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好贤献城降卫后,卫军趁势由太原绕到蒙山后方发起攻击,将毫无防备的察哈泰部杀得大败,无奈之下察哈泰只带着五千败兵逃回城内。
“李好贤献太原城降卫了”达素、白如梅盯着从蒙山逃回的镶红旗满洲梅勒章京察哈泰震惊不已,没想到连很早便入了汉军旗、受国恩深重的太原镇总兵李好贤都降了卫国,大清国势真的衰微到如斯地步了吗
许久,达素镇定下来,喝道:“人各有志,不能强求,无需理会李好贤降卫之事,只商议一番如何守卫阳曲便好”。
“大帅说的是,吾以为当立即将阳曲城内的驿卒、衙役及所有年满十四岁至六十岁的男丁全部征发上城协守”,白如梅紧跟着说。
“还须多备滚木、礌石、金汤、火油等物,每日安排兵士巡查、严防奸细”,察哈泰建议。
随着一道道军令下达,太原府治阳曲迅速进入战时状态。所有成年男子俱被征发上城协守,尤其是位于太原城西南角的“满城”,不仅是成年男子便连成年女子也被强行安排上城作战。几番折腾,城内居然有了“八万大军”。
莲大可汗带着他的军队不慌不忙地来到阳曲城下,十七万大军加上李好贤的一万降军和二万余清军俘虏,兵力超过二十万,旌旗蔽日、声势浩大。此时梁国公巴尔思、白利公苏合已率军攻克沁州、汾州和永宁州,抵达吕梁山东麓,切断了阳曲城与陕西的联系;鲁国公额尔克则率军由黄榆关南下,攻占辽州、潞安府和泽州,又朝清军占据的平阳府发起攻击。平阳守将梅勒章京达尔度屡战不胜,不得不退守汾水西岸。济度闻报紧急抽调延安营副将高必昌部一万两千兵马来援平阳,双方于汾水两岸对峙。
消息传至阳曲,苏勒坦不由得拈须微笑,下令巴尔思和苏合顿兵于吕梁山区,阻止临县的清军来援;又下令额尔克在洪洞、临汾、曲沃等汾水东岸城邑虚张声势,摆出一副欲渡汾水进入陕西的架式。接着便是部署攻城之战。他一向珍惜嫡系将士的生命,命降将李好贤督促本部一万兵马及在滹沱河之战中抓获的两万余俘虏担任首攻。
“轰轰轰”连绵不绝的炮声刚停息,三万多炮灰,不,降军在激昂的战鼓声中向阳曲城发起攻击。
作为新降之将,李好贤急于立下战功在大卫朝廷立足,亲率督战队督战。可毕竟降军和战俘的战斗力不强,城内的“八万大军”虽然真正的战兵只有两万,其余六万皆是搜罗来的杂兵和百姓,可倚着坚城驻守仍然守得稳如泰山。半个月后两万余战俘消耗殆尽,李好贤的本部兵马也折损了四停,却仍未登上阳曲城头。
见李好贤部伤亡极惨,实在无力再战,卫拉特战神终于发起善心,命李部休整,换上提督杨捷、副将柯永蓁、钟继达等部降军攻城。这些军队降卫较早,装备和训练都比李好贤的部队好很多,很快便令城内感受到压力,卫军数度攻上城墙又数度被守军赶下来。
“如今天寒地冻、泼水成冰,大帅何不命人取水泼城,冰块甚滑,一则不利于卫军登城,二则可以防炮”,山西巡抚白如梅献上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