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国和元国,则是与云地紧临。
这几个国家加起来也不小,这个时候再分兵去攻打,会使苍国的兵力大为分散,对接下来的全面战争极为不利。
眼下,苍国的主要敌人是几个大国,再分出精力来收服几个小国,显然十分不智。
况且,其中的邵国和炎国,还是苍国的铁杆小弟,苍国一直有分兵驻扎,譬如邵国,现在国内大概有十万兵马可以调动,青龙军团对其有直接的指挥权,也算是一支可以被苍国说用的军队。
“那就邀请这几个国家的皇帝,来苍国会盟吧,但是康国除外,直接让归义军进攻,必须要在三个月内,给朕扫灭此国”
“康国陛下,康国是几个小国中最大的,由于历史上与晋国历次大战,所以对于战事方面颇为重视,军队的战斗力颇为不俗,若是让归义军三个月扫灭此国,恐怕有些不现实。”
曾十三实话实说,这些年来康国在苍国的庇护下,不受晋国的威胁,一直安心发展,与苍国的贸易紧密,实力较之十年前,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
而诡异军呢
众所周知,归义军是当年盛国的降军和农民起义军组成的军团。
这些年来,虽然兵将早已经被苍国同化,都接受了苍国人的身份,但是其实力却是诸多军团中,最弱的。
为何
并不是因为它的特殊历史原因,主要是因为归义军镇守的,是苍国的东北部,在康国是苍国的附庸情况下,主要防范的对象,也就是晋国而已。
众所周知,晋国一蹶不振,这些年来从未与苍国有何任何的军事摩擦。
这些年来,一旦有什么新武器和新装备,都是先让其余的五大军团更换,然后才轮到归义军团。
譬如连弩战车的数量,归义军团只有上百辆,这个数量远远低于同是以步卒为主体的其余四大军团。
所以,归义军虽然顶着一个六大军团之一的名头,但是在很多朝臣的眼里,它是比不上其余的五大军团的,不仅仅是战斗力上,而且还在功勋上。
因为,哪怕是伐晋之战,归义军团立下的功劳,也非常的有限的。
现在,杨沐下令让归义军团去攻打康国,并且限定要在三个月内将康国给灭了,这个任务归义军团十有无法完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手机版阅读网址:
a
第553章 货币战的设想
这也就怪不得曾十三会质疑了。
但是又不能说延长时间。
因为,三个月的期限的确不是胡乱说的,也不是杨沐急功近利,而是到了三个月后,晋国很有可能会派出大批兵马,足够支援康国,同时对苍国的北境造成威胁。
三个月之后若是无法解决康国的问题,那么短时间内几乎就不可能了。
但是,以归义军的实力,三个月内攻破康国,将之彻底吞并似乎又不太可能。
故而,曾十三这才冒着被杨沐斥责的窘迫,出言提醒。
“这样子呀”
杨沐也思考了一下,道:“眼下,归义军还没经历过大战,三十万将士虽然镇守北疆,但是却没多少功劳,长久下去也无法提高什么战斗力,不如这样吧,让工部军器监将最新打造的二十门大炮划拨给归义军,在一个月内应该能赶到边疆投入实战。”
曾十三和孔尚贤不由得对视了一眼,显然他们两个也没想到,皇帝陛下会将最新的一批红衣大炮交给归义军团。
要知道,目前工部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打造红衣大炮,一个月也就十几二十门而已,产量并不是很高,二十门大炮打造出来后,本来是准备交给白虎军团,到时候投入到与阮国和魏国的战事中。
现在,却将如此重要的武器,交给六大军团中实力最弱的归义军,而且是投入到对康国的战事中,这就令人极为惊讶了。
通俗一点讲,就是有点主次不分。
“两位爱卿,是否觉得朕有些胡乱布置了”
“不,微臣并无此意,早点攻下康国,也并无不可。”曾十三躬身,道:“陛下这么做,是不是准备在接下来的战事中,首先对晋国下手”
杨沐对他投去了赞赏的眼光,道:“爱卿说得对,晋国紧邻我大苍,两国有漫长的国境线,其地富饶,足以养兵百万,在下康国之后,就可从晋国东境直接攻入,到时候两线甚至是三线进攻,定能让晋国无法兼顾。况且,康国之所以对我大苍用兵,不过是受到胁迫而已,其国内的诸多势力,历来与我大苍有着诸多联系,我苍国亦有不少反制力量。”
反制力量
闻言,曾十三和孔尚贤略微诧异。
皇帝陛下所说的反制力量,肯定不是指军事方面。
莫非是大苍币
实际上,早在大苍币发行不久,杨沐就已经向几个主要的臣子,说明了大苍币的战略作用。
这些年来,大苍币逐渐被各国接受,譬如晋国、范国、武国这三个大国,都是直接将大苍币列入法币行列的,朝廷与官府直接承认,地位与白银相当,由于其便捷且能与苍国直接交易的特点,甚至比白银还要受追捧,几乎每一个大家族中,都有大量的大苍币储备。
其中,苍国的几个附庸国,譬如邵国和炎国等,都是紧跟苍国的货币制度,直接禁止白银流通,将大苍币作为唯一的货币。
所以,当杨沐说出,要对康国实行反制的时候,孔尚贤和曾十三心里就都有一种预感,知道杨沐是在说大苍币的事。
不过让他们意外的是,杨沐并未当场说出自己的计划,而是让两人退下。
并不是要不愿意对两位丞相说,而是就算是详细解释了,他们两个一时半会也听不懂。
这跟一个人的学习能力没有关系,而是思维的差异。
就像是跟一个唯心主义的人,大讲唯物主义的道理,跟一个认为天圆地方的人,去讨论宇宙和广袤星空,去将牛顿三定律
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是无法沟通的。
思想认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可没能力一下子将这两位丞相改变。
况且,与金融有关的事,本来就极为复杂,哪怕是他也不得不去图书馆翻一些过去那些宏观经济学的案例,慢慢的推行下去。
一转眼,时间到了十一月。
阮阜端在苍国被杀的消息,不胫而走。
与此同时,大苍时报也披露了细节,关于阮阜端是如何死的,做了一个详细的解说,并且在末尾还神转折一般的,提及了苍国对于阮国的条件,可以接受一部分。
至于具体是哪些条件,报纸上面就没有明说了。
以至于,刚刚抵达阮国境内的孙叔昂,在看到这份报纸的时候,一脸的懵逼。
我们阮国使团,什么时候向苍国提出过条件了
很快,他就知道了苍国的用意,此为离间之计,让其余诸国,对于阮国的伐苍决心,有所顾忌。
不得不说,这份篇报道是极为高明的。
半真半假,明面上是在说阮阜端之死,其实真正的重点,就是末尾一小段。
普通人当然看不出什么,但是放在有心之人的眼中,这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