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只要他们有市场,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后续也能慢慢发展起来。
所以在智能电动车领域里,徐申学的态度是比较开放的,只要对方别想着要海蓝汽车转移核心技术,把核心零部件制造,比如动力电池,电机这些搬过去,只是弄个空壳子的组装工厂的话,其实都是可以谈的。
当然,一些潜在的竞争挑战对手例外,比如印度,这地方的人拥有了和他们的实力不匹配的野心。
套路都是明摆着的:利用市场潜力吸引海外投资者带着资金和技术过去,等产业链培育成熟后,再通过行政手段把海外企业赶出去,自己独吞整个产业链以及市场,并且反过来和海外厂商竞争竞争。
本来吧,市场换技术是很常见的手段,全球化时代里大家也都是默认的,很多国家都这么搞,也没见谁会惹来这么大的企业反感。
关键的是,他们的吃相太难看了,技术拿走了,市场也要拿回去,并且利润也要拿回去……这样一来,过去投资的企业一个个都得血亏离场,不赚钱不说还培养了一个竞争对手。
怎么看都是血亏!
过去很多年来,无数跨国巨头吃了无数亏,都被搞怕了……当然,依旧会有不死心的企业会跑过去尝试,但是这并不包括徐申学。
任凭他们多次邀请海蓝汽车去建厂,徐申学都不为所动。
海蓝汽车先后启动了多个海外工厂项目的原因,先是泰国工厂,然后是巴西工厂,再过来则是西班牙工厂以及墨西哥工厂。
去年陆续又启动了匈牙利工厂、印尼工厂计划。
但是从来没有任何印度工厂的计划!
整体上,这些海外工厂是用来布局东盟市场以及欧盟市场,还有南美以及中北美市场的。
徐申学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策略很简单:倾销为主!
能整车出口就整车出口,没办法整车出口就搞组装车出口……总之就是把当地的智能电动车产业给扼杀在萌芽状态。
后续通过持续的技术进步,来进一步建立技术以及专利壁垒,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优势,如此持续十几二十年后大局已定,任凭对方怎么折腾都无法掀起风浪了。
有点类似过去燃油车时代里,海外汽车巨头厂商采用的策略,只不过还要更加保守一些,徐申学可不会允许核心技术的转移……他是去打击竞争对手的,可不是为了培养竞争对手的。
——————
四月下旬,海蓝汽车的ceo包永言乘坐专机抵达曼谷,包永言的到来受到了泰国当地的高规格欢迎。
因为他是来主持海蓝汽车泰国工厂的首辆汽车下线仪式的!
泰国当地对海蓝汽车的泰国工厂是非常重视的,这是他们发展自身汽车工业,哪怕只是部分汽车工业的重要野望!
现在的智能电动车时代已经到来,泰国以及很多国家其实都看到了这个趋势,并且想要从中分一杯羹。
而作为有一定工业基础,也有一定汽车配套工业的泰国对此非常热衷,他们希望利用自己的一些优势,再引入海蓝汽车这种汽车巨头,最终打造泰国制造的汽车畅销整个东盟市场。
他们的目标可不仅仅是放在泰国本身的市场,还放在了整个东盟市场。
如果能够依靠海蓝汽车,打开整个东盟地区的电动车市场,哪怕泰国方面只能获得一部分不重要的汽车零配件产业以及组装产业,但是依旧能够让他们吃撑了。
为此,他们是付出了相当大的诚意的,先是放开海蓝汽车的整车低关税进口,然后给予各种建厂的补贴,也投资补贴建设充电站等基础设施。
并且承诺了泰国工厂组装的海蓝汽车上市销售后,会给予力度庞大的补贴。
这样的泰国方面和海蓝汽车可以说是一拍即合,在前年的时候就敲定了投资建厂计划。
而经过了一年多的建设后,泰国工厂终于顺利完工。
这一次包永言亲自过来,就是要主持泰国工厂的首辆海蓝汽车的下线仪式!
不仅仅是主持下线仪式,还会主持一场专门针对泰国以及东盟市场的专供车型的发布仪式。
一款基于海蓝slc,针对热带地区以及东盟地区的主流消费群体进行了一定改进的东盟地区专供车型:海蓝slc-l1。
四月二十三日,包永言主持了首辆海蓝slc-l1的下线仪式。
四月二十四日,也就是第二天,包永言在曼谷主持海蓝slc-l1的发布仪式,正式宣布由泰国产的海蓝slc-l1在泰国正式上市销售!
