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贼帝长奔袭腹地骤起势(2 / 2)

汤和、常遇春和李文忠的心都沉静了下来。

这是他们最喜欢看到的局势。

僵持的局势已然不远。

隔了两天后,唐军发动第三次攻击。

和先前两次不同的是,这次唐军只攻了一天,而且仅往前推进了不到十里,便和大明兵马彻底僵持住了。

朱棣看到战报后,猛拍了一下案几,比打了胜仗还高兴:“好!很好!唐军已然陷入苦战,接下来朕要活活地耗死他们。”

他话音刚落,一个宦官急匆匆地走进大帐道:“陛下,徐大将军和傅大将军都送来了战报。”

“哦?”

朱棣浑身一震道:“速速呈上来。”

宦官低着头把战报呈上。

朱棣打开看了一会儿,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东部和西南的战事也僵持住了,吕布和赵云等人陷入到苦战之中,朕倒是要看看他李韬如何破局!”

说到这,他话锋一转,收起笑容道:“李韬素来狡诈,清帝、宋帝、楚王等人皆是栽在了他的手里,朕不能大意!”

“传令下去,让诸将保持警惕,勿要贪功冒进,听朕统一调度。”

“喏!”

在接下来七八天的时间内,大明兵马和唐军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非但没有让大唐兵马继续推进,还一度将大唐兵马逼退了三十里。

形势眼瞅着对大明是越来越有利。

趁着双方进入疲倦期,不得不进行休整之际,朱棣再次将汤和、常遇春和李文忠召到大帐。

他特地让人准备了丰富的午膳道:“三位爱卿,自李韬逐鹿中原以来,能和他打成这样的,唯有我大明了,你们功不可没。”

“你们虽都是天下名将,但朕还是要多说一句,这个时候一定要戒骄戒躁。李韬最近有点太过平静了,这不同寻常。”

李文忠沉声道:“据探子所报,李韬一直在中军大帐中督战,这段时间每日都会有不少将军出入大帐,在打得焦灼之际,他亦曾带着兵马抵前指挥。”

“臣以为他这是高估了整编后的四国兵马的战力,又低估了我大明兵马的战力。以他的脾气,他接下来说不定会铤而走险,我们若是能够抓住机会,定能让他损失惨重。”

朱棣捋须而笑道:“打到这份上,就看谁先乱,咱们一定要沉住气。而且朕一直在等南方诸国的动向。”

“想来如果我们和李韬僵持的事情传到南方后,嬴政、刘彻和杨广必有大动作。说不定连那假装俯首称臣,实际上是想坐山观虎斗的萧综都会猝不及防地捅李韬一刀。”

汤和连忙道:“如果是那样的话,大唐恐怕要陷入到风云飘摇之中了。不过话又说回来,那萧综看似孱弱,屡屡被李韬欺辱,实则心机深沉呐。”

在这大争之世当皇帝的,哪个是泛泛之辈?

朱棣望向大梁方向道:“你们还记得李韬所写的《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是如何窃取曹魏的江山吗?靠的就是装疯卖傻!”

“萧综这两年所为,又何尝不是装疯卖傻?他可比孙权聪明多了,无论李韬最终是何结局,他那梁帝的位置都会做得很稳。来,诸位爱卿,饭菜都要凉了,赶紧吃!”

他话音刚落,一个浑身血渍的小将连滚带爬地跑进来道:“陛下,不好了!唐帝突然率着一路人马沿着楚国境内的峡谷地带,一路奔袭到我大明西侧,随后直取守将首级,也没有缠斗,而是直接往我大明腹地进攻,一路势如破竹,无人可挡!”

“啪嗒!”

朱棣那刚拿起的银筷瞬间掉落于地。

他摇摇晃晃地站起身道:“你说什么?”

小将欲哭无泪道:“李韬亲自率兵从西侧攻入了大明……”

“!!!”

西境!

那里和楚国部分接壤。

因为山峦起伏,而且易守难攻,他只在西境布防了三四万兵马。

可即便如此,李韬想要神不知鬼不觉地攻破关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另外,刚才李文忠还说李韬最近都没怎么离开中军大帐。

西境距离此地七八百里呢。

他难道是飞过去的不成?

