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王玄策,已经将这茶水煮好,一边给他们斟这茶,一边说道:“茶煮好了”
随即就轻轻的拿起了这属于自己的素色茶盏,浅浅的咂上了这么一口,顿时口舌生津,回味久远:“这么多日子,终于喝上了一口茶,真是不错呀。”
“大哥呀,你别顾着老喝茶了,说说,说说这原因在哪”周曾带着好奇的心态问到。
“对,大哥,快说说,快说说”陈茂材,也随着他的话语说道。
于是,这王玄策就一边品着茶,一边说道:“其实,这种池子,以前我也遇到过一次,当时还记得是在儿时,因为身处太行山深处,也是一个死水的池子,这池子旁边有很多茂密的树丛,这树叶也都时不时落下,进入这池子之中,恰好这池子旁边又有很多的石膏石,就不停的往上面冒着气泡,和今日的精致别无二致。当时我都在想这气泡是什么呢不过,当时也傻,就拿了一个火把想照清楚,看看到底是什么,结果这火把离水面一近,火腾的一下就大了起来,放到每一个气泡之上都是如此。当时也将这一情况给师父做了说明,师父也未曾搞明白这到底是何物。不过也自此之后也记忆深刻。”
看着他们三人,听得如此入神。王玄策又接着说道:“刚才我也思索这其中的关联情况,虽说这个池子不停的有泉水往外面冒出,但是可以看到这池子周围也都是甚多的石膏石。并且这四周的四颗大的菩提树却甚是喜人,树叶也不停的落下。通过这共同之性,我想会不是因为这重重的巧合,就促成了某种原因,将这火把给助燃了。”
说到这里,众人也都明白了其中的一些大概,感觉这应该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离不开。其实这事通过现代人的理解,这火龙池着火的原因,一方面就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助燃物质,有氧气或者有天然气泄露,而这些泄露的气体就这样在水中不停的冒着气泡。当火把放到这上面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着了。虽说,在现代人的角度很容易理解这火龙池的原理,但是在一千三百年的盛唐时期,他们也只能够理解这么多了。毕竟科技都是一步步发展过来的
第十八回:驿馆之中解说火龙池 王宫书房诉说心中事下
“大哥,那这与这小老二的异常,又有何等关系呢”陈茂材随口就问到。
“你们没看到这小老二,在这火龙池旁边开了甚多的特产店吗,再加上如此之神奇景象,这白发里正,正是利用大王和咱们大唐使团的威名,来进一步传播这火龙池的奇异效果,造福这颇罗度来村的百姓。不过这也是无可厚非之举,毕竟是人之常情嘛;如此阿谀奉承之人,也是可以理解的。”王玄策随即吐露了自己的心声。
话至此时,众人才恍然大悟,但见这周曾也不由自主的问了出来:“大哥,既如此,那你为何还要赠送佛陀的袈裟于这里呢”
“咱们这次毕竟是为了礼佛而来,主要是观瞻这五天竺各地的佛陀遗迹,既然这大王说出此处觅得佛陀得道时的金冠,也就算是一处佛教遗迹了,那就敬献一项吧,也算显示咱们的诚意不是”王玄策继续品着茶说道。
“如此一来,这算是又一次便宜这小老二了,他又会拿着这份殊荣,不知道能够炫耀多久啦”小六,带着一份稍微的忧虑,这样对他们说道。
一句话,引得众人哈哈大笑。随着说了这么多话语,周曾也从床榻之上走了过来,拿起这刚沏好的香茗,一饮而尽,可惜的则是没有想到这香茗竟是如此的烫嘴,顿时烫的啊了一声。惹得大家伙又一次捂着嘴,乐呵呵直笑。
人与人其实就是这样,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份利益的使然,当有利益驱动的时候,就会是另一个样子;当没有利益驱动的时候,就会变成陌生人一般。生活中这种事情太多太多,不仅仅现代人的生活中时常出现,在颇为淳朴的大唐王朝也是如此。所以,得一知己不易
又是经过这两日的休息之后,王玄策闲来无事,就带着心头的思索来到这王宫之中,此时的德瓦国王也在宫中无事。听闻王玄策到来,随即就命侍从将他传了进来
“不知贤弟这次来,所谓何事”德瓦国王一看王玄策进来,就赶忙笑呵呵的迎了上来问到。
“也没有太大的事情,就是想来和你聊聊天,谈一谈这佛陀在泥婆罗境内的一些事迹”王玄策随口就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德瓦国王一方面吩咐侍从看茶,一方面又礼让王玄策在他这不大的书房之中落座。待两人落座之后,只听德瓦国王说道:“贤弟这次出使这五印度,不应该只是纯粹的礼佛吧”
“大王从何处得知”王玄策忍不住微微一笑,就问到。
“还从何处得知,自从你们第一次出使我泥婆罗之后帮我夺回王位,在这国内,我已经眼线密布,正如你当时对我说的,防人之心不可无呀,为了防止这第二个那不提的再次出现,以及防着这将军们拥兵自重,故而本王就采取了这秘密监视的办法,但是他们也就仅仅的只是监视,具体的,则是不能干涉任何人的私事。所以,这些年当已有苗头的时候,我都时刻对这些将军或者老臣,矫枉过正,恩威并施,也避免了他们再次重蹈覆辙的厄运。这也是这些年我治国理政的一件心得,以及我泥婆罗平安无事的根本原因。”德瓦国王随口就对这位知己,说出来自己藏在心中已经将近二十年的话语。
“这事,可就你知道,千万不能给本王传出去了。所以呀,你们一入我泥婆罗,我已经知道了此事,就让这沿途的官员好生款待。再加上你经常对一些知佛之人,打听这两件佛陀至宝,我已多多少少的猜到了一点”德瓦国王一边礼让王玄策品茶,一边轻松的对他说着。
“果然是任何事情,都瞒不过大王的耳目呀。实不相瞒,自从玄策第二次出使五印度之后,带回这佛牙舍利,以及玄奘法师在我大唐译经工作的顺利展开,佛陀的教诲也在我大唐再一次兴盛了起来。就在今年的浴佛节,我大唐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又一次迎请出来了这佛指骨舍利,以供百姓观瞻。”
“等等,这佛指骨舍利不是在曷利沙国吗怎么会在你们大唐”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