该车上市后,因为诸多的改进更符合了热带地区的使用,一些小细节乃至内饰上也更符合泰国当地消费者的审美观和需求。
并且这车在进行宣传的时候,是宣传为泰国制造,东盟制造中心口号……嗯,尽管只是个组装车,动力电池以及电机,芯片等几乎所有的核心零部件都是采用进口的方式,但是不管怎么说,最后的整车组装以及少数零配件还是泰国生产的,说一句泰国制造也没有丝毫问题。
最重要的是,泰国方面给首款‘国产智能电动车’极大的补贴,这使得了海蓝slc-l1在泰国当地的售价,经过补贴后,其入门版只需要大概三十四万华夏元,这个价格已经不比国内的海蓝slc售价贵多少了。
这些都导致了这款在泰国新上市的海蓝slc-l1在正式发布销售后,订购量迅速上涨,短短几天内订购数量就达到了五千辆。
可别小看这个五千辆的订购数量,这可是相当不容易的。
毕竟目前该车只在泰国销售,而泰国的汽车市场也是比较小的,不可能和华夏,欧盟,美国等地的汽车市场相提并论。
再者,这车可不便宜!
泰国也不是什么发达国家,很多人连汽车都没有呢,补贴后三十多万的售价依旧是属于比较昂贵的,属于毫无疑问的豪车序列。
如此情况下,还能够在发布后的几天内就拿到五千辆的订单,这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这里头固然有海蓝汽车的巨大品牌号召力影响,也和泰国巨大的补贴力度甚至引导宣传有极大的关系!
泰国当地对当地组装生产的海蓝汽车也是非常关注的,希望海蓝汽车能够带动当地的智能电动车产业链的发展,因此扶持力度也是非常大。
多方面结合下来,才有了这个好结果!
数天后,包永言在曼谷参加了一场东盟的智能电动车会议里表示,海蓝汽车后续将会为东盟市场定制打造更符合当地使用习惯的海蓝汽车,并且表示在数月后,将会在当地推出热带版的中型suv车型。
并且也考虑在东盟地区推出更加优惠,售价下探到二十多万的车型。
这也是海蓝汽车目前正在推动的计划:做一款售价在二十万出头的入门级车型!
海蓝汽车为了品牌,是早就能决定不做二十万以下的车型的,但是二十多万的车型却是海蓝汽车一直想要做的!
海蓝汽车利用持续进步的技术,供应链的持续成熟,不断摊薄的各种成本,是一步一步降低智能电动车的成本以及售价的。
最开始的海蓝sec需要四五十万呢,高配型号甚至要七八十万。
后面推出的大型suv以及豪华轿车也非常昂贵。
但是前几年,海蓝汽车确实推出了海蓝slc,当年国内的补贴售价做到了三十大几万,后续售价持续下降,其新的低配版国内的补贴售价,已经能够做到三十万了。
后续海蓝汽车一度考虑过继续把该车型拉低价格,但是经过市场调查后,发现不太适合……消费者对车型的快速调低价格反应很大!
没人愿意自己购买一辆海蓝slc后,几个月后同款的新车就降价好几万了……哪怕实际上新款的低价车型是更低配的,尤其是续航是会缩水。
然而同样的车型和外观降价了,那就是不行……消费者的意见很大。
为了避免消费者感到背叛感,维持现有车型的高端属性,海蓝汽车最后决定了放弃在现有车型上降价的措施,而是转为采用做一款新的门级车型平台来做二十多万的车型。
这就是海蓝汽车内部的‘海蓝yev’计划,主打年轻时尚概念!
当然了,既然说是年轻时尚了,那么各方面的配置肯定是差了一些,比如动力电池虽然会采用半固态电池,但是整体续航会缩水,其他的硬件该缩水的就缩水。
说白了,就是海蓝汽车就是拿着现有的海蓝slc进行了各种简配缩水后,又重新换了个壳子……
这款车型,将会在今年五月份正式在国内首发上市,进一步扩充、引爆智能电动车市场!
至于原来的其他车型,将会继续维持现有的高端定位!
