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华夏无数兢兢业业,为国防工程埋头工作的科研工作者们,正是有无数个和林云一样的他们存在,我们才能拥有如今这安定、祥和的生活!
光是为了歌颂这些奉献者,《球状闪电》就值得二刷一遍。】
【谁说女子不如男记战火中的玫瑰!
集美们,最近我被《球状闪电》里的林云圈粉到不行!和那些恋爱脑女主比起来,她简直就是一股超绝的泥石流,直接撞在我的心巴上!
过去的电影电视剧,无论是男频还是女频,女性大多都只是男性的附庸,是爱情捆绑者。
可在《球状闪电》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女性形象。
她独立、自主、勇敢、坚毅且富有能力,心怀国家,拥有自己的事业,一心扑在国防武器的研发上,对风雪月的小情小爱毫不上心。
这才是新时代女性的楷模,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林云的故事告诉我们,女孩子一旦搞起事业,真的没男人什么事了!
大家都给我支棱起来,向林云学习!咱们也要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在这个时代独自美丽!】
【第一次在国产电影中看到这么硬的科幻元素。
王导的电影我以前也都看过,作为一名科幻电影爱好者,在我看来,他过往的电影多是科幻形式大于内容。
说是科幻电影,实际上走的却是软科幻的道路,多是以意识啊、梦境啊为主,很少涉及到什么新颖、前沿的科幻理论。
即便是画面最硬核的《地心引力》,也只是场面出众,实际上还是披着科幻皮的灾难片。
但这部《球状闪电》不同,得益于同名原著,这部电影中有着大量的硬核科幻元素。
像是“宏电子”、“量子空泡”、“宏聚变”等等词汇,并不仅仅只是作为这部电影的一个点缀,而是真正以理论的形式,出现在电影的低沉架构中,和电影的故事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到了科幻理论为电影而服务。
这一点别说是国内的电影了,就连国外,都很少有科幻电影能够做到这一步,这已经是达到了经典科幻电影的标准,足以在世界科幻电影史上留下它的名字了。】
……
网络上夸赞《球状闪电》的影评不在少数,然而文艺作品这玩意,同样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或者是喜欢。
随着这部电影的热映,影响力迅速增加,相对应的,电影中的很多内容自然也刺激到了某些人。
特别是《球状闪电》这部电影里有些情节还十分敏感,即便这部电影尚未在海外发行上映,一些家奴也是在网络上开始有针对性的抹黑、批评起了《球状闪电》。
【我一直都说,你搞电影就好好搞电影,不要乱掺和。
你想干什么你就是一个拍电影的,你懂什么国家大事】
【还是王导本事大。】
【总感觉《球状闪电》这么拍有些不妥,中美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处于一种友好的状态。
在当今世界,交流、合作、共赢才是大趋势。】
赞扬与批评纷纷扰扰,但这对于《球状闪电》这部电影的成绩,却是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今时不同往日了,随着科技的发展,像是电影宣传这种事情,也有了新玩法,过去那些新闻媒体和专业影评人,早已丧失了对于影视作品口碑的控制力。
自媒体以及各大网络平台,才是新时代下影视产品的宣传阵地,大众有了自己的发声渠道,这也意味着网络上的信息纷纷杂杂,意见领袖再也难以出现,水军成了电影作品最好的互联网宣传方式。
星河集团自然是有着自己专业的网络宣传团队,这可是从零几年就开始组建的一支秘密队伍。
有他们在,网络上那些针对《球状闪电》的闲言碎语,就根本没有丝毫威胁可言。
《球状闪电》上映第四周,第22天,单日票房7千万,累计票房36.4亿。
第23天,单日票房依旧7千万,累计票房37.1亿。
第24天,单日票房6千万,累计票房37.7亿。
第25天、第26天……
终于,就在第28天的上午11点,《球状闪电》累计总票房成功突破40亿华夏币,成为首部票房破 40亿的国产电影。
这个数字,无疑再次拔高了国产电影票房的上限,对于整个华夏电影市场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好消息。
也就在《球状闪电》的总票房突破40亿没多久,还发生了一件趣事。
主要是有国内的网友将《球状闪电》的一些切片剪辑了一下发到外网上,其中那部分电影片尾大战的内容,在外网惹出了不少笑话。
毕竟外国人中也有傻子,还真就信以为真,以为两国之间的战争爆发了,同样也是跑到超市里进行大采购,还有人在网上信誓旦旦的说华夏获得了外星科技,发明了新武器。
甚至于这个事情愈演愈烈,在最近的一次记者会上,还有国外记者就《球状闪电》的内容提出问题,询问对于电影中部分情节的看法。
“首先需明确,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创作,与现实存在本质差异,还是不要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