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考验人的眼睛。
陈知年觉得自己要瞎。
“很帅是不是?”叶钦扯扯自己的短皮衣,“我今天出门,遇到三个穿绿色短皮衣的男人。不过,都没有我穿得好看。”
陈知年眼角跳跳,很想问问,你哪来的自信?
然后叶钦兴致勃勃的给陈知年介绍他的明星同款。原来,叶钦过年去港听演唱会了,然后身上的全是明星同款。
某天王的绿色喇叭裤,某天王的玫瑰衬衫,某天王的绿色短皮衣......嘎嘎嘎。大群黑乌鸦飞过,世界瞬间的失色。
追星,能理解。
喜欢明星同款,同样能理解。
但是,为什么把不同明星的喜好同时穿在身?
“是不是很亮眼?”
陈知年点点头,“很亮眼。”这是必须的。不是鹤立鸡群,是与众不同。
明明就应该是精英人设,为什么偏要把自己打扮成非主流?还是一个胖成球的非主流。
也幸好叶钦还有点职业道德,每次和别人谈业务的时候,都会换上更显精神的衬衫西装。不至于让别的公司怀疑他们公司的专业性。
......
第一天上班收红包,第二天上班和同事们聊聊天就过去了。
陈知年下班后,就看到正等在公司大厦外的马路边上吹冷风的朱暖,“你怎么不进去?”
朱暖摇摇头,“不想打扰你工作。”
“没关系的。公司有个茶水间,你可以等在那里,不会影响我上班的。”陈知年看一眼朱暖的裙子,“免得冷感冒了。”
“我外婆说,冬天最好不要穿裙子,会得老腿寒的。”陈知年看一眼朱暖身上裙子,并不赞同朱暖在这样又冷又湿的天气穿裙子。
“你在广东生活了这么多年,对广东的天气应该也有所了解。”在广东,接下来是回南天,是梅雨季。
湿气重。
现在不注重保暖,要风度不要温度,老了就受罪。
各种风湿、类风湿就会纷纷找上门。
朱暖是习惯了一年四季都穿裙子的,因为裙子更显身材,更显女性魅力,这些年也没有人会提醒她,关心她。
像她这样的职业,肯定是以美为主的。
为了美,谁还关心保暖?
朱暖的衣柜里就几乎没有裤子。即使有,也是短裤。
“阿年,谢谢你。”
陈知年:“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透支健康。”这是陈知年从阿公阿婆的早逝得出的结论。她的阿公阿婆就是太苦了,生生把自己的健康、生命给早早就透支完了。
她的阿公阿婆出生在不好的时代,历经了太多的苦难。为了养活孩了,为了生活,他们可以说是阔出命去的干活。
所以,辛苦了一辈子的他们,等到了新时代的到来,但却没能享受到好生活。所以,身体健康很重要。
不管想要做什么,都必须有一个好身体,一个健康的身体。
朱暖突然就笑了,笑容很暖很暖,“好。我以后注意保暖。”真的,被关心的感觉很久违了。朱暖再一次庆幸,当初她坚持和陈知年合租。
不过,朱暖想,她们应该也不能合租多久了。看陈知年和周辞白的相处,应该也快要结婚了。说真的,朱暖有些舍不得陈知年。
陈知年和朱暖到幸福家去。
因为年后不久,所以店里的生意不太好,只有偶尔一两个人进来逛一逛,看一看,问一问。
看到陈知年,林燕平很高兴,“老板,新年好。”
“林姐,新年好,新年快乐。”
陈知年是来发红包的,和林燕平还有店里的员工打招呼后,就给他们一人一个大红包。林燕平这个店长是一百零八,其他的员工是八十八。
林燕平和所有店员都没想到陈知年会这么大方。
“谢谢老板。”
“谢谢老板,祝老板越来越漂亮,永远年轻,永远十八。”
“祝老板财源滚滚。”
陈知奶奶:“谢谢大家。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努力。为了幸福家也为了自己,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一起努力。”
“新的一年,幸福家也会继续完善员工福利制度,除了基本工资和提成外,还有各种节日福利。例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幸福家都会有相对应的福利。至于是发实物还是现金,就由你们自己决定,然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一年一次旅游......”
不仅店员,就是店长林燕平也惊讶。
“我想告诉大家,幸福家不可能只是一家门店。我希望你们能陪着我一起走,然后看着它成长、壮大......”
陈知年的梦想,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梦想。
“让我们一起期待越来越好的幸福家。”
“好。”
朱暖站在旁边,看着笑容自信的陈知年,看着激动的员工,微微动容。朱暖知道,陈知年说的话都是真的,拥有一个家具购物广场是陈知年的梦想。
陈知年有梦想,并为之而努力。
朱暖认真的想了想,她的梦想是什么?
小时候,朱暖的梦想是能吃饱穿暖,能有肉,有新衣服;稍稍长大后,她最大的梦想就是逃离父母的打骂,逃离繁重的农活,能有一点点属于她自己的私人时间,能让她喘一口气;再大一些,她的梦想是嫁一个老实的好男人,不会打她,骂她......来到羊城后,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赚钱,赚很多很多的钱。
至于怎么赚钱?
