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98(2 / 2)

天骄战纪 萧瑾瑜 9142 字 2020-02-14

为何三千界和上九境那么多机缘和造化

很简单,其中大半的大造化,只怕都是那些有资格踏上“星空古道”的盖世强者所留

“是否离开后,就再无法回来了”林寻忍不住问。

女子摇头道:“或许有希望,但注定很渺茫。”

林寻愈发确定了自己的推测,像焚仙陈临空这等强者,必然都意识到离开后,极可能无法返回,才会将衣钵传承都留下。

这才是根本原因。

旋即,林寻就摒弃杂念。

这些事情距离他太过遥远,即便知道再多,也没太大的意义。

林寻直接问道:“道友,我那些朋友”

“他们皆各有各的造化,至于能获得多少,全凭他们自己的能耐,你倒是不必为他们担心。”

说着,女子指着那一片紫竹林,道,“紫竹三千株,一株一造化,有上古秘法、有修行心得、也有衣钵传承。”

林寻倒吸一口凉气,这才意识到,他和老蛤等人都远远小觑了这一片紫竹林的价值

本以为只是天地间一等一的神材,哪曾想,那每一株紫竹,竟都蕴藏一种大造化

这太不可思议。

“道友也很心动”女子问。

林寻点头,开玩笑,放眼天下修道者,面对如此造化,谁能不动心

女子道:“且问一句,道友如何看待自身所掌握的道与法”

林寻一怔,而后平静道:“与世不同,与众不同,法古人之法,走自我之路。”

女子点头,又问:“既如此,道友是否有信心超越古人,走出一条亘古未有之路”

这个问题,林寻可不敢妄自回答,他才刚踏足绝巅王者境,哪敢小觑古人先贤之智慧

“现在或许无法肯定,但以后,就不见得了。”林寻深吸一口气,声音中透着坚定。

女子长身而起,指着远处那三千颗紫竹,道:“当年,曾有人也如你这般,欲在道途上开历史之先河,于是,以自身之道,镇压三千紫竹之传承。”

“谁”

林寻心中剧震。

而后,他忽然明白过来,看向眼前的女子,道:“原来是道友你”

怪不得,她会称自己为“同道中人”,以平辈论交。

原来,眼前这女子,同样和自己一样,在求索亘古未有之道途

不过,她显然是一位古人,并且,不曾踏足绝巅王境。

但可以肯定,她必然是一位惊天动地的大人物

对于林寻的猜测,女子没有否认,而是说道:“你若可以办到,我便借我的道与法,与你一观。”

此话一出,林寻顿时动容。

这意味着什么

只要他能力压那紫竹三千颗中的传承,就能去了解和参悟属于这女子的道与法

这可无异于一场可遇不可求的大造化了,对他以后修行有着不可估量的益处

法古人之法,走自我之道。

若能了解到另外一位“同辈”的道与法,可想而知收获该有何等之大。

“道友可愿一试”女子问。

现在,林寻终于明白,女子口中的“道友”,是对自己道途的认可,可以视作同道之友,而非只是辈分上的称呼

这两字,于林寻而言,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因为这是他修行至今,所遇到的唯一一个“同道”

“好”

林寻怎可能拒绝,当即长身而起,没有迟疑,前往那一片紫竹林走去。

女子袖袍一挥。

瞬间,在林寻视野中,这一片紫竹林陡然一变,每一株紫竹皆多出一种完全不同的威势和气息。

就犹如一位位绝世高手,屹立其中,每一个,皆有属于自己的道与法,气宇非凡,英姿超绝

就犹如,处于不同时代,却独领风骚的三千位盖世英豪,闪烁着辉煌的光芒,照亮千古。

林寻深吸一口气,心神澄澈,黑眸坚定。

他对自己的道途,有无敌之信念

蓦地,最靠近林寻的一颗紫竹一晃,化作一位身影颀长,虚幻而模糊的中年身影。

“我之道,战天不败,举世无二,尔可敢与我论道”

声音豪迈,铿锵有声,透发出难言的大气概。

林寻周身空灵,道光流转,拱手道:“愿意一试”

论道,演绎道与法,才能尽显所求道途之高低。

简而言之,就是战斗

“请”

中年身影气势如虹,傲啸乾坤,身影一冲,无尽道光流溢,如潮水般扩散。

而在其掌中,一柄青铜战矛破杀而出,与之伴随的,是一股惨烈无匹的杀伐之气

无可匹敌般,霸道绝伦。

林寻神色不悲不喜,身影不闪不避,主动迎上前,与之硬撼。

战斗爆发,犹如两轮骄阳对撞,所谓天无二日,这是道途之争,岂容留手

对手虽强,林寻亦睥睨可无敌

远处,女子重新坐在,素手拎起紫竹茶壶,为自己斟满一杯,轻轻品茗。

而其眼眸,则一直落在林寻身上。

从见到林寻的第一眼,她就知道,这是“同道”。

并且,他比自己更幸运,踏上了亘古未有的绝巅王境。

而这,也正是她心中唯一的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

s:月末最后一天,兄弟姐妹们看看,账号是否还有月票,再不用就彻底作废了。

第1223章 此剑,唤作有去无回

战矛和拳劲碰撞,犹如炸雷般的轰鸣响彻,神辉四溅。

林寻余势不减,以狴犴印轰杀。

那中年身影发出长啸,战矛舞空,震天杀地,惨烈的杀伐气将云层都崩开。

这是道途之斗,林寻和对手皆在演绎自身的道与法。

可仅仅片刻,中年身影就被压制,没多久便直接认输,收起战矛,拱手道:“于道途争锋,我不如你远矣。”

林寻同样拱手:“承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