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0章 退兵和追击(2 / 2)

一开始司马懿选择不露面,就是为了引导徐庶去猜测自己是不是已经撤军了.而徐庶认为自己已经撤离雍丘的时候,自己再突然露面,等于是直接推翻了徐庶之前所有的猜测。

而庞德,则负责率领骑兵,以骑兵的速度优势在封丘到济阳的这一段路途来回接应奔袭,防止魏军杀一个回马枪,溜回来反攻雍丘。

也就是说,司马懿只给自己争取到了一天的撤离时间,给曹爽率领的前军争取到了三天的撤离时间。

可现在,情况不同了。

而这次,张嶷直接一战攻破了雍丘了.虽然其实雍丘只是一座空城了。

对于自己的撤军行动,司马懿也知道,以徐庶的智谋,大概早晚会看出破绽来,为了尽可能的拖延时间,司马懿决定冒一次险。

司马懿已经是尽力了,但徐庶始终都没有推翻自己的判断,依然在怀疑魏军撤退的战略目的和可能性.

到了那个时候,陈泰的兵力在撤退,而雍丘的兵力已经被曹爽带走了三分之二司马懿可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应对全面强攻的蜀贼。

真打的话,司马懿真的有可能陷入到不测之中那可就真的什么都完蛋了。

为此,徐庶在占领雍丘后,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先安抚好这里的世家大族们,通过在雍丘的世家大族,向整个兖州的世家大族释放出相对和善的信息,给接下来的进兵其他郡县垫定基础。

只是,司马懿也没有想到,仅仅在自己安排撤军的

因此,徐庶不可能在

一方面,可以在蜀贼发现猫腻的时候,用自己的身份继续迷惑蜀贼,另一方面谁断后都不如自己断后来的放心。

所以,司马懿只能是从张嶷试探性进攻的时候就立刻现身,震慑住徐庶一时,然后等蜀贼的试探性进攻撤回后,立刻安排亲卫士卒,率领剩余的守军撤出雍丘,前往济阳。

关平负责领兵两万,往济阳方向前进,在攻下济阳后,领兵进入济阴郡,汇合从梁国往北进攻的胡遵,两个人一起攻下济阴郡。

而徐庶这边.也没有立刻领兵追上去。

但是呢,不追也是不可能的,不能让司马懿这么轻松的后撤徐庶留在雍丘安抚地方世家,追击的责任,就交到了关平,邓艾,庞德三个人的身上。

比起司马懿原本预计的,要紧迫的多。

也亏得这个时候撤军才刚刚开始,陈泰还在营寨内,并没有

以刘备一直以来的好名声和个人魅力,根本不需要去考虑什么世家大族的态度问题。

十二万大军,分出去九万.徐庶还留下了三万。

这是司马懿的原计划.可这个计划,因为陈泰的提前暴露,导致不可用了。

哪怕之后司马懿真的撤离了雍丘,一时半会儿之内,徐庶也不会再怀疑。

可是,如果能在保持原有兵力损失不大,实力不损的情况下,用兖州作为挡箭牌,挡住蜀贼继续北上的步伐,在司马懿看来,也不是不能接受。

司马懿在得知陈泰在击退蜀贼后并没有出城追击,就知道事情要麻烦了。

一开始司马懿是没打算立刻露面,他想先让雍丘城剩余的士卒先守一天,等到场外的徐庶有所怀疑的时候,自己再主动露面,这样才会效果更大。

这三万人,徐庶本来是想留守雍丘,以防万一的.但仔细想想,徐庶再次分出一万士卒,交给毌丘俭,让他引兵去梁国。

胡遵领兵去进攻济阴郡了,那么梁国守备必然空虚南面的陆逊,真的会这么老实么?!

司马懿的策略,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的,也不管陆逊是不是能看破司马懿的险恶用心.既然徐庶已经想到了,那就不能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