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58(2 / 2)

盛唐剑圣 无言不信 8492 字 2019-03-23

裴旻觉得够呛,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未必没有可能。

就算磨不干净,孩子在外头吃了苦,回到家里还不是一样

李白此去官途艰辛,但诗路应当畅通无阻。

先由他去为诗坛做一番贡献,最后回来自己想法子给他个一官半职的,全了他的心思,岂不两全其美

念及于此,他心情也为之开朗,笑道:“言之有理”

顿了一顿,又疑惑道:“不过此事怕有一个源头,太白此去有些突然,应该是在长安发生了某些事情,从而促成的结果,到底长安发生了什么事情”

娇陈提议道:“不如去找孙周他应该知道一些。”

“也好”

裴旻向来雷厉风行,想到事情就去干,不在犹疑,直接去找孙周了。

孙周是他在御史台大将军杨矩勾结吐蕃暗中结识的人才,后来运气背给吐蕃抓了去,帮着他里应外合的打赢了洮州奠基的第一战。

孙周最大的特点是爱多想,能够将一件简单的事情,想的很复杂,从而发现一些别人看不见的东西。

这种人最善于从事情报工作,从一大堆没有用的资料当中分析瞎想,找出有用的东西。

裴旻在夺取河西九曲地的战役中,如鱼得水,战略战术稳压吐蕃一筹。

一方面确实是吐蕃自毁长城,除去了吐蕃军神噶尔钦陵导致青黄不接,还有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孙周,他拉拢了吐谷浑的王族慕容英,给了虚假的许诺,将吐蕃的底摸的一干二净。

这就跟正常人教训瞎子一样便利

只是孙周忽悠慕容英的手段不光彩,事后为了不兑现承若,他有意将慕容英泄露出去,导致慕容英为吐蕃处死。

种种手段传出去将有损大唐信誉,诸多功绩都没有记载功劳簿上。

裴旻在确定孙周品行忠心之后,量才而用,让他负责情报部门,不只对外,还有对内。

身为外臣,最忌讳对长安的风向一无所知,裴旻为了自保,当初利用娇陈另外一个阿朱的身份以及锦绣坊的便利,组建了一个情报网。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情报网已经开始运作。

孙周有这个能力,也获取了裴旻的信任,将情报网交给了他负责。

孙周现在的官职是节度使衙官,一个不大不小无足轻重的职位,正好可以掩护他真正的妙用。

来到府衙孙周所在的办公厅,孙周翘着二郎腿悠闲的看着书。

看书是他人生的一大嗜好,当初就是因为爱看书,在杨大将军府当下人的时候,偷偷的借书,才撞破了杨矩卖国一事。

当初没有条件偷书看,而今有了,自然是疯狂的恶补知识。

也因如此,裴旻的节度使幕府中流传着一则不实的消息,孙周是唯一一个走后门进幕府的人

孙周也不计较,自得其乐。

见裴旻到来,孙周忙收起了二郎腿,上前道:“裴帅”

“都说你日子过的清闲我原本还不信,眼见为实啊”裴旻带着几分亲昵的说着。

孙周回礼道:“那也是托裴帅的福”

“少来这一套”裴旻问道:“可知道太白在长安发生了什么事情”

孙周略微一想,道:“莫不是与渝州刺史李邕的矛盾”

裴旻皱眉道:“你跟我说说”

李邕是谁,他没听过,不过他听过李白的一首上李邕就是因为受到了李邕的冷遇,年少轻狂的李白做了一首表达自己凌云壮志和强烈的用世之心。

孙周将情况细说。

裴旻听后雷得里焦外嫩,忽然发现李白跟这个李邕有三世缘分。

历史上李白出蜀,在渝州遇到了李邕,两人发生纠纷,做上李邕

现在历史以改,李白提前出蜀,在李邕前往渝州任职之前遇上,依旧发生纠纷,做上李邕

两世恩怨

风雨会京师 第九十九章 文斗

得悉前因后果,裴旻心头窝着一股无名的火气。

李白在文学上师从蜀中赵蕤,赵蕤擅长帝王术、纵横学,李白跟他学的就是帝王术。

李白正是受帝王术的影响,渴望建功立业,有着谈笑安黎元,以自身所学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崇高梦想。

而帝王术向来是以儒为皮,法为骨。

李邕是正统的大儒,经史文章当世一流,为人有些迂腐,好颜面。

他觉得李白讨论的思想过于激进,以长者的身份教训了两句。

要是真说得有道理,李白还是会听而受教的,但是他觉得李邕教训的不对,哪里会唯唯应若,直接与之辩论了起来。

李邕顿觉一个晚辈,敢在大庭广众之下,忤逆于他,将他的好意当做驴肝肺,颜面受损,又放不下身份与一个后生辩论,甩袖而走。

事后还给李白带了一顶不敬尊长的高帽,加上各种好事人的起哄,直接导致李白在长安的名声一落千丈,成为了一个仗着自己师傅的势,目无余子的傲慢之辈。

并非裴旻偏袒李白,而是真的觉得李邕的做法特别无知,特别愚昧。

带着几分恼怒的走出了衙官署,迎面遇上了张九龄,在官邸转弯处,两人险些撞上。

张九龄惊魂未定的连退了三步,裴旻手上有伤,要是因为自己的粗心,导致上司伤势加重,心底更加过意不去了。

他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