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5章 明正典刑(1 / 2)

朝廷减免三地赋税之事乃是明文发出,两卫放归俘虏时,亦曾大肆宣扬,众人皆知。

最为关心的问题问完,段晓棠便不再说话了,重新将注意力转移转移到眼前的烧烤之上,没必要为了别人不相干的破事,影响自己的胃口。

当初她毅然举起的屠刀的那一刻,不是早已预见到了今日的种种吗?

世上再锋利的刀剑,也斩不尽人心中的恶念与贪欲。

世人皆有各自的苦衷,有的人选择克制,而有人却选择将压力转嫁,以伤害他人来寻求解脱。

段晓棠的突然沉默,仿佛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一股难以言喻的氛围悄然在众人之间蔓延开来。

世事往往难以尽如人意,纵然早已知晓今日之结果,但在回首往事时,当初的“胡作非为”并不后悔。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落大地,吴越从一夜的安眠中醒来,精神焕发。

他仔细打量着面前的靳华清,怎么会觉得一个以扮庸脂俗粉为乐的人,有底线呢?

不过到底是立功了,些许细枝末节,无需过分深究。

这一切,都不重要!胜利最重要。

至于昨晚一直萦绕在段晓棠的心头,压得她几乎半夜未眠的事。

吴越轻飘飘地一句话,便决定了那些人的命运。“既然他们不肯改过自新,那便格杀勿论!”

无需再深究他们在匪寨中是否犯下切实恶行,一旦落草为寇,那就没得商量了。

当初考虑到三州疲敝的现实条件,给了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

有些事可一不可二,既然不肯做良民,那就只能做鬼了!

南衙的刀锋,一如既往地锋利无比,闪烁着令人心悸的寒芒。

对于吴越这个可能大开杀戒的决定,诸将以沉默表示无声的认同与支持。

那些数量庞大的俘虏,曾经差点压垮两卫。如今,他们不仅要携带数量更多的俘虏,而且这些俘虏还是凶残成性的突厥人,危险系数无疑更高。

放下屠刀,未必就能立地成佛。有的人会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有的因为不甘,重又执刀,继续他们的罪恶之路。

唯有惩前毖后,方能确保长命久安。

庄旭环手抱胸,提议道:“经过三州故地之时,需得向当地官员打听一二,乱兵俘虏落草为寇的情况如何?”

这些人当初都被登记造册,打散后分配到各地。只要派出胥吏到村中查验,看看人是否还在,便能大致统计得七七八八。

下落不明者,对当地治安而言,是一个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想必地方官员不会为了一点可有可无的政绩装裱,将自身安全置于危险环境中。

想当年,三州民乱之时,死伤的官吏不计其数。有的人是自作自受,有的却是受了池鱼之殃,白白做了刀下亡魂。

刀架在脖子上时,除了真小人,哪个会承认是罪有应得,各个都说自己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