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兖州动荡(2 / 2)

兴汉使命 开先洞人 2196 字 2020-10-15

荀彧说:“主公,兴汉侯打击豪强的决心,看来是不可动摇的。”

戏志才幽幽的说:“主公,没有想到兴汉侯对自己手下的人,也是一视同仁的。”

执行士不据地政策的时候,可是一丝折扣都没有打呢?

曹操说:“七郎这次的反应真的是太快了。”

咱们布置了半年,兴汉军只用三天就破解了,估计沮授再也不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吧?

荀彧说:“主公,士不据地政策,对豪强的伤害太大了。”

沮授也想搞一块封地,建一座宗祠,最后再修一回族谱,光宗耀祖之后,才能扬眉吐气。

管家身份特殊,正是合适的试验对象。

否则就不是东莱郡一个地方生乱,而是整个青州了。

可怜的管承一家,成了踩雷的敢死先锋队。

沮授的行为,代表着兴汉军治下一部分人的心声。

他们衣食无忧之后,就想着光耀门楣了。

这次的试探,就是想破坏兴汉军的土地政策。

反正死的是人人喊打的黄巾力士和黄县百姓,对于沮授那样的新贵来说,了解兴汉侯刘正的意志最为重要。

毕竟兴汉侯刘正,对治下的百姓好,更是千方百计的解决了执政官们的后顾之忧。

这对手下人的呵护程度,那是没有得说的。

沮授这样的老人,当然不希望后来者分润权利,于是就怂恿管承一家找死。

沮授按照兴汉侯刘正的命令供粮,却又不加以监督,任凭管家哄抬粮价。

这样一来,沮授就彻彻底底的撇清了自己。

兴汉军依法办事,沮授犯了失察之罪,被判降爵一等,依旧是青州刺史,荣华富贵不曾减少半分。

然而黄县的百姓和管家,却是死了的人白死了,活着的人还得背井离乡,到吕宋岛继续受罚。

兴汉军治下的执政官们,用一个管家,就探明了兴汉侯刘正执行“士不据地”政策的决心和铁腕手段。

这样一来,大家都会趋利避害,不再碰触兴汉侯刘正的底线。

戏志才听了之后,忧心忡忡的说:“主公,兴汉军吃了亏,肯定是要报复的。”

以兴汉侯的脾气,曹操军只怕是有大麻烦了。

兖州生变,只怕就在眼前,必须要早做准备。

曹操问:“志才,依你看来,兴汉军会强攻兖州吗?”

戏志才回答说:“大军压境,倒也不至于。”

然而兴汉侯刘正手下的郭嘉,可是喜欢剑走偏锋。

正在这个时候,负责粮草辎重的卫兹走了进来。

曹操问:“子许,你有什么事情吗?”

卫兹回答说:“主公,大事不妙啊!”

兖州今年风调雨顺,粮食获得了大丰收。

预计今年的粮食总产量,超过一千五百万斛。

除去食用之外,可用于交易的粮食大约在五百万斛。

按照正常的交易,曹操军可以采购军粮三百万斛。

然而就在前几天,一股神秘的势力用高价采购了四百万斛粮草。

据说是世家商会之一的崔家,具体的负责人是崔金。

这崔家本来是清河郡崔氏,后来兴汉军进入之后,崔家不想放弃土地转而经商做官,于是就南下兖州。

他们以金钱开道,广置田地,以崔琰和崔林为首,在衮州重建崔家。

然而崔金认为,经商是大势所趋,于是就留在了清河郡。

崔琰为了迅速的发家致富,这才同意与崔金合作,共同的倒卖粮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