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们心里也有别的怀疑。
“哀家没有准许你们演奏,为何你们也要演奏?”太后皱着眉头。
那乐师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开口道,“因为郡主的琴声一出,奴才便察觉出了不对,可是郡主继续弹琴,奴才又不敢阻拦,便想着试试看用配乐能否将郡主的琴音拉回来,不曾想,自己却是也遭遇了音变,是以才会杂乱无章。”
太后点点头,表示明白了事情的经过,也就是说这音变都要归功于筝儿,筝儿不祥?
武成帝和太后的眼中都闪过一丝深意,筝儿年纪尚小,怎么可能是不祥之人,武成帝觉得无稽之谈。
只是音质一事,可大可小不仅人心惶恐,更是有可能让迷信的百姓揭竿而起,推到武成帝,另立新皇。
武成帝瞬间想到了这一层,而跪在地上的萧长夜有人同样想到了,他几乎下意识地开口,“皇上,太后娘娘,筝儿才十三岁,怎么可能会动摇国之根本呢,她只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还请皇上明察。”
萧长夜说完,心里又有了另一种推算。
怕是旁人找一个借口治简王府的罪,更甚者要了他们的命,但谁会这么做?
不过不得不说,对方真是打的好算盘,萧长夜眼里已经掩饰不住的杀意!
大殿之内的气氛一时间严肃起来,没有了乐师的配乐便显得寂静了不少,众人也不如一开始听见这消息时一般窃窃私语,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坐在上首的武成帝和太后,等着看看她们要如何来处理这件事。
要知道,这件事说不严重也不严重,说严重却是也十分严重,毕竟一个处理不当,便足以动摇国之根本,使得国家动**不安,这种事情用来蛊惑那些愚昧无知的百姓最是有效,往往会被有心之人加以利用,以此图谋不轨!
下首的大臣都默不作声,各个派系的人都分别揣测着这件事之后的深意,猜测这件事是出自谁之手,又会对自己造成什么影响,对自己所在的一方势力又会造成怎样的阻碍或者推动。
一个个官场之上的老油条此刻却都是缄口不言,看着事情的走向。
太后将目光转向身旁的一位和尚,微蹙着眉头开口道,“了悟大师,此事难道是天机示警,到底有何深意?还请大师明示。”
众人都将目光看向太后说话的方向,那是一名身披袈裟的中年和尚,始终站在太后的身旁,容颜还算俊美,鹰钩鼻,眼神并不清明,若不是光着头带着佛珠,沉默寡言,无悲无喜,别人一定不会认为那是一个和尚。
不过众人一听太后的称呼,了悟大师,便知这人是谁,了悟是一个游方和尚,据说及早顿悟,曾被很多佛寺挽留留下做主持,可是这人却总是喜欢云游四方,不肯驻留。
在北陵,佛教和道教并行,信仰较为自由,但是这太后对于佛教却是极为推崇,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
因此中书令找了很久,才将人找到,送到宫里替太后讲解经书。
而他对佛法颇有见解,太后娘娘便让他在宫里多住了些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