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东吴兵还真顽强!”黄忠怒吼一声,手中长刀舞得更加凌厉,“兄弟们,加把劲,给我冲垮他们!”
与此同时,赵云带领着一支轻骑,在城中灵活穿插,寻找着敌军防线的薄弱之处。他们如鬼魅般出现在敌军侧翼,一阵冲杀,打乱了敌军的阵脚。赵云长枪如龙,在敌群中左突右刺,无人能挡。
“敌军的士气有所动摇了,大家再加把劲!”赵云高声呼喊,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
战斗进行到半个小时左右,双方都有不少伤亡。贾长生看着战场上惨烈的景象,心中明白,这样的攻坚战不能一味地硬拼,必须想办法瓦解敌军的斗志。他转头对身边的传令兵说道:“去,让士兵们齐声高喊,告诉孙权的军队,继续抵抗只有死路一条,投降才是唯一的出路!”
很快,贾长生军队的阵中响起了整齐的呼喊声:“投降吧,你们已经被包围了,抵抗无用!”这声音在城中回荡,如同重锤一般,敲打着孙权守军的内心。
孙权守军的将领王威站在一处高地上,看着眼前激烈的战斗,心中焦虑万分。他深知,贾长生此次突袭准备充分,自己的军队陷入了极为被动的局面。但作为孙权的将领,他不能轻易投降。
“弟兄们,我们是孙权主公的将士,绝不能向敌军屈服!坚守防线,等待援军!”王威大声呼喊着,试图稳定军心。
然而,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孙权守军的伤亡不断增加。一个小时过去了,战场上已经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尸体,鲜血染红了街道。孙权守军在贾长生军队的猛烈攻击下,渐渐有些支撑不住了。
“将军,我们的兵力损失太大了,再这样下去,我们都会死在这里啊!”一名偏将焦急地对王威说道。
王威看着身边所剩不多的士兵,心中满是无奈和痛苦。他知道,继续抵抗下去,只能是白白牺牲更多的生命。
“难道,真的要投降吗……”王威的心中在天人交战。
就在这时,贾长生的军队再次发动了猛烈的攻击。黄忠带领着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了过来,孙权守军的防线终于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
“冲啊!杀!”黄忠怒吼着,手中长刀直指王威。
王威看着势不可挡的黄忠,心中涌起一阵绝望。他环顾四周,只见身边的士兵们一个个面露惧色,斗志全无。
“罢了……”王威长叹一声,扔掉手中的武器,“我等愿意投降,请将军饶我等性命。”
随着王威的投降,剩下的孙权守军也纷纷放下了武器。一场激烈的战斗终于落下了帷幕。
贾长生看着投降的敌军,心中感慨万千。这场战斗,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他走上前去,对王威说道:“你能认清形势,选择投降,也算明智之举。我贾长生向来不杀降将,只要你们日后忠心于我,我定会善待你们。”
王威感激地说道:“多谢将军不杀之恩,我等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贾长生点点头,随后安排士兵们清理战场,救治伤员。这场发生在广陵城的激烈战斗,以贾长生的胜利告终,孙权在这一地区的势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而贾长生的势力则进一步得到了扩张。
贾长生成功拿下广陵城后,深知稳定局势至关重要。他立刻着手安排各项事宜,首先便是处理俘虏和安抚百姓。
贾长生召集投降的士兵,站在高处大声说道:“诸位,从今日起,只要你们真心归附于我,我便既往不咎。我军向来赏罚分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愿意留下为我效力的,编入军队,与其他将士同等待遇;若想回家,我也会发放盘缠,让你们平安离去。”
俘虏们听了贾长生的话,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其中一些年轻力壮且无家可归的士兵,觉得跟着贾长生或许能有个出路,便表示愿意留下。贾长生见状,面露欣慰之色,吩咐将领将愿意留下的俘虏登记造册,安排到各营进行训练。而对于那些想回家的士兵,贾长生也信守承诺,命人发放了足够的盘缠,并告知他们返乡途中需注意安全。
处理完俘虏后,贾长生又把目光投向了广陵城的百姓。他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于是亲自带领将领们在城中巡视,安抚百姓。他对百姓们说道:“父老乡亲们,如今战事已息,大家不必惊慌。我贾长生定会保你们平安,让广陵城恢复往日的安宁。之前孙权统治时,若有苛政,致使大家受苦,我会一一改正。”
百姓们听闻贾长生的话,心中的恐惧渐渐消散。他们看到贾长生军队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心中对贾长生也多了几分信任。贾长生还安排士兵打开粮仓,赈济城中贫困百姓,又组织军医为受伤的百姓医治。一时间,广陵城内百姓对贾长生感恩戴德,原本紧张的气氛逐渐缓和。
然而,就在贾长生忙于安抚百姓和处理俘虏之时,孙权在广陵城的一名心腹手下陈武,却在寻找着出城的机会。陈武深知广陵城沦陷的消息若不能及时传出去,孙权必定会遭受更大的损失。
陈武先是躲在城中一处废弃的房屋内,观察着贾长生军队的巡逻规律。他发现,贾长生为了防止消息泄露,在城门和各主要街道都加派了岗哨,盘查极为严格。但陈武并未放弃,他在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