没有本事的她,只能出卖自己。
“林姐,这是我朋友朱暖,她想要做服装生意,找你取取经......”陈知年把朱暖介绍给林燕平,让她们自己聊后,就看幸福家的新账本。
过年这段时间卖得比较好的依然是手工艺品。其中,最赚钱的是美元学生的手工作品,进货价不高,但却因为其的艺术性、唯一性而售价不低。
有些作品天马行空,但正正因为它的天马行空给了人想像的空间。
越是让人看不懂的作品,就越是能赚钱。
看不懂?
不是艺术品的问题,而是你没有艺术眼光,没有艺术品位。
能逛这种手工精品店的年轻人,所少有些艺情怀。
“林姐,有人定制窗帘?”陈知年有些意外,因为样品是她设计,然后让做裁缝的堂姑姑做出来的。
灵感来自林萤光的一件荷叶边衬衫。
陈知年很喜欢林萤光那件荷叶边的衬衫,大片的荷叶边,走路的时候就好像清风吹过荷塘,层层叠叠,叠叠又层层,真的好美。
一向有些强势的林萤光穿上荷叶边衬衫的时候也多了几分温柔。
但是,陈知年的身材比较娇小玲珑,并不适合大片的荷叶边,所以陈知年把荷叶边用在窗帘上。
没想到竟然有人认同她的审美。
莫名的有些开心。
陈知年继续翻看着账本,发现过年期间竟然有三个人定了她设计窗帘。难怪林萤光要求她在学管理的时候同时学设计,原来不是没有道理的。
窗帘、墙纸,虽然利润不高,但生意一直稳定。
看着清楚明白的账本,陈知年对林燕平的能力很满意。想了想,陈知年决定和林萤光商量给林燕平涨工资。
人才难得。
店员走了还能再招,但像林燕平这样有管理能力,同时还有销售能力的店长则是可遇不可求。既然遇到了,陈知年就不打算让林燕平离开。
只要她开出足够诱人的条件,就不信留不住人才。
从幸福家回来,陈知年就根据最新的账本做了总结。
哪一类东西卖得最好?
哪一类东西利润最高?
如何提高幸福家的总收入?
搞活动促销?
广告宣传?
陈知年在笔记本上谢谢画画,搞活动促销?买满多少送多少?还是打折?要不要推出积分卡?
陈知年咬着笔,然后一条一条的分析。
广告宣传的话?
选择报纸还是电视?宣传费用会不会太贵?
如果是报纸宣传,什么报纸?如果宣传效果更好?
陈知年看着笔记本,然后揉揉太阳穴,感觉比以前复习考试更累。
突然,陈知年看到正捧着一本杂志神游的朱暖,眼神迷茫,不知道在想什么。
“朱暖?”
“朱暖。”
“嗯?”朱暖迷迷糊糊的看着陈知年,眨眨眼,“什么事?”
“你在想什么?这么入神?”
朱暖摇摇头,“我在想开服装店的事情。”开服装店并不像朱暖想的那么简单。选择合适的地段,准确的定位,货源,员工......
还没有开始,朱暖就像要打退堂鼓了。
“万事开头难。只要上了轨道就好了。”陈知年觉得自己没有资格说这句话,因为幸福家是林萤光一手办起来,她只享受了成果。
从买下铺面,到装修,再到货源、员工招聘等等,都是林萤光一手办起来的。林萤光准备好一切才给陈知年一个惊喜。
陈知年第一眼看到的幸福家就是已经铺满货的店铺,主要打开门就能做生意。
所以,开店的前期有多辛苦?
陈知年并没有体会过。
“我决定了,我还是要开服装店。”朱暖豪气万丈,“我不仅要开店,我还要开公司。我现在把店开起来,等我弟考上羊城的大学,等他毕业后就能帮我了。”想到未来,朱暖觉得自己可以拼搏一下,可以努力一下。
每次,朱暖说起弟弟都一脸的幸福。
虽然没有见过朱暖的弟弟,不过,从他给朱暖的信看是个小暖男。希望他以后能真的护着朱暖,也不枉朱暖为他付出这么多。
在幸福家发了红包后,陈知年又在周康成还有仓管们发了红包,一百零八,八十八。
“很多工地都陆续开工了,我们的买卖也要开始了。”陈知年看着仓库里的存货,心跳过快,这些都是钱啊。
杨阳和叶钦两人给陈知年介绍了不少人。这些人都没想到,陈知年一个小女孩竟然敢吞了这么多货。
现在的小年轻都这么野心勃勃吗?
出一批货后,陈知年立刻又入一批,让资金流动起来。
钱,只有活起来,才能带来更多的利润。
进货、出货,仓库忙碌起来。
因为仓库没有专职的搬运工,每次进货、出货都是仓管负责搬运,这样很不好。但是,又养一批搬运工?
陈知年摇摇头,不划算。
找临时工?
不安全。
仓库里的货太值钱了,陈知年并不愿意让太多人进进出出。
陈知年决定给仓管两份工资,让他们简直搬运货物。
“你们可以考虑一下。仓管的工资是一定的,但搬运则按照货物的多少还有重量来算计......”
能多赚钱,大家当然高兴了。
他们这些人也只剩下一身力了。如果没有这份工,他们可能也是在某个建筑工地搬砖而已。再说,陈知年是个大方的老板。
皆大欢喜。
陈知年不用再养一批搬运工,仓管们则能多赚钱。
当然,为了方便,陈知年也增设了一批搬运设备。
忙忙碌碌,十多天就过去了。李仁杰也带着癞皮膏药的方子来了羊城。
陈知年带着李仁杰去见周辞白的外公和舅舅。
------题外话------
小可爱们,不好意思,更新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