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徐申学和马斯克的会面(2 / 2)

当然,国内这么多汽车厂商里,甚至全球众多汽车厂商里,也只有海蓝汽车能这么干……

因为海蓝汽车背靠徐申学以及智云集团,在全球范围,哪怕是在非洲原始部落里都拥有巨大的名气以及品牌号召力。

一说起海蓝汽车,谁不知道那是世界首富徐申学搞出来的智能电动车啊,浑身上下都是黑科技。

全球独此一家的l4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全球独此一家的半固态电池技术!

光是这两点,就足以吊打全球各大汽车厂商。

海蓝汽车天生自带的高科技属性,让很多人都没有把海蓝汽车当成传统汽车来看待,而是当成了一件高科技产品来看待!

所以,海蓝汽车的智能电动车价格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在很多人看来很正常……黑科技产品嘛,卖这么贵很正常,更别说这是徐申学做出来的产品了。

徐申学做出来的黑科技产品,就没有什么是便宜货……全都是死贵死贵的,人们早就习惯了。

但是其他汽车品牌,如果搞出来大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电动车型……能买几万辆就算是你牛逼了,还想要买几十万辆甚至上百万的年销量……人家消费者都会觉得你疯了!

消费者们,也是会区别对待的……

而导致这种区别对待的核心原因就是:人们没把海蓝汽车当成传统汽车看待,而是当成了黑科技满满的未来智能化汽车看待!

这种消费者的认知差异,直接决定了他们对价格的承受能力!

所以,你都可以在非洲穷的叮当响的地方里,看见当地富豪的海蓝汽车……

毕竟一个地方穷,并不代表当地的有钱人也穷。

当然,即便海蓝汽车在全球都在卖,然而欧洲市场依旧是其最大的海外市场,所以海蓝汽车还是非常重视的。

之前通过和欧洲的几个财团进行谈判后,双方达成了合作协议,按照双方的合作协议,海蓝汽车将会在欧洲投资建厂,除了核心零部件外,其他的部分零配件需要在当地采购却需要达到一定的比例。

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市场换取就业的行为。

双方各取所需。

根据这一协议,海蓝汽车在西班牙投资建厂,虽然在西班牙的工厂建设起来遇到了诸多的麻烦,不过后续和对面的财团交涉之后,对方的财团出马就搞定了诸多环保,动保之类的麻烦。

后续进入了正常的施工进度,只不过受到欧洲这边的工作效率问题,西班牙工厂的施工进度依旧是比较缓慢的。

按照目前的进度来看,西班牙工厂要投产都得两年后,大概是20年左右。

因为西班牙工厂进度比较缓慢,同时欧洲地区的市场也比较重要,潜力巨大,同时也是为了分散风险,平衡合作财团之间的利益分配。

所以在去年秋天的时候,海蓝汽车和欧洲的几个老财团又达成了一个新的协议,决定在匈牙利也建立一个汽车工厂,设计产能是年产十万辆。

后续西班牙工厂面向西欧市场,匈牙利工厂则是面向东欧以及部分中欧市场。

两个工厂加起来,设计产能是二十万辆,这是未来海蓝汽车针对欧洲市场的重要布局。

这两个工厂所生产的海蓝汽车,虽然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分一部分利益给欧洲那边的财团,但是海蓝汽车依旧能够拿走大概百分之七十左右,并且依旧能够把电池、电机、智驾等部分的核心技术以及零部件的生产留在国内。

不转移核心技术部以及零配件制造,这是徐申学制定下来的海蓝汽车的海外投资底线策略。

如果后续海蓝汽车在欧洲地区的销量持续上涨,那么未来海蓝汽车还会继续扩大在欧洲地区的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当地工厂组装车产能。

就当包永言跑到欧洲去鼓吹智能电动车,同时鼓吹海蓝汽车为当地带来了多少就业岗位,多少税收之类的话的时候。

徐申学也是在国内迎接了马斯克一行人的到访!

马斯克是过来视察特斯拉沪城工厂的,作为特斯拉和海蓝汽车战略合作的一部分计划。

特斯拉沪城工厂由特斯拉持股百分之七十,海蓝汽车持股百分三十,作为对应,海蓝汽车在墨西哥设立工厂,海蓝汽车持股百分之七十,特斯拉持股百分之三十!

