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当凑凑热闹吧,兴许……你我当中有人赢得了嫣儿姑娘芳心,等华公子玩腻了,下一个便能轮到你我了。”
“如此听来,好像也不算是白忙活……”
“可不是,我瞧着嫣儿姑娘性子可烈,若不能得到她发自内心的认可,强上是吃不到好果子的。”
……
当下春啼楼内,形形色色的人加起来没有三百也得有两百多人。
三五个人凑在一起说悄悄话声音或许不大,可几十个“三五人”同时议论纷纷,不免就显得环境有些嘈杂了。
适时,一名护院走到华瑾川耳畔,低声提醒道:
“少爷,咱们这次偷偷从华府跑出来的事,恐怕老爷也该知道了。”
华瑾川眼皮一跳,随即一副摆烂姿态的回道:
“无妨了,反正老头子回去也不可能打死我,最多就是再多禁足个把月而已,今晚无论如何我都要把这个女人拿下。”
“可是少爷……”
“我知道你们在担心什么,若是回去受罚,身上承了皮肉之苦,你们就都忍着点,回过头来少爷我不会亏待你们的。”
有了华瑾川这句保证,四名护院才算是稍稍安心了些。
接下来,嫣儿在每个房间停留的时间,基本都不会超过一炷香。
毕竟提笔作诗需要思考,读诗品诗却是不需要耗费太多工夫。
尤其是那种好诗和特别不好的诗,根本不需要有什么诗词功底,一眼看过去读下来,心中当即就会有所决断。
未时末。
也就是大夏国时间,将近凌晨三点左右,嫣儿总算是走出了最后一个房间。
在她的手里,提着一眼可辨的三张纸,纸上有字,分明就是由她初步挑选出来的三首诗。
拿着这三首诗往楼下走的过程中,嫣儿脸上的表情依旧复杂。
只不过这里复杂的就很明显了,因为主导情绪就是那股未知的忐忑。
显然她能挑出三首诗来,便意味着这三首诗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两首是符合她心意的。
她可以说这三首诗也都是拿出来凑数的,从而逃过今晚被迫选择一个男人的下场。
但别忘了,评断结果,还有第二轮的大众投票。
她乱说一气,却干扰不了群众的眼光。
而且从她脸色复杂的程度来看,应该是这三首诗里面,真的有打动了她的诗。
所以她才会忐忑,不知这打动了她芳心的诗,究竟出自何人之手。
你说她当真就是只看才情,不看长相?
扯淡!
从古到今,人为什么要对所有的人事物划分美丑善恶?
还不就是美的、善的,更能刺激人的七情六欲么?!
嫣儿不是圣人,也不例外。
如果写下那首最让她满意的诗的主人,是一个嘴歪眼斜,亦或者德不配才的丑八怪、烂人怎么办?
她也要答应让对方一亲芳泽吗?
不!
不行!
与其那般,不如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