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丰田的危机感
就在徐申学视察安城那边的威酷实业各大生产基地,尤其是视察即将建成的机器人生产基地时。
关于机器人的各种新闻,短视频也大量充斥着互联网上。
自从智云集团发布了智能机器人后,智云机器人就成为了当下最时尚,话题度最高的工业产品。
其讨论热度,人们的期待程度很有零八年,零九年对智能手机的程度。
唯一不同的是,当年的智能手机,尤其是智云集团在09年发布了c1手机以及s9手机后,因为手机比较便宜,几千块的东西哪怕是普通人也能够购买尝鲜。
而智云机器人的话,则是因为属于单价比较高的大件消费品,很多人是买不起或者舍不得买的,所以也就只能在网络上看一些视频过过瘾了。
甚至都让不少人看到了生财之道,拍摄各种各样的机器人视频发布到网络上获得流量,进而使用流量进行变现呢。
主要是智云机器人的流量太大了!
去年的时候,一条智云机器人飞奔救孩子的监控短视频,可以说刷爆了全球互联网多呢。
也是那一条视频,让无数普通人见识到了智云机器人的强悍……人工智能相关的这些的就不说了,更让人们看到了机器人的超强机动能力!
在用户提前进行解锁并授权后,智云机器人可以在用户主动命令下,或执行任务的过程里察觉到危机用户或看护对象或其他授权对象的人身危险的情况下,自行启动紧急动力输出模式,爆发出来超强的机动能力以及反应速度以应对危险。
最新款的yun robot b3双足机器人,紧急动力模式下,最大奔跑速度可以达到百米六秒多,远超人类最顶级的百米短跑运动员,并且拥有惊人的弹跳力以及刹车性能,同时还应有更好的反应能力……它不仅仅跑得快,而且还特别灵活。
当然,这一切都是有代价的,巨大的爆发力以及高速多变的机动,其代价就是驱动电机,关节零部件会因为巨大的爆发力,承受巨大的压力,导致使用寿命快速消耗。
所以紧急动力模式虽然各种好,但是智云集团在出厂设置的时候,是默认关闭这一模式的,用户要打开这一模式的话,需要同意额外的用户协议,自行承担各种后果,并且会失去部分易损零部件的三年免费保修条款。
之所以额外需要加入这么一个用户协议条款,是因为暴力使用的话,机器人也扛不住啊……频繁使用紧急动力模式下,后续会导致一系列的机器人故障,损伤,使用寿命降低等情况,尤其是机器人的关节部分。
而这些都是需要用户自行承担责任的。
要不然的话,用户三天两头就让机器人来个紧急动力模式下的各种骚操作,机器人不用多久就得被玩废掉,到时候如果还要提供免费保修,智云集团得亏死……
还别说,还真有很多人是这么玩的,很多做机器人视频内容的自媒体博主,就喜欢让机器人使用紧急动力模式,然后玩各种高难度的机动……
智云集团还保留紧急动力模式,纯粹是为了预防意外,给用户一个额外的选择。
至于用不用看用户自己的选择。
不过大部分用户都会选择打开紧急动力模式,不是为了玩,而是为了防止意外……关键时刻,智云机器人是真能救命的。
毕竟去年智云机器人启动了紧急动力模式下,从高速驶来的轿车前救下孩子的场景,太过震撼,看过的人都忘不了。
至于失去的保修,也只是失去易损零部件的保修而已,自己掏点钱更换就是了,相对比救命,这点更换易损零部件的费用不值一提。
除了紧急动力模式下的各种高机动动作外,现在互联网上智云机器人的其他各种高级功能的演示也很吸引流量。
之前提到过的教育辅助模式就是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最开始的时候,就是有父母发布了自己辅导孩子做作业和机器人辅导孩子做做作业的对比视频。
父母辅导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各种发狂,无可奈何,孩子哭,自己也哭……
而对比视频里的机器人辅导作业,却是一幅岁月静好的模样,机器人耐心各种解答和引导,孩子也能学的进去,而父母只需要在一旁卿卿我我秀恩爱……
让无数父母看了羡慕嫉妒恨!
