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道:“周师叔祖功参造化,远在我之上,论剑之约应由他去才好。”尹志平道:“他老人家神龙见不见尾,这些年我派出弟子四下找寻,却始终找不到他老人家。”周志重暗自思索,老顽童此时还没至百花谷么自己倒是要去寻上一寻。武功到了他这个地步,要寻找相当之人,举世寥寥,心中一些疑难问题也找不到人问,他心中找寻老顽童地念头却是愈来愈烈。
过得数日,小龙女思念古墓旧居,杨龙二人便向周志重辞行,周志重挽留不住,便送二人至山下,约期再会。那杨行渊也挥舞着胖胖的小手道:“伯伯再见。”周兰芷与杨行渊向来形影不离,此时也是扯着杨过的袖子哭着不肯分离,周程二人安慰再三,出尽了法宝,好不容易方才放手。
半月不到,武当山上却收到了郭黄二人来的英雄贴。原来,近日北方探子传来消息,蒙古鞑子汇集于蒙古斡难河、怯绿连河一带,四大汗国精英大多赴会,大军云集,似乎要有大的军事行动。郭靖得信大惊,蒙古人早几年已在北方积存粮草,这数年来攻城强度也一次比一次来得厉害,如今这举动正是攻宋的前奏,是以下英雄贴,召集四方英雄到会商谈对策。全真教自然派遣周志重前去,周志重亦知自己身系全真重责,便即领命前行。小兰芷年幼,行走江湖不便,便和程英留在武当山。程英与周志重相濡以沫数载,二人早已心心相印,万事不需多说,程英只是温柔的为周志重系上披风扣子,只道了一句“小心。”
周志重复踏入襄阳西门,想起上次之行,自是感慨万千,他到过襄阳数次,一次遇上宋蒙大战、一次遇上金轮法王追逐,皆遇凶险,然险境之中也令他的武功突飞猛进,正所谓“祸兮福之所依”,实难说得清楚。
此番事情紧急,郭靖只是召集了就近得鄂北群豪商议,周志重来到郭府,郭靖喜出望外,亲自出府迎接,二人携手入内。周志重“中神通”之名在鄂北甚是响亮,虽三年不出,在座群雄仍是听闻,有些人还参加过当年的全真喜筵,当下纷纷上前寒暄。
待得商谈至正事,郭靖道:“近日探子来报,蒙古人云集王庭哈喇合林,西方钦察汗国之主拔都更是派遣弟弟脱儿哥摔军卫三万,那拔都西征数年,打得西方各国闻风丧胆,所统之兵最是凶悍,如今若是一并来袭,我大宋危矣。”
周志重脑际忽的灵光一闪,笑道:“在下却是知晓那蒙古人汇集地意图了。”
第五卷 江南烟雨 第十八章 北上
更新时间:2011421 13:37:55 本章字数:5958
第十八章 北上
郭靖目中一亮,道:“周兄弟知晓倒要请教。”周志重笑道:“郭大侠久居蒙古,难道未曾听说忽里勒台么”郭靖恍然大悟,笑道:“这个在下倒是疏忽了,原来蒙古在推举大汗。”
蒙古在忽必烈前,诸任大汗皆由忽里勒台选出。忽里勒台为蒙古的贵族议事会,成吉思汗颁下法令,大汗必须由忽里勒台选举产生,未经选举以武力夺汗者一等罪,未参与忽里勒台选举的贵族等同投反对票。周志重后世时曾在一本小说中见到,因其为古代少有的民主举措,是以印象甚深。郭靖在蒙古曾于斡难河边参与盛会,见过铁木真被推举为“成吉思汗”,蒙古由此日益强大,此时周志重一提,立时想起。
忽里勒台地位尊崇,若非天大之事,亦难举行,如今蒙古内耗连连,多年未有大汗掌控天下,此时四方云集和林,定是召开忽里勒台推举大汗。周志重心知那拔都与蒙哥兄弟相交莫逆,正是他将蒙哥推上了大汗的宝座。只是此番会猎却志不在南宋,郭靖等人原先的担忧却是不必。
大难得脱,众人皆是松了一口气,郭靖也神色稍缓,周志重侧目望去,他那两鬓之间竟是白了一片,心下不由暗叹。郭靖年约四十余,正当壮年,内功精湛,本应一丝白俱无,看来定是长期忧心操劳所致。接下来众人话题转向了城防、练兵等,周志重对此却是一窍不通。遂微笑辞席而出。
郭府的后花园不大,却是透着精致,假山流水,点缀着几株桃树,看来是郭夫人地手笔,令人观之心情颇是舒畅,周志重心下赞叹。倒是颇有些向往那从未去过的桃花岛。周志重长吸一口气,张臂伸了个懒腰。徐徐转过身来,却与一人正面对相觑。周志重一口气舒到一半,却是忽然走叉了,直是咳嗽。那人黛眉明目,正是许久不见的郭芙。
数年不遇,看她的装扮,应是已经成婚。只是面色略略有些苍白,眉宇间似乎透着一丝淡淡的忧愁。周志重心下微微讶异:“莫非郭芙的姻缘不如意么若她还是如以前那般刁蛮,只怕这也是可预期的事罢。”
只是周志重适才受窘地样子却是奇特,郭芙却是“噗哧”一声笑了出来,二人间那丝无形的隔阂似乎霎时消失了。郭芙笑道:“周大哥,这几年你到哪里去了我,我爹多次派人寻你,都没寻到。”周志重道:“我在南方做了几年地渔夫。”
郭芙道:“捕鱼啊。我在桃花岛上也玩过的,好玩的紧,我还捉过一头鲨鱼呢。你,你和程姐姐过得还好罢。”周志重笑道:“英妹补网,我在村中教书,间或下海捕鱼。如今我们可是比那普通的渔人夫妇不遑多让呢。对了,你没看到我家兰芷,待日后我让英妹抱来给你瞧瞧。哦,对了,你与敦儒成婚了么”言辞之中透出浓浓的温馨,郭芙竟是微微有些失神,周志重唤了几声方自回过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