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先去食堂填填肚子,你们农场的两个干部也在那边,我去办公室拿信。”
食堂里。
已经掉漆的八仙桌上,摆着一盏孤零零的煤油灯,在昏黄的灯光映照下,隐约能看到侧边灶台位置两个人影正在坐着烤火。
两人年近半百的老干部,正在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
“老曹,你说主任这次能谈妥吗”
“要我说,怎么农场其实都不如直接选择,给咱们供应牧草的东风公社那边。”
“那边很多东西都是现成的,而且底子也比这边要厚的多。”
“都是搞一个试点,主任为啥要选这边困难的呢!”
“说实话在黄河边上不光引水容易,再不济也能搞个捕鱼队捞鱼缓解口粮压力。”
“这边我这几天逛下来,发现就是边上的那条大沙河,基本也没有啥鱼,估计都被捞干净了。”
曹济文听到这话,笑了笑。
“侯师傅,主任的规划可比你要想的大多了,就东风公社那一两万亩主任肯定看不上。”
说着拿起灶台边上的一个烧火棍,直接在地上画了个圈。
“就这几天调研来看,这边的几十万亩,主任怕是都想要。”
“最后在另一侧也圈了圈。”
“这边沛县的也有二十多万亩的湖滩,去调研的时候我看主任也是有点感兴趣。”
侯国忠听到这话,有点诧异道。
“可是早上主任还是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啊!”
“也不像是特别愿意接手的样子啊!”
曹济文摇了摇头。
“如果真不愿意,主任估计直接上车就走了,没必要在这边浪费时间了。”
“我觉得主任反而是挺想要的这片地方的。”
“毕竟同样都是试点,改良三十万亩,和改良一万两万亩,你觉得哪个更有参考价值,哪个功劳更大呢!”
侯国忠咽了咽口水。
“三十万亩,主任可真敢想啊!”
“这得养多少兔子啊!”
曹济文摇了摇头。
“肯定不能光养兔子,前面调研的时候,闲聊的时候主任就隐约透露出来,后续要在这边建立奶牛和肉牛养殖基地。”
“甚至我听主任的意思,后续还要引进奶粉加工生产线,咱们自己生产奶粉。”
听到曹济文这么说,侯国忠下意识的摸了摸头。
“这能行吗”
“养牛可比养鸡养兔子麻烦多了,那玩意光成年就得一两年,而且咱们场以前也没有搞过啊!”
话音刚落。
门口响起一道声音。
“怎么老侯,你这是打退堂鼓了”
随着声音响起,食堂的木门推开,苏文宸直接从外面走进来。
正在灶台边上烤火的曹济文和侯国忠顿时站了起来。
侯国忠听到这话,直接摇了摇头。
“退堂鼓不至于,就是一开始觉得是来种牧草的,突然说要搞这么大,有点吃惊!”
不过想到前面月华兔的时候,他们也是谁都没有想到最后能搞那么大,侯国忠又有一些激动。
进门之后,苏文宸摘下帽子,缓缓说道。
“什么事情都是慢慢来的,谁跟你说要一口吃个胖子的。”
“这世上很多事,你不试试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
对于侯国忠这个从大队养鸡阶段就跟着自己的元老,苏文宸自然是想着能拉一把就拉一把。
只不过他虽然愿意拉一把,但是也要他们自己努力,如果真是一滩烂泥苏文宸肯定不会多管的。
感受着微微抗议的肚子,苏文宸摆了摆手。
“等我先喝一碗粥,热热身子再跟你们说。”
“怎么样!你们都吃过了白天没有收到县里和地区的消息吧!”