有智云机器人的父母,当天就购买了教育辅助功能进行尝试。
然后越来越多的父母发现,这个教育辅助功能真的好用,于是乎更多的视频就出现在了网络上,进而掀起了一股浪潮。
如此让很多家庭条件尚可的父母,一咬牙也购买了一台智云机器人,不干别的,就用来辅助孩子做作业……
进而推动了教育辅助功能成为了智云机器人的功能服务购买榜前三,甚至推动了智云机器人的销量。
还有其他的各种高级功能也会有人尝试,并发布视频进行炫耀或宣传……尤其是一些收费很高昂,偏向于专业类的高级辅助功能,普通人一般是舍不得开通的,所以就有博主专门开通这些高级功能进行演示进而吸引流量。
智云机器人的流量以及热度,就在这些普通用户以及专门的自媒体博主的推动下,越来越大。
而这些最后又反馈到智云机器人的销量上。
四月中旬,智云集团正式对外公布,在一八年第一季度里,集团旗下的yun robot系列智能机器人,在全球交付量再创新高,达到了三十六万台。
其中新发布的yun robot b3的销量非常耀眼,发布后的首个销售季里,一共交付了九万台,占据第一季度里的总交付量的百分之二十五。
原本在去年第四季度里销量有所下降的c6以及c7入门级机器人,销量也逆势上涨,交付量达到了二十万台,占据交付量的约百分之五十五点五。
其他的交付量则是部分yun robot b1这个上一代机型,此外还有部分超高端旗舰机型yun robot b2。
再有则是一些特殊领域的四足平台的d系列以及六足平台的e系列机器人,还有六足多臂平台的f系列。
一个季度就交付了三十六万台机器人,这个交付成绩在公布出去后,迅速引来了全球各大媒体的报道。
华尔街日报,直接用了‘智云机器人风暴来袭’为标题,报道了这一消息。
“据悉,智云机器人在美国的销量再创新高,美国内多家提供智云机器人租用服务的企业表示,最近三个月里,他们接到的客户咨询数量,租用机器人的客户数量,比去年第四季度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其中一家位于硅谷的智云机器人租用服务供应商,对记者表示,他们公司在最近一个月里和至少八千名客户达成了智云机器人租用协议,但是他们可供租用的机器人数量却是远远不够,客户排队提货的时间已经到了两个月后!”
“市场上充足的智云机器人租用需求,导致了各大智云机器人租用服务商增加了智云机器人采购数量!”
“根据我们记者从海关获得的数据,过去一个季度里,我们一共进口了五万台智云机器人,如果加上去年下半年一共六万台进口量,那么过去一年里,超过十一万台的进口量,这已经超过了增加关税之前的海蓝汽车的进口量!”
“有机器人领域的专家表示,如此庞大的智云机器人进口,将会严重打击国内机器人企业的生存空间!”
“记者走访咨询了目前国内的十多家规模以上机器人创业企业,但是让人很失望的是,目前我们依旧没有企业能够研发出来可商用的智能机器人,其中技术进度最快的谷狗旗下的机器人项目团队的负责人表示,智能机器人的技术难度极高,乐观估计也要五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够拿出来商用产品!”
记者自然不会知道,这个五年时间的预测,谷狗旗下的机器人团队负责人那都是吹了牛皮的……按照他们现在的研发进度,别说五年了,十年乃至二十年都够呛!
因为直到如今,他们都没搞清楚智云机器人内置的人工智能系统为什么能够如此的聪明……原理都还没搞明白呢。
机体方面,虽然有技术差距,但是可以克服……甚至算力芯片这些东西咬咬牙不惜代价,其实也能够开发出来差不多性能的,但是内置的人工智能终端算法就很难搞了。
他们迄今为止,甚至连这个人工智能算法的一个标点符号都没见着……看都看不到,更别说去分析理解了。
人工智能终端算法,这是智云集团的核心机密,各种保护措施是非常严苛的,各种软件层面的加密就不说了,而且还有硬件锁机以及自毁系统……一旦系统检测到外界的非法连接,系统二话不说直接锁机。
如果还检测到破解行为,系统就会立即启动自毁程序,直接烧芯片的那种!
智云机器人的用户协议里,第一页就明确指出,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连接算力系统,否则将会导致系统锁机,强行破解还会导致自毁程序启动,由此导致的所有损失将会由用户自行承担!
智云集团的这种做法,让外界那些想要破解智云机器人的底层核心算法的人,很难搞……动不动就锁机,稍微来点硬的就能闻到焦糊味……储存了核心算法的芯片会直接因为短路而烧毁。
如果没有如此极端的保护措施,智云集团也不可能把智能机器人到处卖啊……
谷狗那边破解智云机器人无解,只能自己苦哈哈的研究,这研究进度可慢了去!
谷狗的机器人团队都是如此,其他机器人的创业公司就更不用说了,弄了样子货机器人还凑合,但是想要弄出来智云机器人这种机器人,暂时是别指望了。
当然,这种业内的内幕消息,就很少人去说了,华尔街日报注重的也不是这些,而是注重的机器人整个市场,智云集团机器人业务的经济影响等等。
“根据预测,今年智云集团旗下的第三家机器人工厂即将在六月份投产,届时智云机器人的产能将会提升到每年一百五十万台以上,并且他们还有多家工厂正在建造当中,其产能还将会进一步提升,到今年年底,甚至有望达到两百万台的产能!”
“这将会为智云集团的带来至少六百亿美元以上的营收,启动智云集团的总营收进一步增长,甚至今年有望突破五千亿美元!”
