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不上皇帝的臣子,迟早要被皇帝甩掉,偏生张廷玉身上又有一道来自先帝的“免死金牌”——配享太庙的许可,这就让他对多方事务和人马的要求越发让人发指,也让乾隆对张廷玉无可奈何,在张廷玉犯的错不够大以前,只能尽力忍耐。
乾隆深吸一口气,肃容之下仍旧看得出来一点哀求跟妥协,对姜莘莘说道:“皇额娘,您能不能替儿子好好儿说说张廷玉?”
“至少让他多为儿子考虑考虑,别总是在公开的场合跟儿子过不去。”
姜莘莘深深地感激乾隆的信任,但还是坚定地拒绝了乾隆的提议:“既然你有心跟张廷玉缓和关系,就该自己为自己说话,旁人,尤其本宫这个废除了缠足,还为女子争取了立女户的妇道人家,可不是劝说张廷玉的好人选。”
是,姜莘莘本人先帝的皇后、如今的太后,在民间可谓是万家生佛一般的存在,但在朝廷,尤其是权贵们中间,臭名昭着比先帝也不差什么了,毕竟她让女子立户、授田,不管哪一条都在挑战几千年来建立的世俗传统跟价值观。
更何况大唐时期还出了武曌那么个女帝,甚至近一点的本朝,也有孝庄文皇后三朝参政。
所以在姜莘莘民间声望十分鼎盛的时候,前朝大臣实在担心姜莘莘造反上位称帝,毕竟她是真有成功的一切先决条件。
所以姜莘莘才觉得自己若是出面规劝张廷玉不要总是跟乾隆对着干,点名乾隆不是先帝,不能用对先帝的态度和期许来对待乾隆,恐怕只会适得其反,给乾隆增添难度。
乾隆也想明白了,如今也只能叹气,暗自祈祷张廷玉有眼色一些,不然,他可真就只能将张廷玉当做党同伐异、试图独揽大权、控制皇帝的“权臣”对待了。
事实上,张廷玉也是真的借荔枝来向乾隆示弱,因为江南的局势他也看明白了,一个不好江南就会产生极大的动荡,虽然对朝廷来说平叛的代价不会大,可因此受到波及的百姓着实无辜。
所以对于张廷玉来说,当务之急便是君臣一心,将安抚江南官绅,避免江南百姓陷入战乱,白白送了性命。
而对于乾隆来说,只要张廷玉不再一味反对,他甚至都不奢求张廷玉能替他出主意做事了,所以赶紧趁着张廷玉心情好的时候将他早就想好的事情赶紧暗中推进下去,别等到张廷玉得到消息的时候,或者张廷玉终于忍耐不住的时候再自讨苦吃。
荔枝在这个夏天在江南掀起了一阵风潮,毕竟是新鲜的荔枝啊,甚至到了江南士绅手中的时候,往往才刚刚从树上摘下来不过一个时辰的时间的而已。
有了姜莘莘这个现成的例子做启发,江南士绅也终于找到了一条吃到新鲜荔枝的路子——从两广甚至福建之地,移植结果的荔枝树!
而这样的奢靡之举却并未被乾隆给制止,毕竟姜莘莘都说过了,钱只有流动起来才是钱,存放在某处的金银只是死物,对朝廷乃至天下百姓都并无什么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