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3(2 / 2)

生于1984 老徐牧羊 8900 字 2019-03-22

“”

冯晓刚对于市场的敏锐性还是有的。

他知道什么样的电影适合观众,当然看得出这个戏看似简单,却包含了卖座电影的三大因素:

第一,有着许辉这么一位票房那个号召力惊人的演员担当主演;

第二,剧情虽然算不上多么优良,但至少能让他跟汪朔看进去;

第三,宣传的如火如荼,至少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失恋33天的宣传海报

这三个条件加起来,只要不出现什么特殊的意外情况,冯晓刚可以保证,这部失恋33天的票房绝对能破两亿,甚至三亿都有可能。

当然,以上这些只是冯导本人基于自己的电影给出的市场判断。

他忘了,他的电影受众人群可是远远小于许辉

或者说,冯导还是小觑了观众对于合格商业电影的需求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一章 提前祝贺

10月23号是个很好的档期,同一天开画的电影有阿童木倔强萝卜戏伴人生。

都是小制作的电影。

阿童木略过不提,人家是动画片,观众群都不一样。

倔强萝卜绝对是黄博演艺生涯的耻辱,导演田梦明显想走疯狂石头的路子,可惜玩不转盖里奇式的结构,想黑色幽默一把,却只能在台词身上下功夫,再加上找了黄易、杜海滔这两一个比一个扑的演员,及时博哥有通天之能,也只能感叹,队友太cba,根本带不动

不过,纵观2009年上映的大部分电影,无论是国产片亦或是合拍片,观众明显可以看出一个趋势大片时代已经过去了

所谓的大片时代,大约是八年前吧,也就是2000年前后,国内的一帮大导演,纷纷转型去拍商业大制作。

原因很简单,好莱坞电影太赚钱了。

1998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14亿元,其中美国分账影片票房高达785亿元,占54,而且其中仅泰坦尼克号一部影片的票房收入就达到36亿元,占当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的25。

这尼玛太让人眼红了。

你说是那帮大导演们看着电影市场那么热闹,看着别人大把捞钱眼馋了也好;

说他们身为国内电影的中坚力量,眼见外国电影就这么迈入国门来大肆捞钱,心有不甘也罢,总之,各种原因都有。

经济的发展,电影市场的繁荣,使得这块市场越来越大,原本市场小,艺术电影有氛围,现在必然要被汹涌而来商业氛围所冲散,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规律,无人能挡。

顺应它的人,才能生存,进而进步。

还好,炮辉一直都走在市场的前列

他一直相信,中国人最爱看的肯定还是中国人自己的故事

失恋33天当然是发生在中国人身上的故事

徐静磊的名声很大,许辉的名声更大。

徐静磊早就是国内最知名的女导演,甭管是不是吹出来的,但她的名气摆在那

炮辉呢,已经是公认的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演员

两人这算是珠联璧合。

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失恋33天上映之初肯定会有一帮这两人的死忠粉买帐。

不管是拍的什么,也不管拍的怎样,都会先圈一把粉丝的票。

就好比郭小四、韩少之类的人,人家本身就有强大的的粉丝流量,所以,小时代后会无期上映之初,院线就是愿意给很高的排片。

失恋33天更是如此,再加上提前的内部试映场看片会所收获的极好的院线评价,失恋33天公映第一天直接就刷下了百分之五十二的排片量。

这是一个很高的排片率。

截至目前为止,国内导演大约只有那三大,凭借多年的口碑和影响力,才能在上映初期拿到超过60的排片率,甚至一度可以拿到超过80满城尽带黄金甲上映的时候,全国院线排片量接近百分之八十,同期上映的电影是贾章柯的三峡好人,当时携带者斩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赫赫威名,也只能拿到百分之十不到的排片量

除这三位之外,即便是许辉自己当初的那部那些年公映最初,也就只有百分之三十七的排片量

资深的电影营销专家高军曾经说过,黑马也是需要跑道的,只有市场空间足够大了,那些有潜力的中小成本国产影片才能获得跑道,才能够有机会证明自己究竟是不是黑马。

这两年,不少的低成本电影赚取了高票房,比方说那些年,比方说疯狂的石头;

对比一下这两位导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相对年轻的创作者他们会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思考:我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产品让观众接受、让观众觉得票价花得更值。带着这样的思路去创作剧本、去导演一部电影,在票房上获得成功的几率肯定会更高

科班出身的年轻导演,在以前的市场和体系下,毕业之后要先进入一个剧组从助理开始熬,熬到副导演,差不多要15年以后才会有机会拍自己的第一部作品

许辉不一样,生于1984年的许辉身上带着80后特有的市场敏锐度,他知道观众,了解观众,所以,纵观他的电影,总会出现让人惊讶的观影热潮。

失恋33天我看了,可能我早已过了欣赏都市爱情片的阶段,现在这种类型片儿很难再让我提起兴趣来站在中立的角度,整部电影最成功的还是对白,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太大的亮点

许辉很聪明的把整部电影的观影人群定格在了都市女郎身上,这个阶层的观众是现如今华语影坛最重要的观影群体之一,可以预见这部失恋33天的票房不会低于2亿。

提前祝贺许辉,再次以小博大成功

s:为什么我一直没有提徐静磊的名字,整部电影从头到尾都是遵照这剧本在拍,完全看不出有徐静磊这个导演的存在,我甚至怀疑身为主演的许辉之所以选择老徐做导演,就只是因为她比较好说话

电影还没结束放映,就已经有了一堆莫名其妙的评论出现在了豆瓣上。

“这是一个从我们的当下生活里生长出来的故事,欢乐而温暖。好吧,这是讲普通青年、文艺青年和二逼青年如何三位一体的”

“失恋很难受,要走出失恋很难,走出了失恋会又有另一番天地,这是很多人经历过的,青春就是这样有快乐有痛苦,这样的青春才完整”

“国产小妞电影的新高度,京派文化后继有人,贫倒你没商量。”

这帮人真牛逼,电影都没看,是怎么整到的评论呢

还提前祝贺,你确定那个帖子不是在分解老徐和炮辉

许辉站在徐静磊面前,接受记者们的采访。

大多数都是在问许辉如何从女性角度完成的作品。

这就很尴尬了,这部失恋33天的导演是徐静磊哎,不是许辉,他是个编剧。

徐静磊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