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1章 濮阳失守(2 / 2)

如果自己到了濮阳,贾充已经攻下了,那不用说,这个功劳肯定是他的,将功补过的机会也有了。

而攻克濮阳这个事情,在贾逵看来,其实并不难。

如果有补救的机会的话,贾逵也不想送儿子去死。

面对自己的老子,贾充还不至于玩什么小聪明,而且他也没想到司马懿会替他隐瞒战败的事情,自己老子一问,贾充自然是不敢有所隐瞒,该说不该说的,全都说了。

谁家老子谁了解,就贾逵那个脾气,一旦得知贾充这次战败的经过,大概会直接命人把自己给捆起来,送到雍丘去交给司马懿发落。

嗯,其实说白了,还是曹爽怕死,所以才没跟司马懿继续抬杠。

因此,贾充一边在离狐县驻扎了下来,继续收拢溃兵,抓紧时间恢复士卒的军心士气,补充粮草军械,一边等待时机进攻濮阳城。

但人品糟糕归人品糟糕,贾充还是能看得出来,如今的濮阳守军不会太多,所以他要将功补过的话,唯一的希望,就是攻下濮阳。

贾逵本来打算赶到离狐县后,稍作休整可在这里,贾逵遇到了一个他意想不到的人。

而此时的贾逵,已经带领着一万五千士卒,进兵到了济阴郡北部的离狐县。

蜀贼都已经攻下了雍丘,而贾逵也已经奉命撤离定陶,北上离狐县,转道进攻濮阳了济阳这地方,东西两面都没有任何防护,蜀贼完全可以两面夹击,根本守不住。

反正曹爽以己度人,一点都不怀疑司马懿会做出这种事情来毕竟两人关系很差,距离撕破脸皮只差一步了。

只是,贾充手里的军队人数也少啊.哪怕再怎么收拢残兵,最后退到离狐县来汇合的魏军加起来,也不超过五千人。

而濮阳那边,根据贾充截获的情报和自己的侦查,守军大概是在一千到两千人之间。

濮阳毕竟是坚城,贾充手下的士卒却都是败兵,士气低落不说,粮草补给也只是勉强够用.用这样的士卒去进攻有两千人驻守的濮阳城,恐怕未必打的下来。

毕竟,这是自己的儿子,自己亲生的,养了十八年的儿子.公忠体国是一回事,自己儿子的命是另一回事。

可等贾逵听完了贾充的讲述后,差点两眼一黑的昏厥过去。

如果自己的儿子能亲自领兵攻克濮阳,自己再豁出老脸去跟司马懿和郭淮求求情,恐怕这个事儿,就能这么遮掩过去了。

一方面,士卒溃散后,如果有心归建的话,肯定会去附近最近的县城,毕竟这里才能得到粮食补充,而且按照魏法,这样归建是被认可的,不会被事后追罚。

自己则暂时在离狐县略作休整,晚个四五天再往濮阳进发。

因此,贾逵划拨了五千士卒给贾充,加上贾充这段时间收拢的五千残兵,凑足一万兵马,现在立刻出发,去进攻濮阳。

可如果自己赶到的时候贾充还没有攻下濮阳那也不用麻烦别人了,贾逵自己就把自己的儿子绑了,等战后由司马懿来定夺吧。

自家老子就是这么一个认理不认亲的性子。

而贾充看中的机会,其实就是濮阳城。

给贾逵气的,直接拔出了腰间的配剑但想想这到底是自己的儿子,掷剑于地,抄起剑鞘,对着贾充一顿劈头盖脸的抽。

另一方面,其实贾充也知道,如果自己就这么回定陶去,自己的父亲问起来,自己恐怕下场好不到哪儿去。

当然,司马懿也没有要求高堂隆必须坚守济阳多少天,只是让他抓紧时间运输粮草往离狐县方向而去可毕竟这里即将沦为战场,而在战场上会发生什么样的意外,谁都说不清。

因此,贾充也不敢就这么回定陶去,选择离狐作为临时落脚点,看看有没有其他机会可以将功补过。

贾充的能力还是不差的,他只是领兵经验欠缺,再加上私心过重,人品不咋地还爱耍小聪明好吧,这个人是真的不行。

反正比起留在济阳,曹爽还是觉得跟着司马懿的主力大军行动会比较安全一些。

就这样,贾充带着一身被老子揍出来的青紫伤痕,顾不得别人的异样眼神,立刻去整军,然后领兵出城,进攻濮阳。

两天急行军,三天攻城贾充用了五天,终于是赶在自己老爹亲自领兵到来前,攻克的濮阳。

嗯,小命算是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