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1(2 / 2)

“现在洛氏控制的人口达二万八千。”

“那铁木氏暂时不动他们,未来一两年,洛氏要养精储锐,训练士兵,常规兵力要达到二千。”

“而现在,正是采漆之时”

陈华在漆雕城附近的漆林山上,跟着漆雕氏人采漆制漆。

一些精美的漆器非常贵重,价值不亚于蜀布,在古代,漆器是大族贵族喜爱的奢侈品,漆雕氏以前每年都要向夏王朝进贡生漆。

这山林很陡峭,路很不平,有的漆树还斜着生长,有的长在陡峭的地方,只要一不留神,人便会掉下高高的山去,现在光是走路上山,就感到非常辛苦,采漆真是一件累人的活儿。

漆雕氏族长漆雕连山此刻高兴地在前面带路。

漆雕氏是炎帝后裔,是由制漆职位演变而来。

中国人制漆可追溯到炎黄之前,约五六千年前,在河姆渡文化遗址就出土了漆器,可见,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的人,没有之一。

“采漆要分季节。”

“一棵漆树不能连续割漆。”

“这里陡峭,那些边河氏人肯定不会来这,这里漆树里的生漆应该很充裕。”

“到了”

漆雕连山带着众人来到半山腰,这里很陡峭,一些漆树斜长着,要是下去割漆,会比较危险。

“伯候,你们在这等着,我们漆雕氏族人下去割漆。”

“好,你们小心点。”

“是”

说完,漆雕连山和其余采漆族人就一个个分散到四周采漆。

这些采漆人都穿着短裤短衣,一个个赤着脚,腰部左配铜匕右配竹筒,腰带缠着很多卷好的叶子。

漆雕连山赤脚麻利滑到一棵横着生长的树脚上,下面便是数十米高的深渊,看着都让人胆寒。

漆雕连山蹲下,小心翼翼地在那树干上移动了一米多远,停下后,他单手扶着树干,右手从腰间取出铜匕,缓缓在那树干上斜割了一刀。

这树干上已有数道旧的的割痕,只是相对于山下那些漆树来说,这里的已经算少了,山下那些漆树被边河氏族糟蹋了,没有一年怕是恢复不了。

那树干开出一道整齐斜口子,乳白树汁从口子缓缓流出。

漆雕连山连忙从腰间取出一块卷好的叶片接着,接着又绑在树干上。

完事后,认真检查了下,又慢慢爬回来。

这样的工作实在是危险。

“伯候,我们到下一棵树继续割漆,下午回来,漆应该能盛满。”

“好。”

漆雕连山带着陈华继续去割漆,陈华只在旁看着,帮不了什么,这割漆工作很危险,割漆工人令人敬佩。

中午时分,大家在山上将就吃些干饭咸菜,就着竹筒水吃食。

傍晚,大家收完漆才下山,三十多人,翻山越岭,忙了一天,才采集到两三斤的漆。

回到城寨,漆雕连山又将采集到的生漆倒到一个陶罐里,只见他一边倒一边往里面添加一些红色的粉末。

“这些红色粉末是什么”陈华好奇连问。

“回伯候,这是螃蟹壳粉,这些螃蟹粉能让采回来的漆慢一点变硬。”

“哦,原来是这样,你继续。”

“这些不容易凝固的生漆可以上贡给夏王朝,现在我们漆雕氏归洛氏,就不用上贡了。”

“嗯,你们氏族以前是属斟鄩旗下,但现在属于洛氏。”

“在南方,还有一个制漆很厉害的方国,叫桐国,桐国善制桐油、桐漆。”

“桐油桐油产量大,比生漆产量高,而且应用广泛。”

“生漆能制作精美的漆器,不是桐油能比。”

“也是”

翌日,陈华继续视察着漆雕连山制漆。

漆雕连山和二十多个族人在一庭院里制作漆器。

因为陈华想将弄一个规范的制漆厂,为部落的工业展打下基础,所以他便要将每一个制漆程序都仔细了解清楚。

“这些生漆要添加水,注意水的分量,想要不同的漆就得加不同的水量。”

“制得水漆后,添加不同颜色的颜料进去混合,就得到不同的油漆。”

“一般漆器是红外黑内。”

“这是红泥,混合制得红漆。”

“这是黑泥,混合制得黑漆。”

漆雕连山一边示范一边解说,没有丝毫保留,现在漆雕氏是洛氏的一个姓,都是同族人,他自然不会保留。

其余人则在雕造漆器,他们用铜凿、铜匕等工具,将一块块木头雕刻成木头工艺品。

比如有镂空木篮、镂空木盒、木碗、木爵、木盆、木偶等一系列的未上漆的木器。

“记得汉唐时期,中国漆器就已经卖到欧洲,现在夏朝就已经有这么精美的漆器工艺品,实在令人惊叹。”陈华不由暗暗赞道。

“听说那些大族贵族很喜欢漆器,你们漆雕氏怎么不把漆器卖给大族你们漆雕氏好像并不富裕,连贡物都交不起,为何呢”陈华连问。

“大族那些大族只在大理售里面交易,我们进不去,只能在外面,在外面,就算是大族也不会给我们贵的价钱。”漆雕连山回道。

“我和大理售的人还算熟络,这些漆器这么精美,今年,我们洛氏可以将这些漆器卖给那些大族。”陈华说道。

“好,好啊,听闻那些大族还有漆正制作这个漆器,只是漆的产量少,非常珍贵,当然,像我们以前漆雕氏族那样的小族是不可能卖到好价钱的,那些大族专门联合起来欺压我们小族。”漆雕连山说道。

“呵呵,现在我们洛氏也算大族,不怕。”陈华笑道。

漆雕连山一边聊一边制作漆器,他们都是好的工匠。

那些雕造好的木器送到他们手里上漆,他们一个个全神贯注,甚至还能制作出彩色的漆器。

第153章

造船

洛氏城寨,洛河边。

这里有一个忙碌的码头。

“今日很不错,我们打到了几十斤鱼。”

“是啊,现在部落占领的河川水域变大了,我们能到更下游去捕鱼,以前那里可是边河氏族的领地呢。”

“什么我们现在是方国,是国”

“对,对,对,是国,是洛国。”

“将这些鱼交给市场鱼档。”

“等会买点麦酒,我们几个喝两杯。”

“好好。”

码头这里停靠着不少捕鱼人的木排,其中一支捕鱼队收获归来,他们一个个脸露喜色。

每隔一段时间,洛国的渔业部门就会组织渔队到远处地方去捕鱼。

成群结队的渔船每次归来都有不少渔获,这些渔民出外捕鱼都会带上弓箭刀等武器防身。

在码头一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