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86(1 / 2)

,厚度06公分,自重40克。只需要加入足够的电流,就可以产生推力,推力的极限值高达50公斤。

耗电量其实也不算很大,一个机枪兵使用的核反应堆,可以提供10个推进器远远不断提供能源,至于可以提供多长时间,如果是新添加的核燃料,那么用好六七年。

不过那东西实在是有点大,几十公斤大家伙,而且总是让人觉得不是很安全,所以李云飞用的还是超导储能装置,体积小巧重量轻,也非常的安全,只是一个直径十五公分厚度不过三公分圆盘,质量也只有15公斤。

东西是轻,不过使用的时间就短的多,如果10个推进器全部都,满功率输出时,最多坚持十几个小时。当然李云飞的储物空间那么大,可以随身带好些个标准电池,所以这超导电池完全够用了,放一个核反应堆在背上总是让人不安,就算经过了验证那是安全的,可是李云飞还是不想用那东西。

脚上安装了四个推进器,两个手掌上安装了两个,左右肩膀上各安装了一个,前胸后背也安装了一个。这么分散安装当然是为了在空中是可以调整姿态方便,机动性更强,虽然说自己可以御风做机动,不过速度太快时,御风机动就显得有心无力了,这一次李云飞可是要尝试突破音障的超音速飞行的。

所以制作的防御铠甲也进行了改造,以前做的那套6毫米保准的晶石甲,被机枪兵的枪轻易的击穿了,所以也是趁机重做一套重要部位的防御超过了10毫米,可以挡住机枪兵射出的子弹两三次的冲击,只要有了时间缓冲,还可以瞬间激活战甲的自我修复功能,借助那高压电流,在战甲内流淌而过,迅速迅速的自我修复,所以只要不是战甲当场被打爆了,不用太担心。

得益于那机枪兵生产线的一些技术,所以可以把新的战甲制作的完美无瑕,接缝连接可以说连空气都进不去。其实以那机枪兵的动力装甲的生产线,本来还是可以给新战甲添加一些动力辅助系统的,不过考虑到加上了动力系统之后能源消耗大幅度提升,而且灵敏度也会下降许多,所以李云飞还是取消了动力系统。

外形上看起来有点类似像钢铁侠的套装,当然材料不一样,也没有钢铁侠那么多的武器系统,或者说根本就没雨武器系统搭载上去,也没了钢铁侠那种动力辅助系统。

李云飞之所以这么做,当然是因为动力系统的反应速度还跟不上自己的动作,所以还不如不用,随着自己以后力量敏捷的增长,速度还会更快,搭载动力系统并不好,还增加大量的能耗。

正是没了那动力辅助系统和武器系统,所以李云飞弄出来的这套战甲极为轻巧,总重只有二十五公斤。

虽然还没试验过,不过单就飞行速度来说应该是可以超过钢铁战衣没问题的,还有一点就是防御也会更高一些,主要是那晶石的防御强度实在是太高了,而且还有非常强大的自我修复功能,只要还有电能就可以迅速的破损的战甲,当然直接被打爆了不算。

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整整一百二十天,今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适合做飞行战甲的初飞试验,这一次可是准备超音速飞行,所以特意的选了一个天气情况极好的日子进行尝试。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李云飞装备上花了两天时间打造出来的飞行战甲,站在了只会在了指挥中心的楼顶。

“先生,真的不需要我辅助控制推进系统吗”试飞前战甲内搭载的小维再次询问了一句。

“不用,你只要记录各种数据就行对了,今天你怎么改了称呼”

“因为您现在的身份是,科学家,发明家

“呃,我就当你是在夸我了。”

“是的,我就是在赞美先生”

“好吧,那么,咋们开始试验吧”

一切准备就绪,李云飞终于激活了推进器,先驱动的是脚下四个推进器,峰值输出只有200公斤的推力,对于习惯了飞行的来说的李云飞完全没有任何感觉,也就2个g的加速度,对于李云飞来说完全没有任何感觉,于是手上了两个推进器也同时被激活,加速度增加到了3g,虽然说过载好像不大,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飞行的速度却是越来越快,因为始终保持着将近30米每秒的加速度。

只是持续了十几秒的时间,速度就已经达到了亚音速,这还是向上飞升的姿态,可见这推力确实强大而高效。

当然也是时候改变飞行姿态的时候了,总是垂直上升,可能会冲出大气层的,现在用的可是电磁推进,并不是燃料推进,飞出大气层可就不那么好玩的,起码现在还不是玩的时候。

姿态刚刚的调整到将近水平的方向,那飞行加速度又增加了四分之一,向着西方的大草原方向飞去,速度越来越快只是短短的三四秒之后,整个战甲都震动了一下。

成功的突破音障,可以说是轻而易举,达到以前无论怎么做也打不到的速度。突破音障之后,李云飞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而是继续的增加着速度,战甲只是发出轻微的震动,整个结构稳如泰山,能源系统和推进系统也都显得非常的稳定,没有任何过载的情况发生。

第167章 遭遇飞龙群

20分钟过去了,现在的时速是3660公里,正好是三倍音速,已经稳定在这个速度十几分钟。

如果是普通钢铁做的战甲,那在三倍音速之下,战甲和空气的摩擦产生的温度可能会达到一千多度,如果隔热处理的不好,里面的人分分钟就会被烧成焦炭。

晶石和空气摩擦产生的热量也有,不过比普通金属要低很多,再加上内部也做了很不错的隔热减震处理,所以总得来说还能忍得住。

飞在几千米的高空,时不时就会发现一些厚实的云层,李云飞也会改变飞行轨迹,穿透那厚实的云层,吸收冰冷的水气给战甲稍微降降温。

在云层之中穿来穿去,确实非常刺激,因为阻力会发生一些细微的变化,甚至可以在厚实云层上打水漂。

几倍音速飞起来,比那慢吞吞的御风飞行,完全是不同的感觉。

不过速度最快也只能止步于三倍音速了,虽然还在以最大功率输出,不过已经不能有加速,因为空气产生的压力完全抵消了推进器产生的全部推力

6个推进器以最大功率持续的输出了20分钟,消耗了电池的146能源,如果10个推进器全部最大功率输出的话可以连续使用12个小时,电池消耗比预计的稍微要大了点。

不过这根本就算不上什么问题,多加一块电池就可以解决的,实际上有这么长时间完全够用了,当然战斗时可能还需要当大耗能的去修复战甲一些破损,所以在飞行战甲是多加一块加一块电池,也是很有必要的。

先前猜测确实没错,在这种极限的速度下,念力操控空气来进行控制方向,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刚才试验了好几次,念力控制的空气根本就还没攻击过来自己的早就飞远了,为完全来不及,所以只有通过各个推进器推力来进行方向的超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