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西夏大捷(2 / 2)

擒贼先擒王,纪由一脚踩在少年君主的脊背上,剑尖轻轻一挑,镶嵌着绿松石的金冠便飞了出去。

李谅祚发丝散乱面色惨白,屈辱与愤怒在眼中交织。

纪由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传本王令,生擒者赏银百两,抵抗者格杀勿论!”

随着纪由的命令下达,号角吹起,几千宋军这才涌入营地。

火光中,西夏士兵或跪地投降,或四处逃窜。

远处,幸存的党项骑兵望着这片混乱,犹豫再三后,最终扬起马鞭,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

汴京皇宫。

宋仁宗端坐在龙椅之上,手中紧紧握着呈上来的捷报,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他轻轻捋着胡须,目光中满是赞赏,感慨道:“不愧是睿亲王,以三千兵力对阵西夏十万之众,竟能如此迅速地大获全胜!”

一旁的丞相微微颔首,恭敬地附和道:“官家所言极是。”

“睿亲王用兵如神,谋略过人,此次西夏之战,当真是扬我大宋国威。”

“只是......” 丞相微微皱眉,面露忧色,继续说道,“睿亲王仅以三千兵力便大获全胜,成功押送俘虏归来,可我军在北方边境与辽军的战事却依旧胶着,至今仍在鏖战,着实令人担忧。”

宋仁宗的脸色微微一沉,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他微微叹了口气,说道:“辽军向来骁勇善战,此次战事艰难,倒也在意料之中。”

“只是,不能让我大宋将士们白白流血牺牲,必须尽快想出破敌之策。”

就在这时,一名传旨官匆匆跑入大殿,高声禀报道:“官家,枢密使求见,有紧急军情奏报!”

宋仁宗神色一凛,立刻坐直了身子,沉声道:“宣!”

枢密使神色匆匆地走进大殿,行礼之后,急忙说道:“官家,辽军在桑干河上游筑坝了!”

他沙哑地报告,“他们截断了我军的水源,还在河道里偷偷埋了铁蒺藜!”

宋仁宗差点拍桌而起,“杨文广,狄咏如何处理的?!”

枢密使赶忙回答道:“官家息怒!杨将军和狄将军已经知晓此事,正率领将士们抢修水渠,试图从其他支流引水过来。”

“同时,他们也在组织人手清理河道里的铁蒺藜,只是辽军防守严密,清理工作进展缓慢。”

宋仁宗皱着眉头,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说道:“立刻派人给杨、狄二位将军送去旨意,让他们务必小心行事,不可中了辽军的诡计。”

“另外,命附近州县的百姓协助军队抢修水渠,给予百姓适当的补偿,切不可扰民。”

“遵旨!” 枢密使拱手领命。

宋仁宗神色凝重,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群臣,沉声道:“即刻挑选一批精干探子,深入辽军腹地,细致打探其虚实。”

“此次任务至关重要,务必查明辽军于桑干河上游筑坝,背后是否另有阴谋。”

言罢,他眉头紧锁,略作思忖后,又补充道:“责令工部,迅速召集国内顶尖能工巧匠,集思广益、日夜赶工,务必研制出高效器具,用以清理河道铁蒺藜 。”

“官家圣明,臣这就去安排。” 枢密使不敢有丝毫耽搁,双手抱拳行了一礼,转身疾步退下。

待枢密使离去,朝堂之上瞬间议论纷纷。

“官家,睿亲王回来了吗?”

“不如即刻修书,向睿亲王请教应对之策,河道里投放铁蒺藜,这辽军实在太阴险狡诈了!”

“是啊,看来还得让睿亲王出马走一趟。”

这位大臣话音刚落,另一位老臣立刻出列反对:“不可!睿亲王刚从前线凯旋,身心俱疲,怎能因这点事就再度劳烦他?”

“我辈食君之禄,理应为君分忧,怎可一味依赖睿亲王!”

“话可不能这么说!” 一位年轻武将急得直跺脚,“前线将士缺水,情况十万火急,若再耽搁,必定伤亡惨重!此刻,唯有睿亲王能解燃眉之急!”

宋仁宗揉了揉突突直跳的太阳穴,只觉一阵疲惫涌上心头。

抬眸扫视一圈群臣,玄微大仙才从前线凯旋而归,身心俱疲,如今又要将他派往另一个战火纷飞的前线。

玄微大仙恐怕真会认为大宋无人可用。

正思索间,户部尚书迈出一步,双手高高抱拳,恭敬谏言:“官家,老臣以为可即刻挑选一批精锐水军,趁夜色掩护,突袭辽军堤坝,或许能解我军燃眉之急。”

户部尚书话音刚落,礼部侍郎便皱着眉头,连连摇头反驳:“此计万万不可,太过冒险!”

“辽军既然敢截断我军水源,必定在堤坝周遭布下重重重兵,防守固若金汤。”

“我军若贸然突袭,不仅会遭受惨重损失,还极有可能贻误战机。”

“依臣之见,不如派遣使臣与辽军和谈,许以岁币,先化解水源危机,再从长计议。”

“老提和谈!都已经兵戎相见了,还想着和谈!”

“辽军向来狼子野心,如今占尽优势,怎么可能轻易答应和谈?”

“我军将士都快被渴死了,此时和谈,无疑是示弱!”

大臣们情绪激动,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激烈的争论声在朝堂上回荡。

宋仁宗本想着凭借玄微大仙大破西夏的捷报,在宣德门举办一场盛大的献俘仪式,将李谅祚和一众党项贵族押解至午门。

百姓们目睹此景,定能欢呼雀跃,大宋的国威也能借此远扬。

可眼下,辽军在桑干河上游截断水源,朝堂上下乱作一团,大臣们各执己见,争吵声此起彼伏。

宋仁宗心中的那股兴奋劲儿,早已烟消云散,只剩下焦头烂额的无奈。

原本筹备庆功的心思,此刻也荡然无存。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猛地一拍龙椅扶手,高声怒喝:“够了!成何体统!平日里朕对你们宽宏大量,是盼着你们为朝廷出谋划策,保大宋太平。”

“如今大敌当前,你们不但拿不出可行之策,还在这里吵得不可开交,成何体统!”

大臣们低垂着头,听着宋仁宗翻来覆去斥责 “成何体统”。

现在已经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他们有办法就不会在这里站着。

早他妈去战场上像睿亲王那样奔赴战场,五日之内大破西夏,扬大宋国威。

为难他们有什么用啊?

直接求睿亲王不是来的更快吗?

不是能更快解决问题吗?

若能像纪由那般聪慧果敢,谁愿意站在这里,承受官家的怒火?

大臣们壮着胆子站出来,拱手道:“官家,事急从权,恳请您快马加鞭,向睿亲王询问应对之策!”

“臣等恳请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