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河内杂货铺(2 / 2)

一众工匠听到许安的话,面上皆是露出震惊之色。

每月一两银子?

这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他们身为匠户,生活非常的艰苦,甚至在官造局下值之后,额外做些零散的活计,以贴补家用。

一两银子,在河内县足可以让五口之家维持大半年的生计。

“县老爷,您说的是真的?”匠户中,一个年老者上前问道。

“本县说话,自是算的数。”许安指着吴四说道,“你们以后都听他吩咐,工钱也由他发给你们。”

“那匠作大使?”年老者问道。

“此事本县自有区处。”许安看着年老者问道,“老伯怎么称呼?”

年老者立马跪在地上,连连摆手:“贱民不敢当县老爷如此称呼。”

许安看了一眼吴四,吴四上前将年老者扶了起来。

“贱民名叫吴六,他是我的儿子吴狗儿。”吴六指着其中一个铁匠说道。

吴六和他的儿子都是铁匠。

“吴老伯,我这儿有个图纸,需要你帮我制造出来。”许安将,煤球炉的图纸递给吴六,轻声说道,“待到完成后,本县另有重赏。”

“贱民一定将此物件打造出来。”吴六轻声说道。煤球炉的构造,其实并不复杂,只是这个时代的人们,意识不到而已。当然没有煤球的存在,煤球炉也没有存在的意义。

许安又将一个物件,递给了吴狗儿:“吴狗儿,这个物件,你帮我打造出来,本县也有重赏。”

吴狗儿兴奋的接过图纸。他现在每个月有一两银子的工钱,要是做出这个物件,许安再赏他一两银子,他就可以娶个黄花大闺女。

他身为匠户,穷的叮当响。根本娶不起黄花闺女,能够娶个寡妇,就已经是天大的福分了。

“县老爷放心,小人一定完成任务。”吴狗儿兴奋的说道。

官造局中的煤炭很少,但也有五百斤,也够做四五百个煤球了。

许安打算在河内县也创建一个许氏杂货铺。虽说整个河内县也不足三万户,而县城内也只有两千户人家,靠着这些人口,自然是赚不出钱来。

但他瞄准的,并非河内县,而是洛阳、大都等城市,这些城市不但户口众多,而且富户也极多,足够支撑许氏杂货铺的运转。

等到许氏杂货铺运转起来,再加上煤炭开采,将会提供上百个岗位。这对河内县的百姓,自然也是一桩极大的好事。

而百姓有钱有粮,能够抵御旱灾的能力也会增强。

距离旱灾发生,大概还剩三个月的时间,许安接下来要做的,除了储备粮食之外,乃是给更多的百姓提供抵御旱灾的能力。

有了钱,就有粮食,就能够安稳的度过灾害。

许安给其余的工匠,也安排完工作,便给了吴四一张纸条,上面是一个

乃是后世竹林煤矿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