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蜉蝣于天地(1 / 2)

青山覆雪 尔尔i 2077 字 16天前

“嘁。”沈亦行冷哼一声,吐槽道:“这破地方有什么好让人住的?”

“说的跟你有似的。”沈峥渡翻了个白眼。

当初,江挽告知他,沈柔还有个孩子尚在人世时,他是真的想与那孩子见上一面,毕竟,那是他们沈家的血脉。

可等江挽同他说那孩子就是沈亦行的时候,他觉得天都要塌了,怎会是沈亦行那只笑面虎!

在他的想象中,这个未曾谋面的弟弟,应如秦在锦一般,心地纯善,活泼开朗,举手投足间都洋溢着温暖与善意。

再不济,也该似南宫珩,虽言辞犀利,看似不好相处,实则内心柔软,为人刚正不阿,坚守着自己的底线。

可怎么偏偏是沈亦行呢!

他们沈家的笑面虎有一只就够了!

屋外寒风凛冽,呼啸着席卷而来,四人移步往屋内走去。

刚踏入屋内,府中的小厮便极为机灵地迎了上来,桌上已沏好热气腾腾的茶水,袅袅茶香萦绕在鼻尖。一旁的桌案之上,还摆放着几盘点心,精致的模样令人赏心悦目。

窗户边的矮桌上,一盘棋局尚未下完,黑白棋子相互交错,仔细观摩便能瞧出黑子大半已被白子吞噬。

恰在此时,走廊处一位侍女步履匆匆地走来。这女子既未行礼,目光也未曾在江洵等人身上多做停留,只是径直地走向沈峥渡,附在他耳边,压低声音,言辞恳切地说着什么。

沈峥渡一边聆听,一边下意识地转动着手上的玉扳指。片刻后,他的目光移向沈亦行。

待那侍女说完一切,沈峥渡才沉声吩咐道:“你让栾华盯紧些,千万别出什么岔子。”

“是。”侍女微微欠身,随后转身快步离去。

沈峥渡将方才侍女所传消息总结一番后,向在座的三人公布道:“殿下那边打算率先发起一场舆论战。”

“内容是什么?”沈亦行开口问道。

沈峥渡言简意赅地回应:“东宫需易主,储君不配位。”

沈亦行算是明白方才为何要看他了,感情是让他去做这个事。毕竟玉沙在各地的暗桩最多、也最广泛,那么在制造舆论时,便占据极大优势。

“在操纵舆情的过程中,暂时无需宣扬殿下的好处,只需将矛头精准地对准太子。对了,也可顺带提及圣上。”沈峥渡补充说道。

“你这是在教我做事?”沈亦行微微挑眉,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

“不,我是诚心请你帮忙做事。待事成之后,城西那座宅子,便归玉沙所有。你也该多为玉沙的弟弟妹妹们考虑考虑,他们往来于上京与南华,路途奔波,多辛苦啊。反正我是心疼自家弟弟。”沈峥渡目光诚恳,言辞间满是关切之意。

暮商宗和相月山皆位于上京城,这意味着祁华、冬苓以及谢淮之等人也都需常年待在上京。

若能在上京寻得一处隐蔽且不易被人察觉的落脚之处,往后众人便无需这般辛苦地两地往返。

“你当暮商宗和相月山都是傻子?”沈亦行反驳道。

玉沙当初选址在南华城最南端的琼州,便是看中那里偏远,远离权力中心,天高皇帝远,各方势力都懒得过多干涉。

若贸然搬到上京,势必将招惹诸多麻烦。

沈峥渡在糕点盘中扫视一圈,最终伸手拿起一块桂花糕,放入口中咀嚼,边吃边说道:“当下不是,可谁能保证日后也不是呢。嘶——这东西到底哪里好吃了?甜得发腻。”

沈亦行不着痕迹地扫了沈峥渡一眼,没有搭话。毕竟他也觉得桂花糕过于甜腻,不太合他口味,可谁让那人喜欢。

沈峥渡取出帕子,擦了擦嘴,转而看向傅钺,开口问道:“苍术如今在你那儿吧。”

“可以在,也可以不在。”傅钺不置可否地回应道。

沈峥渡对这个答案不甚满意,这表明傅钺目前对他们心存戒备,并未全然信任。啧,怎么如今的年轻人都这般喜欢拐弯抹角、兜圈子呢。

“我问你这个,并非是要你交出苍术,而是想提醒你,在你抓住他之前,他或许早就安排好了退路。”沈峥渡耐心解释道。

“你是指迎姗和许廷宽他们?”傅钺反问道。

当初他一心只关注苍术,却疏忽了跟在苍术身边的迎姗以及另一个少年。待反应过来时,那两人早已不见踪迹。

如今回想起来,那个少年的面容总觉眼熟,仿佛曾在何处见过。但他确定龙潜谷并无此人,如此一来,便只能是前些年执行某次任务时,曾见到过的人。

“玄泽。”沈亦行冷不丁地插了一句。

“嗯?”江洵面露疑惑,一时没反应过来这名字的出处。

沈亦行见状,继续提醒道:“就是在罗浮镇给黄允岸铜镜之人,也是在深塘坞引诱塘塘离开水域之人,更是在玉饶县给碧水轩设下禁制之人。”

“深塘坞!”傅钺猛地反应过来,脱口而出。

沈亦行知道傅钺为何这般反应,接着说道:“没错,展洄。”

那个一直待在苍术身旁的少年,正是当年趁乱逃脱的展洄,如今算来,已然十四岁了。

“阿漓知道此事么?”江洵话一出口,又立刻自行否定道:“不对,那丫头这几年一直深居山上,应当还不知晓。”

“所以说,你不过是抓住了苍术这个人,至于他背后盘根错节的势力,早已另易其主。若想彻底连根拔除,还得多费些心思啊。”

沈峥渡语重心长地说罢,不禁轻轻叹了口气。到底还是年轻,目光放的不够长远,只知道盯着眼前的一寸一毫。

傅钺沉思片刻,随即问道:“那玄泽究竟是何身份?也是白榆人?”

沈峥渡缓缓摇了摇头,“我们目前只知晓玄泽曾是蜉蝣观的弟子。”

尽管这些年来,玄泽于明暗之间行事诸多,可蜉蝣观却从未派人前来寻觅他的踪迹。唯有他那师侄孟冬,常年穿梭于江湖,不辞辛劳地打听着他的消息。

如今的蜉蝣观,已然归附于中律司,也算是有了皇室这一靠山。

若问起当今这一代的观主姓甚名谁,众人或许都得思索一阵。然而,若提及蜉蝣观是否出过杰出的能人异士,那王长生之名必定会被众人脱口而出。

在一众道士之中,竟出了一位剑修,这在江湖中人看来,本就难以被看好。就连当年蜉蝣观的长老们,也曾苦口婆心地劝他,让他潜心修道,莫要生那些不合时宜的念头。

但他偏偏执拗不听,铁了心要一条道走到黑。果不其然,今朝榜创立后不久,他便凭借惊人的剑法,一路直冲榜首之位。

而彼时的他,年仅十六岁。

也正是因为他这一卓越成就,蜉蝣观得以声名远扬,一跃跻身宗门前十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