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74(1 / 2)

已开始收缩自己的兵力,在南非的统治也开始摇摇欲坠。

英国人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失去了全身的力气。

法国其实也十分为难。西线的主战场就发生在自己的境内,战争每持续一天,就相当于自己在放一天的血,连续八九年的放血,已经近乎休克了。

1840年5月,新华夏发出公报,希望为了世界的和平,双方结束战斗。

骑虎难下的英法两国。以及还在咬牙坚持的普鲁士欢欣鼓舞,是该歇歇了。

6月,双方正式展开谈判。

作为战场上还占据上风的东方战线,新华夏要求英国放弃在印度与南非的殖民地;承认埃及独立;承认新华夏对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法国割让阿尔萨斯与洛林这两个德语区给普鲁士。

其实,这些要求并不过分,无非是对这些战后成果的确认而已。

英国人其余条件都认命了,反正有了新华夏的参与,英国再想要吞并这些地区,虽说不是不可能,但是代价实在昂贵,已经超过了所能获得的收益,根本不值得。

只是对于苏伊士运河的归属十分不满。一方面,苏伊士运河是自己开凿的,请一方面,苏伊士运河处于欧洲习惯上认为的中东,距离自己的势力范围大西洋实在太近了,这样一个战略要地被新华夏占据,让英国人如鲠在喉。

另一方面,法国也不想割据这两个德语区,因为它自认还有一定的反抗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