双方还进行了供应链、专利技术方面的相互交叉互换协议。

同时共同承诺协助对方的车辆进入各自的市场。

当双方谈判达成后,马斯克自然是非常重视,有事没事就跑过来一趟看一看沪城工程的进度。

他已经眼红华夏这边的市场很久了,尤其是目前特斯拉的经营并不算顺畅,受到美国汽车供应链的巨大影响,同时当地对电动车领域的扶持力度并不算太大,特斯拉的汽车销量其实不高。

去年特斯拉一共才卖了十万辆车出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里,销量都还没有比亚迪高……和海蓝汽车更是差距巨大。

只不过他们也有着自身的天然优势,那就是美国市场都是它的……在美国市场没什么竞争对手,尤其是海蓝汽车要出口到美国,薪资的关税比例达到了惊人的百分百后,就更是如此了。

因此给他们一定的时间,他们迟早能够把美国市场给开发出来。

问题是,他们的供应链问题很大,在成本控制上难度非常大。

这也是特斯拉跑到沪城设立工厂的主要原因之一:利用海蓝汽车主导的华夏智能电动车的成熟而庞大,并且廉价的供应链,进而控制特斯拉的制造成本,然后再把便宜的特斯拉供应华夏市场以及其他海外市场。

这样做的特斯拉也意味着要采用几乎百分百的华夏供应链……包括电池组,电机,芯片等几乎所有的零部件都会在国内采购。

这意味着税收以及就业都会留在国内。

这对于华夏汽车工业而言很重要!

你可以来赚钱,但是就业和税收以及供应链你得留下来!

饶是如此,这座工程对于特斯拉而言依旧非常重要。

一切顺利的话,这座工程将会在今年就进行试产了。

这一次马斯克过来视察,也顺路来拜访了徐申学,其目的倒是很简单,那就是敲定双方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战略合作。

尤其是半固态电池以及算力芯片领域的合作。

之前徐申学和对面的老美财团爆发冲突,直接取消了对通用以及福特等美国传统汽车厂商的半固态电池以及新一代算力芯片的供应,特斯拉因为和双方的合作关系,则是获得了豁免权。

但是这种豁免也不是稳固的,所以马斯克还是非常重视维持和徐申学的关系。

而徐申学则是给了对方肯定的答复:放心,半固态电池以及算力芯片会继续卖给你,双方的合作将会持续下去,并且是长期性的合作。

徐申学的想法是,反正海蓝汽车已经比较难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了,后续的墨西哥工厂估计也就是做一波生意而已,未来同样会面临一些麻烦。

如此情况下,该怎么拿下美国汽车市场

卖不了整车,我就卖动力电池和芯片以及电机等核心零部件啊!

动力电池占据整辆车百分之五十左右的成本呢,卖电池赚的钱可不会比直接卖车少。

而卖电池的话,也需要一个载体,特斯拉这个新兴的车企,背后的财团力量也和美国汽车企业利益不一致,这就成为了很好的选择。

通过卖先进的半固态电池给特斯拉,然后间接杀入美国市场赚钱,这也是挺好的嘛!

并且特斯拉获得了半固态电池以及算力芯片以及其他一些领先的核心零配件,那么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就会变得更大,后续对通用以及福特等传统的美国车企就会造成更大的损伤。

这种事,徐申学是很期待看见的!

你拉关税搞我,我就扶持你的竞争对手去搞你……

如果特斯拉和美国那边的传统汽车厂商干起来了,那么就意味着美国内部的新老财团打起来了,徐申学这个外人就能一边嗑瓜子一边看戏!

所以,徐申学对马斯克一行人的到来表示了尊重和欢迎,这也让马斯克感觉很有面子……世界首富,科技大佬徐申学这么给他面子,他也觉得很爽啊。

在社交媒体上他都很兴奋的表达了对徐申学各种推崇呢。

称徐申学是二十一世纪里最伟大的企业家,在推动技术进步这一领域里的作用不可代替。

徐申学也投桃报李,夸了夸马斯克,双方是一副相见恨晚的样子。

在智能电动车领域,尤其是在如何开发,扩充美国智能电动车市场,双方还是很有共同话题的,毕竟都有着同样的敌人:通用以及福特为代表的美国传统汽车产业链!

这两人都恨不得美国的传统汽车产业链早日完蛋!

随后,有很多财经类的媒体报道了徐申学和马斯克之间的会面,有些媒体说双方的合作,是全球化的合作典型,但是也不是所有媒体都看好双方的合作的,批评的声音也不小。

但是毫无疑问,两人的会面以及合作,将会对全球的智能电动车产业甚至汽车产业都造成巨大的影响!

因为双方的核心目的,都是推动智能电动车市场的持续扩大,最后终结传统燃油车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