毕竟也不好降价了……海蓝slc这车,一直以来消费者们都认为是三四十万的豪华车型,现在你给降价到二十多万的话,会严重损害这一系列车型的品牌价值。
海蓝sev,也是属于这一价位的suv车型,也是属于豪华车型系列。
而海蓝sec现在,则是已经演变为了跑车系列,除了四门轿跑车型外,还有双门跑车型号,这个车型,现在是越卖越少,但是却越卖越高端了……而且也不卖低配版了,只卖中高版本,国内最便宜的一款,落地价格也要六十万往上走。
海蓝sev,这是大型sev也是七八十万起步,高端配置则是百万级别去了,土豪专属。
海蓝slc更不用说了,世界首富同款座驾,世界顶级的大型豪华轿车代表,豪华大气的同时,还浑身的黑科技,国内售价一百三十万起步,但是一般只卖一百五十万起步的高配。
很多高科技领域的老板,企业高管的首选座驾。
海蓝汽车的价格体系,将会覆盖二十万出头到一百多万为主,至于几百万的那是定制的防弹版本,不属于常规车型。
海蓝汽车在泰国的工厂下线新车,并且发布了热带版的海蓝slc-l1,在消息在国内没有什么波澜,但是在东盟地区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反应。
尤其是同样和海蓝汽车洽谈投资建厂的印尼方面,更是加大了力度和海蓝汽车的谈判,并在谈判中进行了不少的让步。
不过投资建成那么大的事,也不是一天两天能够敲定的,就算敲定了,至少也要一年甚至两年时间来建成,所以印尼那边暂时只能看着泰国那边吃独食了。
汽车行业内,大量的汽车厂商也在密切关注海蓝汽车的动作,有人信心满满,觉得电动车大有可为,进一步加大投资。
而有的则是忧心忡忡,觉得海蓝汽车为代表的华夏电动车,会进一步蚕食他们的汽车市场份额。
而这可不是他们瞎担心,而是目前正在发生的事。
尤其是在海蓝汽车的大本营市场,也就是国内市场里,海蓝汽车的销量可以是节节攀升呢。
同时其他的国内汽车厂商也在加大电动车布局,比亚迪为代表的传统汽车厂商发力越来越大,他们依托海蓝汽车之前建立的一系列智能电动车的供应链,打造各种中低端的电动车然后推向市场,销量增速非常快。
这些,都引来了各大海外汽车巨头的高度警惕!
这情况,可不仅仅是狼来了,而是狼群来了……
一个海蓝汽车,他们还能挡得住,毕竟海蓝汽车主要走高端路线,高昂的售价注定了销量是有限的。
但是大量的华夏汽车厂商推出来的中低端电动车,这东西更要命……十几万的电动车,各种配置还给你拉满,性价比极高,而这就直接冲击了各大海外汽车厂商的基本盘。
所以,该如何应对海蓝汽车为首的华夏电动车的巨大市场冲击,就成为了他们首要考虑的问题!
日本,丰田总部,一群西装革履的中老年人汇集一堂,但是会议室里的气氛,却是显得有些沉闷。
“海蓝汽车的泰国工厂,对我们的威胁是有,但是依旧算是有限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发现已经有其他的华夏汽车厂商正在和泰国方面洽谈,他们也试图效仿海蓝汽车建造电动车工厂!”
“而这些华夏的电动车厂商,他们的主力车都是中低端车型,可是我们的直接竞争对手!”
“再考虑到泰国方面对电动车领域的巨大扶持力度,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里,我们在泰国的汽车销量将会逐步下滑!”
”这还仅仅是泰国市场,更加重要的是华夏市场,这是我们的主要市场之一,目前正在遭到华夏电动车的巨大冲击……哪怕目前的冲击看起来比例很小,但是势头确实非常凶猛,华夏的电动车销量增幅比例太大了,按照我们的预测,今年内华夏的电动车的销量有望比明年翻一倍,达到三百五十万台以上,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因为新增的这些电动车销量,绝大部分都是华夏的汽车厂商的车型,而我们在其中占据的比例极小!”
“由于华夏进一步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容量标准,我们的大部分双擎混合动力的车型都不符合其新能源标志,无法获得专属的新能源号牌,这对我们的销量影响很大!”
上头的一个老年人道:“我们的氢能源战略呢还要多久才能够大规模商用化”
此时,下方的一个人道:“我们的氢能源汽车计划进度目前并不顺利,需要攻克的各种技术难题太多了,而且目前全球范围内,尤其是美国以及欧洲还有华夏,都基本放弃了氢能源战略,只剩下了我们日本企业还在坚持这一技术路线!”
“本该是全球车企一起开发完善的氢能源汽车,目前只有我们独立承担,这导致了研发成本的大幅度上涨以及技术攻关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
“技术部门的反馈是,五年内我们都不可能把氢能源车进行大规模商用化……甚至悲观一些,十年内都无法做到!”
上首的老年人皱着眉头道:“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也需要考虑备选计划了!”
“准备加大在电动车领域的投入吧,其他市场先不谈,但是华夏市场那边还是要尽可能的保住的,尽快推出大容量电池的双擎车型,拿到新能源牌照。”
“燃油车是我们的绝对优势,这一点要继续保持,继续推出更好更先进的燃油车,但是电动车领域也不能落后,也要加入其中。”
这话落下后,还是有其他人皱眉……但是最终还是没人说什么!
在现有的双擎油车平台上,通过加大电池容量来适应华夏那边的新标准,说得轻巧,但是哪有这么容易啊……
再说了,他们在电动车领域根本就没有什么技术储备,同时在至关重要的辅助驾驶领域里技术积累也不够。
这样搞出来的大电池容量混合动力车,到时候容易出现大容量电池的优势达不到,又丧失了燃油车的优势,两边都不沾的情况。
这样做出来的新能源车,能卖出去多少可就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