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美加大音量:“你家在哪里”
郝运说:“在、在本溪”
两人对视着,张一美继续问道:“那你怎么说是奉天人”
“什么奉、奉天”郝运打着酒嗝问。
张一美问:“家在本溪什么地方”
郝运说:“本溪,桓仁县”
罗飞又追问:“你父母叫什么名字”
“为啥问我爸、爸妈”郝运抬起头来问。
罗飞笑着:“想送你回家”
郝运哭起来:“我没有家啦,我爸妈去年出车祸,死、死了”
张一美和罗飞脸色顿变,罗飞还要问,被张一美拦住,她说道:“那你是在哪个城市念的大学学校叫什么名字”
郝运抽泣着说:“就在沈阳啊,在东北大学。”
“沈阳东北大学”罗飞疑惑地低声说。
张一美说:“沈阳是奉天明朝时的旧称。”又问郝运:“东北大学在哪里”
郝运说:“在三、三好街电脑城往南走”
两人越听越迷茫,罗飞说:“算了,别再问了,他就是在说胡话呢,我跑遍奉天城,从来就没听过什么三好街,多难听的名字”
“东北大学是谁创办的”张一美似乎并不死心,又追问。
郝运说:“是张、张学良”
两人很吃惊。
罗飞忍不住问:“哪个张学良是不是大帅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
“中、中国有几个张学良”郝运不耐烦地回答,忽然要吐,两人连忙把他扶到路边。一阵凉风吹来,郝运又好转了,三人继续前行。
天已经完全黑下来,偶尔有马车跑过,车上挂着晃来晃去的汽灯。郝运说:“我、我要回去,我想回去啊”
张一美问:“你要回哪去”
郝运说:“我要回现代,回到2018年去”
罗飞叹了口气:“我们赶紧走吧,别再浪费时间啦”
第280章 新闻效应
两人将郝运扶回报馆,上楼把他放在床上躺着,郝运已经醉得像头猪,呼噜打得山响。张一美说:“看来他的头真是被劫匪给打坏了,太可惜,我们得找找人,看哪家医院的大夫能治好他。”
“这是癔症,很难治,”罗飞说道,“我们还是去印刷车间吧,亚文和林静也都喝得不少,我俩得替他们检查印样。”张一美点了点头,跟罗飞走出郝运的宿舍,把门关上。
次日郝运醒来时头非常地疼,就像被锯开过似的。他敲着脑袋,走出宿舍下楼,看到报馆的走廊有不少同事在聊天,边聊边笑,吴主笔也在。郝运心想这是几点了胡魁章笔庄的刘森老板曾经告诉过自己,每天早晨六点钟,钟楼都会有人敲钟,离市中心越近的地方,听得越清楚,目的是叫人起床,很明显那个时候不是家家都有钟表,更没有闹钟了。但看现在这热闹程度,恐怕不像六点。
见郝运下来,罗飞和张一美都围过去,脸上全带着笑容。张一美说:“郝运,你的名字起得真好,我们都跟着你走好运啦”郝运没明白什么意思,罗飞告诉他,中午接到很多分销商打来的电话,称今天的报纸卖得特别快,比平时足足少了三分之一的时间,两万五千份报纸就全部售光,创下了盛京时报建报以来的最快记录。
“白经理说这都是你的功劳,”张一美很兴奋,“你那个标题起得真好,那些报童在街上叫卖的时候,都被人给围上啦”
郝运笑:“哪是我的功劳,还不是因为昨天的事是爆炸新闻,其实起什么标题都能火。”
罗飞问道:“火什么火”
郝运连忙说火就是大热大卖的意思,跟畅销差不多。吴主笔点头:“红红火火,这个字用得很形象啊难得郝先生这么谦虚,看来,这种带有悬疑色彩的标题,以后还可以继续尝试尝试。”
“现在是几点”郝运忽然想到刚才罗飞的话,他说是中午接到的电话。张一美抿嘴笑:“怎么,肚子饿了吧已经下午两点啦。”郝运大惊,连忙向吴主笔道歉。
吴主笔说:“没关系,情有可原,你昨晚喝得大醉如泥,应该是有心事,下次注意就好。已经让食堂留了饭菜给你,去吃吧今天给你放假一天,好好缓缓身体。”郝运连连道谢。
在食堂吃过饭,郝运回到宿舍坐下,头疼好多了。想起那些银元,郝运怎么也想不起来放在哪里,打开抽屉,果然全都在里面,他仔细数两遍,整整四十块,拿起来看,这些银元都是新的,正面是袁世凯的侧面头像,不用问,这就是传说中的大洋,也就是“袁大头”了,头像上面呈弧形分布六个字:中华民国七年。
郝运心想,中华民国七年就是今年,难怪这些银元这么新,就跟现代去银行取钱,有时候会找给你很多崭新的钞票,也是刚印刷出来的。张作霖是全奉天的老大,银行最新铸出来的货币,在奉天肯定是能优先给老张家人使用。
这些钱要是按现代的标准,到底能值多少呢郝运非常地好奇。于是他拿出十块银元来,出了报馆到街上去溜达。报馆里的同事穿什么的都有,有长袍,有短衣,但更多的是穿西装,如白经理、吴主笔和罗飞这些人都是,就算没穿西装外衣,也是白衬衫和西装马甲,再配上西裤和皮鞋,看起来很精神。而郝运身上还是之前在台安县胡家窝堡农村那个胡老四大爷送的旧衣服,还是他死去的儿子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