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8(1 / 2)

万界的传说 梅花糕儿 5622 字 2019-03-23

放开了六识,仔细感应起了周围的一草一木,看看是否有人在附近。

一盏茶的功夫,清风子终于睁开了眼睛:“除了我们俩,这方圆千米之内,并没有其他人,师弟尽管说吧。”

“好,那我就说了。”清虚子用内力束音成线,把自己刚刚打听到的消息,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掌门师兄。

“什么能改变资质的功法,世间真有这等神功”饶是清风子的修为,已经到了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境界,但乍一听到如此劲爆的消息,还是吃惊不小。

毕竟能够靠着一门功法,让普通人成为天赐宝体,这等事情,简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如此大事,我怎敢欺骗师兄,师兄若是不信,可以到我帐中,问一问我那媛姗徒儿。”

“既如此,那就去问问”师兄弟两人相识了百来年,清风子相信自己的师弟不会骗他,不过这件事确实很重要,所以即便他信任自己的师弟,也不得不亲自过问一番。

“师兄随我来”清风子的反应,清虚子早有准备,也不生气,带着他的师兄,回到了自己的住所。

清虚子所居住的帐篷内,张媛姗正瞪着眼睛,恼怒的看着自己的堂姐张媛怡。

而张媛怡,则是坐在张媛姗身边,一脸讨好的说着些什么。

可惜,她刚刚的行为,已是让单纯的张媛姗万分恼火,因此任凭对方如何承诺,如何花言巧语的哄,张媛姗都不加理会,只是瞪眼不言。

两人正僵持间,帐篷的布帘突然被掀开。

她们以为是师父回来了,忙回头看去,却是没看到半个人影,等两人重新恢复之前的坐姿时,继续大眼瞪小眼之时,才发现她们的跟前,已经多了两人。

“媛姗媛仪拜见掌门师伯,师父”武当乃是名门正派,长幼尊卑分的很清楚。虽然现在只是私下场合,但张媛姗和张媛怡,还是十分注重礼节的给师父和师伯行了一礼。

“不必多礼”没等两女拜下去,清风子右手虚抬,顿时一股柔和的内力,作用在了两女身上。

这股力量,拿捏的相当到位,既阻止了两女下拜的动作,又不会伤害她们分毫。

张媛姗和张媛怡,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见过师伯,正惊讶于对方的手段,清风子却是开口了:“今日我来,是想要问问,有关于张鹏飞所修炼功夫的事情,是否属实”

“回掌门师伯,媛怡之前所说句句属实”张媛怡回答的很干脆,而张媛姗却是没有马上给出答案。因为她的内心很是纠结,如果回答了掌门师伯的问题,那就是出卖了张大哥,如果不回答,又似乎对不起从小培养自己的师门。

清虚子见自己的宝贝徒弟闭口不言,不由咳嗽一声,轻轻推了推她,道:“媛姗,你掌门师伯问你话呢,怎么不回答。”

张媛姗被师父一推,立刻从天人交战之中清醒了过来,在开口之前,她突然想起,之前张鹏飞因为自己做错了事,甩袖离开,丢下她独自上了泰山的事情。

“上次我已经犯了一次错,这次我不能再犯错了,不过我也不能为了保住张大哥,而欺骗师父和师伯那么我究竟应该怎么做”

张了张嘴,又因为心中的顾虑,没有立刻回答,如此沉默了片刻时间,张媛姗终于下定了决心,轻启朱唇。

“回师伯,之前姐姐对师傅说的话,确实是真的,不过当时我没把所有的东西告诉她,所以她所了解的事实,略微片面了些。

张大哥的那门功夫,确实匪夷所思,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体质,也能让一个毫无内力的人,拥有媲美天人的实力。

但就和绝大多数神功秘籍一样,那门功法,不是人人都可以学会的。

张大哥曾经说过,他那门功夫,修炼难度不下于内功,一百万个人有修炼资质的修炼中,也未必能出一个,能达到他那种境界的”

最后张媛姗还是说了实话,只不过她的言语之中,说的都是国术修炼起来如何如何艰难。

一旦练错,不但会错过修炼内气的最佳时间,严重的还可能全身瘫痪,无药可医等等。

经她这么一说,清虚子的嘴角微微抽了抽,埋怨自己徒弟,在自己问话的时候,没把事情讲清楚,同时也对这门功法兴趣大减。

倒是清风子,仍对国术很感兴趣,因为修为到了他这种阶段,实力想要增加一点,已经是千难万难,而张鹏飞修炼的这门名为国术的功法,刚好能让他增加实力。

实力越强,就意味着打破天人和武神界限的希望越大。因此只要是能增加清风子实力的事,他都不会拒绝。

当然了,任何功法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成的,就算清风子得到了功法,想要有提升,也至少要过几个月。

眼下泰山论剑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他清风子绝对不会因为张鹏飞有这种特殊的功法,而放弃和其他三绝的战斗,放弃可能到来踏入武神境界的机会。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和三绝一战之后,清风子顺利晋级武神了,那么事后,他也不会再对国术有任何想法。

换而言之,若这次的战斗,没能让他有进一步的感悟,让他迈出最后一步,进入武神境。这样的话,能让他增加实力的国术,就对他显得格外重要。

到了那个时候,为了迈出最后一步,即便是用尽手段,清风子也会想方设法,得到这门功法。

张鹏飞全然不知道,自己因为张媛姗的一番话,暂时度过了一场危机,此刻他正在跟欧阳询讲自己突破丹劲时的感悟,正在讲什么是金丹,什么是太极,如何阴阳合一,自己是在什么情况下,突破到丹劲,拥有天赐宝体的

太极这个说法,其实不是道教提出来的,而是儒家提出来的。

佛家讲圆觉,道教讲金丹,儒家说太极。

佛家的圆觉,道家的金丹,儒家的太极,归根结底都是一个东西,讲的是心意对自身气血的控制能力。

相对于佛家的圆觉,道家的金丹,儒家的太极比之前两者更为通俗易懂些。

儒家的读书人讲究静坐收心的太极静功,就是为了定住心猿,拴住意马。

心意彻底平静了,自然能控制气血做周天搬运,想要气血到内脏,气血就会到内脏,想要气血到头上,气血就会到头上。

历代的大儒家,朱熹,王阳明,都是这方面的大行家。朱熹更是推崇半日读书,半日静坐的收心功夫。这其实就是为了拴住心猿,降住意马。

金丹成就之后,用来做学问,那人就是大儒者、大圣人,用来练武打人,那么就是丹劲、人仙。

“我在成就丹劲时,也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做到了把心收敛,内心一片平静,然后静到深处,我就自然的进入了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