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说天时地利人和,可什么才是天时地利人和呢真的都是靠着运气等来的吗历史似乎还真不是这个样子。
纵观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都是人们一步步堆积而来,当堆积到一定程度,自然有了天时,当事物发展到一定方向自然有了地利;当然只要平时不停的学习,不断地积累,在用到的时候自然就有了人和
而王玄策此刻,似乎恰好具备了这一切,而这一切,不仅是他通过不断地积累,学习所掌握到的;更是大唐立国二十多年国力积累的使然
此时的王玄策语无伦次,只是紧紧的拉着德瓦国王的手,眼含着激动的泪花,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而周曾、陈茂材、小六也是相拥而泣,欢喜雀跃。
“行了,行了,看给你高兴的。别太激动了”德瓦国王的一句话,随即将他们拉回到了现实之中。但听他接着又很是豪爽的说道:“前些日子,那些留守的大臣们,丝毫不懂得治国理政。虽说,兵者国之大事,但是兵者也是为国家服务的不是。本王一回来得知此事,就批评了他们一通,这不仅是再续咱们兄弟之间的友谊,更是为了两国关系的长治久安”
“实在是太感谢了,大王你这真是济困解危,雪中送炭。你们放心,我定不辜负赞布和你的信任与重托”慷慨激昂的话语之间,王玄策又紧紧的拉过了赞布的手,三只手就这样放在了一起。这不仅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承若;在这七世纪中页的五印度大地上,属于王玄策的时代即将来临
“既然事情已经初步有了眉目,且天色已晚。这段我和赞布刚排练了一出舞蹈,不如今晚就有我和赞布代表吐蕃国宴请大家,既欣赏这新编的舞蹈,又畅谈这心胸;一方面祝咱们这三国联军旗开得胜,二方面也算是为众兄弟践行,不知你们意下如何”文成公主温婉的对众人说道
“如此甚好”赞布随口答道。
“既如此,咱们就一醉方休”德瓦国王亦是豪爽的回复这。
“好,自此一醉方休之后,看我策马殑伽河畔。那咱们今晚就不醉不归”王玄策也酣畅淋漓的回到。而周曾,陈茂材,小六以及侍卫近臣也都欣慰的笑了
这一夜,在这别具特色的宴会之上,伴随着优美的舞姿,众人均是酩酊大醉。松赞干布这义薄云天的气概不得不让人信服,文成公主这温婉而雅,贤惠明理的性格更是让人尊重;德瓦国王这知恩图报,救人于危难的精神,也不得不让人佩服。
王玄策等人也一扫心中挤压了甚久的苦闷之感,小六、周曾、陈茂材也看到了营救兄弟们的希望,看到了大仇即将得报的喜悦。路漫漫兮修远,这仅仅只是他们的开始,还有漫漫长路在等待着他们
雪域高原清晨的朝阳,似乎比其他地方的都更红,更大,更圆一些。红彤彤的随着白皑皑的雪山,就照亮整个布达拉宫,照亮了热热闹闹的逻些城。
第二日一大早,松赞干布礼请王玄策以及德瓦国王一干人等,亲至校兵场,检阅他这一东岱侍卫亲兵。只见这一千兵士,一个个二十来岁,虎背熊腰,膀大腰圆。手持四尺来长的战刀,泛着寒光;一身明光铠,亦在朝阳的映衬之下,泛着金光;擘张弩与角弓,不仅完美融合在一起,而且均错落有致的悬挂于马背之上。只见他们浑厚的双脚踏着马镫,端坐在一匹匹膘肥体壮的青海骢之上。目光炯炯有神中带着肃杀之气,接受这王玄策和松赞干布的检阅
编者说: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各位亲们,新年快乐戊戌狗年旺旺旺
本章完
第五十九回:泥国王亲赠雄狮 老匠人为国出征下
只见两个小将军,来到他们面前,恭恭敬敬的打了一个千,躬身下拜:“末将见过将军”。
听得这熟悉的声音,王玄策定睛一看,“嘿”这二位不是别人,正是活地图贡布,顺风耳顿珠,于是大喜赶忙伸出手,礼请他们快快起来。
“怎么样,王长史,这两个小将军可曾满意”松赞干布和颜悦色的向其问到。
这二人不仅算是王玄策的老相识,更是生死兄弟,患难与共。在他第一次出使五印度之时,正是多亏了松赞干布借于的这二人,才多次遇难成祥。但见这王玄策谦卑的回礼道:“多谢赞布之好意,还是赞布思虑周全。”
而此时,文成公主也已召集齐了,这陪嫁过来的二百余位能工巧匠。列阵以待,等候这他们的检阅。文成公主深深明了,这行军打仗不仅仅只是打的兵法技巧,更多的则离不开这些工艺精湛的匠人。
这些匠人不仅能制造出,各种所需的攻城器械、战车舟桥,更能随时打造战刀箭簇。是提供前方战士,源源不断战力的定海神针。
当然,这一切王玄策也深深明了。还记得当年陪嫁吐蕃的这些匠人,都是李世民钦点,从工部营造局择优挑选出来的,个个都是响当当一把好手。但见这二百来位匠人,个个身着唐装,朴素中泛着自然。经过这些年雪域高原的滋养,皮肤已经晒成了古铜色。三四十岁的年纪,看上去不仅派头十足,而且神采飞扬。
他们听说要支援大唐,军前效力,一个个争先恐后,踊跃报名。只见他们,手持钻地凿,腰挂断木据,身背开山斧,一见到这大唐来的故乡人,也是甚为欣喜,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在这二百来人的队列中,有一位最大的老者,鬓发具白;虽说感觉他已到了这知天命的年纪,但是苍老中,泛着健硕,带着应有的精气神。但见他跨步而出,对王玄策说道:“不曾想在这把年纪,老朽还能为咱们大唐军前效力,死也瞑目了。我等愿听候将军差遣”话语之间就要躬身下拜,赶忙被王玄策随手给拦住了。
这位老者,名唤张寻真,工部锻造陌刀的一把好手,因为对锻造铁器甚为精通,故而当年就被选中,陪嫁吐蕃。听闻要随军出征,文成公主以其年事已高,多加推辞,但是他深知在冷兵器时代,陌刀对战争起到的应有作用。故而,天还没亮,就已经迈着亢劲有力的步伐,来到了这布达拉宫,求见文成公主
到了这宫殿门口,迎接他的正是跟随公主多年的贴身侍女小翠。“翠姑娘,麻烦通禀一声,老朽要见见公主”
小翠儿一看是老先生求见,也丝毫不敢怠慢,赶忙入了寝殿,禀告了公主。公主此时正在给李正己安排着工作。说起这李正己,也是跟随公主多年,四十来岁,仪表堂堂,面容和善。此时正在兴建的大昭寺,就是出自其带领的匠人之手。因为营建房舍,打造攻城器械颇有章法,故而公主就让其负责这二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