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显悠悠叹了口气,这些曾经跟随先太子的人,根本就没有选择。
想想吧,除了武将护卫之外,这些都是什么人,先帝在世的时候,太子地位稳固。
太子府的一应官员都是陛下帮着搭建起来的,要么家世背景强大,盘根错节。
要么就是本身才华横溢,可以说楚国未来二十年,最强硬的一些人马,就都在其中了。
扔了是多大的一笔损失啊。
张世显也是没有办法,他知道这些人也只能认命,但如今情况不一样了啊。
陈平的檄文给了他们另外一种选择,太子是为了大义而亡,且留下了遗言,作为太子府的署官。
他们支持月灵公主非但不是谋逆,还是大大的忠义,就是传扬至民间,甚至是列国,千秋万代之后。
那也是可以青史留名的,张世显都不需要去问,这个诱惑太大了,没有人能够抵抗的了。
楚灵儿是女子之身又如何,她是正统,是嫡女,加上先太子大义在前。
这些人都不需要再说别的,一句遵旧主之命,所有的行动就都有了底气。
而楚灵儿呢,她已经嫁给大魏的镇北王,就算再有能力,再耗费心力。
也不可能一个人做完了所有,而且她之前就是最尊贵的小公主,手里可用的人太少。
不重用先太子的这些人,那不成还要用朝廷里,那些归顺了新帝的?
没有悬念!
副将猛然一惊,他之前就是没往这个方向考虑过,如今被张世显一提醒。
简直是振聋发聩,他后知后觉的意识到,还不只是大将军说的这些。
朝中的那些老臣呢,跟随先帝多年,把身后名看的比身家性命还重要的那些人。
又该何去何从,新帝完了,那都不是能不能,配不配当皇帝的事。
杀父杀嫡母,杀兄长……
罪行滔天,只要镇北王把先太子的遗诏亮出来,他们就被动了啊。
要么干脆辞官回家,不再发一言,好歹落得个只是糊涂的名声,一世英名固然是要尽数毁了。
但不至于成为乱臣,但要是有更为激烈之人呢?怕是只能一死了之了。
他们还能怎么办,重新拥护楚灵儿吗?不是他们想不想的问题,而是陈北王就没给他们留下这条路。
从密信里就看的出来,他已经给这些人定了糊涂的罪名,若非满朝文武不查。
先太子何至于孤立无援,不得不死,副将咧嘴咬牙,真狠呢。
镇北王这怕不是在月灵公主出气,这件事若是大将军出手,想来会劝楚灵儿忍下一口气。
都是楚国的人才啊,也是不得已,照着他的想法,月灵公主也必然会同意。
但是凭什么?
副将默了默,他还真的想了一下,若是那些人没有等,不是要看大将军的动静。
而是直接发难,死保着先太子,事情还会落到如今的局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