三大将也是极为震惊。

李文忠不停摇头道:“不!这可不能!李韬和唐军的动向一直被我们盯得死死的!即使李韬用了个替身在中军大帐瞒天过海,可那么多的兵马调动,而且距离又如此之远,我们的斥候不可能毫无察觉。”

小将带着哭腔道:“那些兵马来自天启……”

“天启???”

朱棣、汤和等人皆是脸色惨白,如遭雷击。

他动用了天启守城军?

如今看来,只有这个可能了!

不过那也不对啊!

为了死盯大唐在各个方向的动向,他们在天启一带也安排了不少斥候。

李韬就是做得再好,兵马从天启切入到楚地,然后再奇袭大明西境关隘,也路途遥远,他们不可能什么都发现不了。

小将颤巍巍地道:“这段时间,天启守城军一直频繁出入天启,进行操练,那些斥候可能习以为常了。另外,末将还有一个大胆的猜测,那些斥候可能早就被东西厂给暗杀了!”

听他这么说,朱棣断然否认道:“三日前,朕还得到天启的情报,说的正是天启守城军频繁出入天启操练之事……”

说到这,他没有再继续说下去,而是霍然看向常遇春。

常遇春猛拍了一下大腿道:“不好,有斥候被策反了!”

“该死!该死!该死!”

朱棣暴跳如雷道:“朕一定要把他们给揪出来,生吞活剥了,来人呢!”

“陛下!”

常遇春示意他先冷静,随后看向小将道:“李韬率了多少兵马?”

小将咬了咬牙道:“不……不多,只有一万多。”

“一万多兵马就冲破了西境关隘,然后长驱直入了?你们这帮废物!”

朱棣气得用手揪着胸口,差点原地驾崩。..

汤和不寒而栗道:“李韬搞奇袭当真是无人能及。不过他的胆子也太大了,只率着一万多兵马就敢在我大明腹地横冲直撞!”

“陛下,臣请率三万兵马前去灭了此贼,永久后患!”

常遇春急忙道:“他虽战力号称天下第一,但并不鲁莽,敢率这点兵马攻入大明腹地,必定有所布局。”

几个齐刷刷地看向他。

常遇春憋了半晌也没有说是啥布局……

汤和断然道:“不管他有何布局,他肯定是想用这种方式打破目前的僵局,速战速决。接下来三面唐军必然会同时猛扑,吾不能带走太多兵马。”

朱棣斩钉截铁道:“朕给你五万兵马,你若是能杀了李韬,那便是我大明的第一功臣,受万世敬仰!”

“朕会将募集并且有所操练的青壮之士悉数充入军中,竭力维持目前的僵局。你要速战速决,不要让李韬在我大明腹地肆意妄为,不然……”

剩下的他就没说了。

汤和自然也知道自己身上的胆子有多重。

他将双拳一抱,随后大声道:“不杀李韬,臣定提头来见!”

说着,他掰下一个鸡腿,一边吃着一边走出大帐。

朱棣望着他的背影,颇为紧张道:“你可一定要大胜而归啊!”

大明梧州。

李韬率军行至一座大山的山脚下。

雨化田带着上万个喽啰从山中走了出来,然后率众行礼道:“拜见陛下!”

“免礼。”

李韬看了一眼人数众多的山贼,十分满意道:“这一处就有上万之众?”

雨化田点头道:“回禀陛下,此处共有一万五千余人。还有两处比他们人更多。不过在我们收服的五处山贼中,他们最善战。”

“梧州乃大明之心,四通八达,占尽地利之势。朱元璋驾崩后,他们趁着民乱在此聚众起势,朱允炆和朱棣先后派数路官兵围剿,都没能将他们拿下。”

顿了顿,他继续道:“他们都知《水浒》,也知梁山军的故事,又知陛下是真武大帝转世,所以在臣前来劝降后,他们无不欢呼雀跃,愿随陛下一起拿下大明,建功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