两人摇了摇头,都示意自己吃过了。
苏文宸见状,给自己和后面进来的赵卫国盛了一碗红薯粥。
直接就站在灶台边上,一碗带着红薯甜味的热粥下肚,瞬间觉得整个人舒服了不少。
刚准备说一下这一趟的收获,后面打着手电进来的杨振业,直接出声道。
“主任,你走的真快,我拿了信,就直接追过来,硬是一路小跑都没有追上。”
说着从怀里里掏出一封信件朝苏文宸递了过去。
苏文宸一只手端着碗,一只手接过信封,透着灶台映射出来的火光,看了看信封,一瞬间,原本松快的表情瞬间认真了不少。
由于是蓝水转送的,本来苏文宸以为是阿梨给他寄的家信,却没想是京市送过来的。
看到寄信地址,苏文宸立刻放下手里的碗。
直接走到桌子边上,边上另外几人,看到苏文宸的表情虽然很好奇,但是苏文宸不主动说,他们自然也不会凑过去看。
透过煤油灯淡淡的光晕,苏文宸展开信纸。
“文宸同志:”
“展信悉阅,甚慰。”
“来信所述徐州偏远公社杨庄大队之现状,读来令人心忧。”
“社员生活之艰难,盐碱治理之困阻,皆系我辈心头之重。”
“然汝深入基层,躬身调研之作风,及立足现实,谋划长远之构想,亦令吾里倍感欣慰。”
“你以详实调研为基,所提“三步走“方略,既解社员口粮之困,又谋盐碱治理之远,足见汝拳拳赤子之心。”
“尤以耐碱牧草养殖肉兔,有机肥改良土壤等举措,与当前国家“变废为宝“的治理方针不谋而合。”
“经农垦局,农业局等同志研讨后,初步认为汝方案具备试点价值,原则上同意汝建场之所有请求。”
“然白猪育种,奶牛肉牛培育等长远规划,事关国计民生,需科学论证,稳步推进。”
“望汝戒骄戒躁,需以扎实数据与实效取信于众。”
“所请口粮,知青,农机等项,部里已着农垦局统筹调配,待地区商议后决定拨付数量。”
“须知国家正值困难时期,你我更当精打细算,使粒米归仓,寸铁成器。”
“兹定于本月廿四日召开全国农垦工作会议,盼汝携完整治理方案赴京详陈。”
“届时可与诸同僚,畅谈治理盐碱之利弊。”
“革命事业非一日之功,黄淮海盐碱地治理尤需愚公移山之志。”
“望汝以扎根一处,造福一方为念,既葆锐意创新之勇,亦持脚踏实地之风,待来年东风起时,愿见此地沃野千里,家畜成群。”
“一九七一年一月八日。”
苏文宸看完之后,直接深思了一会儿。
他从信里看到好几个有用的信息,首先第一个就是上面对于一开始养殖肉兔,都是持赞成态度。
但是对于后续发展方向,特别是白猪和奶牛肉牛的发展,看样子是觉得他在吹牛。
不过对于牛的培育,他确实是在画饼。
但是白猪可真不是,毕竟第三代白猪差不多都三个月大了,有没有遗传白猪生长速度快能力,其实一眼就能看出来了。
所以在白猪这边他可真没有画大饼。
不过信里说的,要自己以扎实的数据取信别人,苏文宸还是很认可的。
这也是他的想法,他本来就打算安稳的等到第三代杂交白猪长大,拿到确切的数据在跟部里汇报。
至于最后赴京参加会议,则是苏文宸都是没有想到的。
因为他前面给领导写信,那单纯就是客气一下,毕竟上面领导哪有功夫天天亲自让你过去汇报。
只是没有想到,居然真让自己过去,还是参加这种全国级别的会议。
虽然只是农业系统内部会议,但这已经会透露出很多信息了。
毕竟这种会议,参会的肯定都是农业系统内主要领导。
他就算是过去只是凑个人数,但是你只要出现在那里,其本身就是一种信号了。
所以这对苏文宸来说,参加这个会议比很多物资支持都有用。
因为光是到时候结识的人脉,就已经大部分人一辈子都难以企及的财富了。
苏文宸深吸了一口气,又确认了一下会议的日期。
直接转头问题。
“今天几号”
“啊”
听到苏文宸这么问,几人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最后还是另一边拿着个碗猛炫的赵卫国说道。
“主任,今天十六号,距离出来恰好半个月了。”
“过年是二十七号,还有十一天,要是回岚市过年的话,时间应该能来得及!”
苏文宸听到这话眉头微蹙,他没有想到时间居然这么紧,这样如果开会的话,大概率过年就只能留在京市了。
不过苏文宸也理解,这时候压根没有法定节假日这一说,平时虽然也都会庆祝和放假,但是跟工作起冲突之后,这时候所有节日都要给工作让步。
甚至苏文宸还听说,有的地方专门利用春节的动员色彩,特意选在春节前召开,号召大家过年不忘生产。
不过入乡随俗,这种事情现在不是他能决定。
所以他必须得提前安排好这边的事情,所以苏文宸直接对黄楼公社书记杨振业说道。
“杨书记,我这次去跟地区的刘主任,已经谈好了。”
“你们黄楼公社直接划归我们农场管理。”
“这几天你要尽快组织好你们公社人员,完成土地,人口,物资清册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