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温奇挥了挥手,让邹吉退下。
尽管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阵营的,但是华温奇并不敢将真心话说出来,邹吉已经有归顺苍国的心思,这个时候与他的意见相左,要是让对方洞悉了真意,可能会引起兵变。
说是兵变,其实并不是一句大话。
邹吉的存在,就是晋国皇帝王涵宁用来限制他的,麾下统御着将近三十万的直系兵马,万一爆发了兵变,将是一个极为可怕的后果。
从晋城沦陷,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归义军和新军就会师了。
这个速度,几乎就是行军的速度。
也就是说,这一路走来,归义军并未遭受什么大规模的抵抗,只是先头飞骑部队,就全都给解决了。
自此,晋国虽然还有一些藩王尚且解决,但是大部分地区,都宣告了对苍国的臣服。
晋国,一个昔日的霸主,就这么猝然之间,灭亡了。
晋国的灭亡,是大礼王朝历史的又一极端个案。
自杨沐穿越之后,苍国陆陆续续进行了一系列的兼并战争,每灭一国,都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
更值得关注的是,每一国的战争都不是一次完结的,也有国破之后又再度建立流亡政权的国家,就算是楚国也是一番手段和计谋,最后兴兵数次,投入了大量的兵力,这才最终灭掉。
唯独赫赫大邦的晋国,没有一场真正的战争,便轰然瓦解了。
晋国的问题出在了哪里
论尚武传统,晋国武风之盛丝毫不弱于阮国和魏国,论军力,晋军的规模长期保持在一百万之上,堪称强国之一,论兵士个人技能,更是名噪天下,再论历史,那更是曾经的霸主,论财力,晋国有晋城这座天下名城,水运发达,平原众多,直到亡国之时,国库钱财依然充盈,依然富庶,论政情吏治,晋国也算是清明,论人才,除了苍国之外,没有哪一个国家能与之比肩,就算是新兴的阮国,识字人口也远远不及。
晋国的底蕴,可以说是诸国中数一数二的。
可是,就这样一个大国,却猝然灭亡了。
如此一个大国强国,最后的表现却是如此的不可思议。
究其原因,最大的问题便是晋国没有认清自己的实力,也没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贸然将国力投入到主战场上,同时在过去这些年,恢复的过程中太依赖于苍国,最终毫无还手之力。
唯其如此,便有了种种评判,种种答案。
接到前线的快报,杨沐堪堪浏览一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晋国如此,这一战基本上可以说是尘埃落定了。
如果在这种形势下,苍国还能输或者战平,那就只有一个情况前线的统帅昏了脑袋,让联军给包了饺子。
唯其如此,苍国还有可能将大好的优势,凭空让给了联军。
不过,此时的苍国,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因为就算是前线的军队败了,联军也没有足够的国力,再对苍国进逼。
要知道,如今的苍国之大,已经变得超乎想象。
楚地、云地、范地、莽地、晋地、康地这一连串的地盘,再加上几个附属小国,可以说疆域之强大,战略之纵深,绝对是超乎想象。
并且,这半年来,苍国的朝廷也有指示,凡是吞并的地区,都要进行一系列的扶持举措,还要培养起一支军队,作为守军。
整个国家的强大,早就和联军不是一个量级。
三国联军看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穷途末路,慢慢走上了绝境。
就在此时,沈安快步从殿外走了进来,一脸的眉飞色舞。
杨沐笑问道:“今天是怎么了,如此高兴。”
沈安连连比划着:“哎呀陛下不知呀,了不得了现在城内敲锣打鼓,都快要闹翻天了酒肆家家精光,国人还在嗷嗷叫整个新苍城鼓声如雷,也亏得陛下在这深宫中,才能享受这份安逸哟”
见素来只做事不说话的沈安如此兴奋,杨沐便笑了:“你小子是说,城内已经闹翻天了”
“千真万确”
话音刚落,杨沐也颇有兴致,道“走,我们去忘忧台,叫上皇后和诸妃一起去观赏,朕要与民同乐”
与民同乐,这是杨沐一直以来的执政愿景。
当年,苍国还没有
不到半个时辰,皇后便与诸妃子,一起到了紫宸殿,杨沐带着她们,登上了忘忧台。
自从开战以来,杨沐已经很久没有登上过忘忧台了。
杨沐望了一下身边的皇后,他记得皇后是经常来此地的,有的时候一待,就是一个下午。
他知道,皇后是在看皇宫以外的地方。
或者是说,她的心里,心结还在。
毕竟,这座新苍城观景台,是整个城内最高的地方,而且还不是高一点点,被取名忘忧,赋予了很多的含义。
“想做,就去做吧。”杨沐撇过头看着她,说道。
“啊”
皇后一时没反应过来,过了一会儿,点了点头,道:“真的可以走吗”
“走吧,不然你不会甘心。正巧,现在锦衣卫也都已经渗透过去了,你去了也有个照应。”杨沐说道。
皇后诧异的撇过头,道:“锦衣卫也渗透过去了”
杨沐叹了一口气,道:“远比你想象中的要复杂,等下有几份文书,给你看下。”
皇后点了点头,便将头依偎在杨沐的怀里,静静的眺望远方。
在杨沐的授意下,宫中传出消息,说皇帝陛下与民同乐,已经登上了忘忧台,远远观看大家的庆典。
很快,城中更为沸腾了。
在一片沸腾之中,百姓们纷纷朝着忘忧台的方向跪拜,山呼万岁。
这一切,被杨沐等人站在忘忧台上,用望远镜看得清清楚楚。
天意
民意
已经说不清楚了。
一直到深夜,庆典还没有结束。
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果然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为何云国被灭,国不沸腾
范国被灭,国不沸腾
偏偏晋国被灭之后,举国欢腾
这,便是因为国内的有识之士众多的缘故。
深夜,左丞相府。
孔尚贤独自小酌,望着橘红的灯火,一眼不发。
他已经清晰地看到了泱泱苍国面临的新抉择。
首先,依陛下的强毅秉性与超凡胆略,以及万事力求创新的为政之风,绝不会在一统天下之后走老路,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