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1(1 / 2)

回到清朝做霸主 蓦物 6665 字 2019-03-22

李宁宇之后,他立即明白了威廉二世对和远东结盟的重视程度。

路易丝公主那可是威廉二世,掌上明珠,曾经奥匈帝国派出求亲的公使,直接就被威廉二世一口拒绝了,最后两国还险些为这件事情开战。

而这次威廉二世,主动提出将路易丝公主,嫁给李宁宇,那么其中代表的意思,机会所有德国高层都一眼就明白了,而威廉二世却是很看重和远东的结盟,因为这次他一定要和远东结交成战略同盟,所以不惜血本。

李宁宇想要做的事情,在异常顺利中就完成了,这让他有种不由自主的迷惑,时间似乎才此刻很宝贵,李宁宇也不再和德国瓦德西元帅多废话,在交代完一切之后,直接告辞离去,而瓦德西这次还主动送李宁宇出门,这让他又是一愣。

德国亚洲舰队的事情,似乎解决了,那么在渤海湾内的只有英、法、美、奥、意、日的船只舰队,那么就不用在有什么顾忌了,毕竟现在远东的潜艇,处于海中无敌状态,因为各国舰艇上根本就没有配备,可以有效供给远东z2型潜艇的武器,就好像李宁宇前世中,各国没有有效防御导弹的武器一样。

这是远东的绝对优势,所以李宁宇自然要好好的利用,在指挥部将一些事情安排好之后,李宁宇看了看天色,就带上蒋中正一起,马不停蹄的前往关押载漪、载勋、载濂、载澜四人的地方。

红旗越野车行驶在北京城内,宽敞的青石路上,倒是很平稳,不想在野地和官道上,一点都不觉得颠簸,大约十多分钟之后,李宁宇就走进了关押四人的天牢,此时这里灯火通明,因为警卫营的士兵们正在连夜审问四人。

李宁宇在蒋中正的领路下,走进了天牢的一层,这里原本关押的犯人都被移到了一起,专门给这次义和团事件空出了一些牢笼,在一间审问室内,李宁宇看到了早晨还在他面前不可一世的载漪。

第二二四章:奢靡之贪腐

心中不由讽刺的讥笑一下,李宁宇一下子推开门走了进去,看到李宁宇走了进来,原本审问载漪的军官立即起身敬礼,微笑着抬了抬手,李宁宇就直接坐在刚才军官的位置,一句话也没有多说,直接翻看起上面的审问记录来。

载漪、载勋、载濂、载澜四人都是手握大权的重臣,虽然在被抓之后,脸上还是那副傲气的模样,看的一旁的蒋中正十分的不爽,随后他便对一旁的警卫营军官嘀咕了几句之后,接着便有两个士兵,走了过去将载漪坐着的木椅子给搬走了,看到这样的一幕,李宁宇嘴角微微上扬,并没有出言阻止,因为他也看载漪不爽。

几分钟过去之后,李宁宇转头对一旁的警卫营军官问道:“抄家的清单整理好了吗”。

“少爷,大部分都整理出来了,要不我拿给你看看”

“嗯好,你去拿吧”李宁宇点了点头,轻声答道,接着蒋中正便和警卫营的军官一起出去了,只留下李宁宇和载漪,以及几名远东警卫营士兵在审问室中。

大约十多分钟之后,刚刚离去的蒋中正和警卫营军官,拿着四本厚厚的册子走了进来。

看到这么多的财产清单,李宁宇不由一愣随后不由的怒火中烧,因为可想而知,这些晚清的大老爷们,一个个有多么富有,可是他们理会过水深火热的百姓吗

在他们这些人的眼中,拥有只有权力,权力,还是权力

权力在他们眼中的作用就是,让他们的生活更加的富有、更加糜烂,按照顺序,李宁宇翻看第一本账本查看起来。

载漪:钦赐花园一间,京城宅院十六座,共七百三十间房,侧府一座,七进间,共有房屋三百六十间,徽式新屋一间,共有房间六百二十,私设商店共三百三十间,田地八千五百顷,银号十一处本银六十三万两,存银五百二十一万两,当铺十处,本银八十万两,物品一千六百余件,价值未计。

金库:赤金五万八千两,银库:五百八十三万两,英镑:十六万八千,钱库:铜钱一千一百五十万千文。

人参大小支数未计,共计重六百斤,玉器:玉鼎十三座,玉磬二十一块,玉如意一百三十柄,镶玉如意二千一百零六柄,鼻烟壶一百四十八个,玉屏三座三十六扇,玉碗,玉瓶,玉盆,其他大小玉器共三百九十三件,价值未计。

另有:玉佛,玉观音,玉马等,十余件,价值未计。

珠宝库、银器库、古玩库、绸缎库、洋货库、皮张库、铜锡库、磁器库、文房库、珍馐库、夹墙内、地窖内

看到后面,李宁宇实在看不下去了,因为这些东西统统是在告诉李宁宇,这些人的家产都是富可敌国的存在,其他的几本账目,李宁宇也不准备在继续看下去了,只是抬头问道警卫营军官道:“其他几个家伙,是不是也差不多”。

“是的,少爷,载勋似乎还要多一点”看见李宁宇难看的脸色,警卫营军官小心的如实的回答道。

“好好好”李宁宇一连说出了三个好之后,便直接带着蒋中正转身离去。

不过走到半路,他转过身来冷冷的说道:“对于这样的人,还有必要给他们面子吗你们这样的审问方式,对于这群皮厚过城墙的家伙,一点用处都没有,现在是凌晨的一点,天亮之前,我需要看到他们四个人所有的罪行,哪怕是小时候,偷看了侍女洗澡都要挖出来”。

“是保证完成任务”听到李宁宇的命令之后,天牢中接下来的一整夜,都是一阵阵皮鞭抽打和一声声凄惨的尖叫,而不远处的人们不由的毛骨悚然。

清朝的腐败比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清朝在历经几代人一百多年的励精图治和连续奋斗之后,才迎来了康乾盛世的伟业。

但在进入盛世之后不久,清政权就失去了自己应该由的前进方向和动力,奢靡贪腐之风兴起且越来越甚

导致直接由盛转衰,并在内外势力的打击下,越滑越远,直至最后灭亡,盛而骄、富而奢相对应的就是,骄必怠、奢必贪,最后在演变为贪必腐、腐必败的历史轨迹,清初,统治者保持着如履薄冰的勤奋与谨慎,充满了勃勃生机,在政治施政上面,统治者非常注意笼络人心,争取大多数汉人的合作,与晚清的朽败、贪腐、黑暗相比,入关的清朝代表希望和新气象,在实行“满汉一体”和“永不加赋”、“摊丁入亩”等政治经济政策,这些都极大地赢得了人心,使统治稳定下来。

清初的各级机构简明廉洁,军政机构精干、高效,比明朝精简得多,宫廷人员只有明朝的二十分之一,花费只有明朝的八分之一,统治者们目睹了明末战乱连连的惨象,在创业的千辛万苦之后,深知打天下的艰难,因此他们能够兢兢业业、励精图治、清正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