“而这仅仅是智能机器人市场爆发的第二年而已!”
“很多专家预测,明年的智能机器人市场有望突破千亿美元!”
“机器人市场是一个未来能够达到五千亿美元,甚至上万亿美元的超级市场,我们必须做些什么!”
“谷狗,脸书,水果,微软……留给你们的时间不多了!”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也引起了不少海外人的震惊……之前知道智云机器人很厉害,但是总感觉距离自己还挺遥远的,甚至很多人认为这不过是富人的新玩具,甚至是喧哗取众的东西而已。
智能机器人,听着就不靠谱,现在的人类技术怎么可能发展到这种程度啊……
但是现实就是如此!
如今他们看到了,然后就大为震惊!
甚至有人觉得,应该给智云机器人加关税,不能让它继续这么卖下去了。
不过,了解徐申学的人都知道这是不靠谱的。
徐申学面对关税威胁从不妥协,而且从不承担额外的关税成本!
最重要的是,智云集团会反击的……你敢对他玩下三滥的手段,他就敢给你反制。
印度那边就是典型例子,他们大幅度提高了手机关税,试图迫使各大手机厂商跑过去建厂,徐申学反手就禁止了所有智能终端供应链转移到印度去!
不仅仅禁止供应链厂商跑过去,也禁止更上游的设备厂商跑过去!
谁敢跑过去,老子就揍谁……
印度的手机制造业野心,刚生出来就被徐申学给掐死了!
然后徐申学继续顶着高关税继续卖手机……反正智云集团赚的都是离岸销售价,渠道商在印度缴纳多少关税,卖多少钱和智云集团没啥关系。
甚至徐申学还额外给印度上了一道很恶心的限制,那就是限量销售高端apo显卡……不是不卖,而是以产能受限为理由,每年只给了印度市场五万片apo4500的配额,然后更高端的apo4600还不卖!
然后印度厂商想要搞人工智能,想要购买apo4500显卡就需要内部竞价……价高者得。
现在,徐申学还在和印度那边的几个财团持续谈判,就智能终端以及apo显卡配额进行谈判呢,对此徐申学的态度很强硬,apo显卡的配额可以谈,但是智能终端制造业你们就别指望了。
至于手机关税降低与否,随便你们……反正你们到最后都得进口手机,高关税也是你们自己的消费者承担,和我没啥关系。
徐申学在应对非常规竞争的态度都是非常强硬的……而他有强硬的资本!
当然,大部分国家其实不会对智云集团有这些针对性措施……毕竟他们也没什么智能终端制造业,也不涉及什么核心零配件供应,反正都是需要进口使用,自然是怎么便宜怎么来。
在智能机器人领域也是如此,这东西的产业链和他们没啥关系,想要竞争,扶持内部企业都是不可能的事。
哪怕是欧盟那边也没这心思……顶多就是尝试着想要让徐申学去他们那里开个工厂,拉一拉就业,分享一些好处。
但是徐申学对此也不愿意……智能机器人和智能电动车不一样,智能机器人产业链是智云集团独家的,根本没有竞争对手。
全球独此一家,你爱买不买!
而智能电动车就不一样了,华夏的智能电动车供应链虽然齐全并且超一流,但是海外也有相应的智能电动车供应链。
动力电池、电机以及其他零部件海外厂商其实都有!
甚至很多电动车里的零配件,尤其是底盘部分的哪怕是海蓝汽车,也是采用了大量传统汽车零配件巨头的产品。
这是一个高度全球化的供应链。
海外汽车厂商所欠缺的只是智能化部分以及先进电池管理技术部分,但是没有高级别的辅助驾驶的电动车也可以用的啊,续航少一些就少一些啊。
不是所有电动车都是海蓝汽车,充满了黑科技可以玩l3甚至l4级别的辅助驾驶的,纯电续航已经搞到六百多公里的。
大部分企业生产的电动车,包括国内车企搞的电动车,其实都是只有l2级别的电动车,续航也一般般。
欧洲的车企,美国的车企甚至日韩的车企也能够搞出来l2级别的电动车,嗯,算力芯片要找智云集团采购……
但是算力芯片不找智云集团采购也行,高通那边近期也推出了车规级的算力芯片,虽然很不好用,但是总归是有了代替品。
因此在eyeq芯片以及px芯片领域,智云集团是敞开了销售,哪怕是竞争对手采购也照卖不误……不给高通以及ad等半导体企业的通用算力芯片生存的空间。
纵观智能电动车的全球供应链,如果徐申学死咬着不松口,欧洲或美国,日韩等车企其实也能够自己搞电动车……人家特斯拉除了算力芯片外,其他的可没用多少华夏的供应链。
当然,能做出来和做得好,是两回事……但无非就是当地消费者要更多钱购买,车辆的技术没那么好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