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那个时候,荆红日还没有毕业呢。
荆红妆惊讶。
刘小旺感叹:“我们乡,比附近几个乡都要富裕一些,要不是红日叔和泽远叔,又哪发展这么快?”话说出来,发现自己说漏了嘴,忙说,“还有还有,红妆姑姑最先打的基础,才有了养鸡场和食品厂,红妆姑姑也是大功臣。”
荆红妆笑起来:“养鸡场最后都是靠村里,食品厂可是何大嫂一手发展起来的,我可不居功。”
刘小旺摇头:“村里人都说,是红妆姑姑最初打下的基础,要不然,他们两眼一摸黑,哪想到去做这些事。”
挺会给她找补。
荆红妆微微一笑。
原来的十里山路,开着拖拉机不到半个小时就到,停在村口,刘小旺问:“我要不先等等?”
毕竟,陈大娘十年多没有回来,不知道窑洞还能不能住人。
荆红妆也拿不准,点头:“稍等等吧。”自己跟着大家进沟里去。
原来的石门沟,也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只是受了地势的限制,房子依然是窑洞,只是原来的土窑现在里边都已经用砖填了墙面,窑洞口也是用砖砌了外墙,看起来整洁明亮很多。
现在还是早上,好多人才刚出来准备做活儿,看到这群人进村,都好奇的伸头去看。
年轻人一下子认不出来,年纪大一些的看到陈大娘,很快认了出来,“呀”的一声,有人扬声问,“那是不是他陈奶奶?”
陈大娘停住,向着声音看过去,也笑着招呼。
听到寒喧,更多的人知道是谁,都赶了过来。
李大庆媳妇听到,也飞快的跑了出来,一把扶住陈大娘,激动的喊:“陈奶奶,你们回来,怎么没早给个信儿?我和大庆去接你们。”
陈小妹笑着喊:“大庆嫂子。”
陈大娘拍拍她的手笑:“我们这么多人呢,不用你们接。”说着往里张望,“就是不知道我们那窑洞还能不能住人?”还真有点担心。
大庆嫂子抿唇笑,亲亲热热的说:“陈奶奶放心,窑洞我们给看的好好的呢。”扶着她往窑洞走。
陈大娘一路和人打招呼,一路跟她一起走,到自家院子的位置,往里去看,就见两间窑洞都是砖砌的窑口,惊讶:“这窑洞旋了砖?”
大庆嫂子点头:“原来的窑洞里头土松了,塌了一半,我们就索性都重做了。”推开院子的篱笆,扶着她进去。
陈大娘到了窑洞门口,见门上只插着一根弯起来的粗铁丝,顺手拔开,打开门,就见里边打扫的干干净净,居然并不阴冷,就有点讶异。
大庆嫂子解释:“这窑洞平时没人住,时间久了会有霉味,我隔三岔五会过来生一下火,熏一熏,这是昨天才烧过的。”
陈大娘连连点头,拍拍她的手说:“也是你们有心。”
这么一会儿,后边呼呼啦啦已经跟了许多的人,有年轻人也终于想起来这老人是谁,小孩子们却不认识,也跟着瞧热闹。
荆红妆见两间窑洞都还呆得了人,指使陆思远:“你去村口,和小旺哥说,让他先回去吧,下午趁天亮再来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