,不是手段。动摇了三纲五常,就是动摇了国本,头可断,血可流,国本不能动摇”

想着想着,又是想到了中庸。

“真儒学与假儒学,标准是中庸。中庸不是平庸,而是不走极端后世的理学,臭名远扬,就是因为走极端了。存天理,灭人欲,初始不错。天理,就是仁义礼智信,为了天理,消灭自身不合理欲望。可渐渐的,走极端了,变得臭名远扬了”

刘秀思索着,已经明悟了儒学的真谛,秩序和和谐为核心,中庸为标准,只是各有侧重而已。

理学,是唯物主义;心学,是唯心主义。

理学,是保守派;心学,是改革派。

理学,是培养官僚;心学,培养实干人才。

理学,有利于稳定;心学,有利于改革。

比较着,明悟着,刘秀提笔开始写了心经。

“天地本无法,心动演万法;天地本无道,心动演化大道。天地为何而开,只因我心欲开天,故天开之;日月为何而升,只因我心念所指,故日月轮转。道本无名,强名以为道;神本无相,借假以成真。”

皇宫当中,乾帝正在处理着奏章,批阅着奏章,速度很快。

五劫修为,神魂强大,神魂化为了一个个线条,不断翻阅着奏章,快速处理着奏章,奏章上的内容纷纷进入神魂当中,不断分析着。然后红笔飞起,快速书写着,批阅着奏章。

当皇帝,不轻松。

当皇帝,每天要处理的奏章,有几十斤之重。

很多事情,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可乾帝不敢有丝毫懈怠,正所谓在皇帝眼中,再为小的事情,可对百姓而言,却是生死攸关,破家灭门的大事情。

奏章当中,很多含糊其辞,很多言语不详,很多似是而非之处。

作为君王,要从其中揣摩出臣子的意思。

许久之后,批阅完了一摞奏章后,乾帝松了一口气,上前喝下一杯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