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伍德轻轻摇摇头,面色依旧平静“这份草案是沈大人亲自拟订的”
亲自连奕身边对政事毫不关心的侍从都惊讶得张了张嘴,
“你是说沈哲”奕其实是听清楚了的,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何多问了一句。
“是的,是沈哲沈大人。”
奕无不惊讶,按他所了解到的,这个沈哲年仅十五岁,自小也是修习儒家道统的,要说半点功名,他也中了举,那么很难说忽略过学业,怎么又会对外国言语如此谙熟。
注意到了恭亲王的神色,洛克伍德也微微皱了下眉头“我也对这件事很吃惊,虽然沈大人说的英文偏向于美利坚的发音,但是文法了解丝毫不逊于英国人,甚至在词汇量上还会比普通英国人稍胜一筹,非但如此,在清国的时候,我也听法国公使和一些日本官员提过,沈大人的法语与日语都颇有了解,并且也可以与俄国和普鲁士的公使作日常交谈。凭沈大人的年纪似乎有些不可思议。”
“沈哲生于广东,自幼与他的父亲一起也的确是接触过不少外国的东西。”
洛克伍德略点下头表示赞同:“的确,英法德俄这四国语言多有相通,以沈大人的才智,触类旁通也不是不可能的。”
“沈哲的确很是聪明。”奕微一抬头,眯起眼睛。
“但是公使大人对沈大人还是有所保留的吧。”
洛克伍德似乎练过读心术一般,直截了当的将奕方才所想的说了出来,一针见血,奕的眼中泛起了浅浅的敌意。
“在下知道您顾忌什么,沈大人是湘淮二军的至亲,而两军的头面人物曾左李三位大人又都是皇太后一方的人,年少的皇帝陛下即将大婚,皇太后归政的日子也指日可待,在这个时候公使大人一定也是步步为营吧。”洛克伍德将话说得还有些隐晦,但当事人奕自然是了然于心,他曾经也是与西太后站在一方的,只不过那已经是辛酉政变时的事了,他毕竟是皇室的宗亲皇上的亲叔叔,太后不会相信他会真心为自己办事,作为皇帝的母亲,她更加不会忽略先帝咸丰这个能干的弟弟对自己儿子同治的帝位是个极大的威胁,他无可避免的被太后打入冷宫,他唯一翻身的机会是同治执掌大权对他这个宗室叔叔的另眼相看。此时此刻就更加不能与湘淮的人不清不楚,他并没有掩饰他惊讶的表情,在奕心中,此时有比震惊更深刻的情绪恐惧,这个外国人对中国政局的了解更加凸显了他们对外国的无知。
“无论如何,鄙人认为,无论清国的皇帝最终能不能重用公使大人,公使大人始终是清国的贵族,但是在这个时候,如果公使大人不能和沈大人通力合作,谋求改变清国现在处境的话,清国难免国将不国的惨境,公使大人不但会沦为庶民,更是会背负后人的骂名。沈大人年轻气盛,又生长在广州,思维和行事的确和大多数的清国人迥异,或许许多地方不能被公使大人所接受,但是清国真正需要的不是靠向欧美国家买战舰,买机器的所谓富国强兵的人才,而正是沈大人这样敢于开眼看世界,真正思考清国未来的道路,谋划改变清国当前被列国控制的处境,让更多清国人进入这个时代的人才。实不相瞒,第一次见到沈大人的时候,鄙人就认为,沈大人是上天派来解救清国的使者。”
上天奕从来不信这一套,但是他不否认大清的未来掌握在沈哲这个年纪的年轻人手中,洛克伍德说的没有错,如果连大清都没了,当他的侄子不再是皇帝,爱新觉罗家族都沦为庶民,他如今的明哲保身,审时度势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仅仅是他终不得志,而可以让大清重整天朝上国的威严,那么日后的黄泉路上他可以无愧于列祖列宗,在这个前无古人的时代,他们挺过来了,这份千古荣耀必将是属于他这一代人的,他甚至觉得就算是清朝亡了,只要国家还是完整的也是件好事,至少后人评说的时候不会将这华夏的大耻悉数加到他们满族人的头上,读书人永远是难伺候的,无论康乾盛世是如何威加海内的辉煌终究抵不过一纸条约的侮辱。
“在下前来,只是想说这些话。如果公使大人怀疑沈大人的能力,那么大可以在明日的谈判桌上一试。”洛克伍德向奕鞠了一躬,又补充:“再下来这里,并没有任何人授意,只是希望有朝一日,贵国可以掌控自己国家的命运而不是向如今这样在各国家疲于奔命。打扰公使大人万分抱歉,在下告辞,祝公使大人晚安。”
“等一下。”奕回过神来,叫住已经走到门口的洛克伍德“如果大清强盛了再不用买外国的帐,你的祖国英国不就没有在华可以赚取的利益了吗”
“在在下看来一个伟大的国家不应该建立在对别国的奴役和掠夺之上,不是把自己的人民变成杀人不眨眼的野兽,这样的强大只会招致上帝的怨恨而不是奖励,我希望我的同胞最终可以在天堂相遇,而不是在末日审判的时候被打入永远看不见耶和华微笑的地狱。”
奕愣愣地看着洛克伍德背影消失的门廊,他并不认为洛克伍德的想法有多高尚,在他看来,这与道德没有关系,而是洛克伍德比其他英国人更深刻的感觉到了英国的强大,这种心态他奕熟悉,中国历朝历代的帝王都熟悉,在那个曾经与整个世界都几乎隔绝的远东,泱泱五千年,拥有这种救世主情怀和心态的华夏帝王们用天朝上国的光辉照耀着周边的邻国,当一个国家无论从实力上还是心理上都真正达到了无与伦比的强大,那他面对弱小的态度反而会从征服转变成同情,在自己酣睡的卧榻之侧安放施舍给他们的草席。
洛克伍德并不知道,他这番发自肺腑的感言,恰恰让奕最深刻地感受到沦落成一个弱国的无奈与悲凉。
第四章 所谓夷者
更新时间20101121 1:18:59字数:5270
第三章
白金汉步入会场的步伐出奇稳健,他并不觉得对方多了一个高官就会对他的交涉工作产生多大的阻力,在他的眼中,中国对于什么经济利益甚至是主权的范围基本上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比之关税他们似乎更关心他们的面子工程,奕的到来不但不会对他造成任何负面影响还可以让他放心大胆地去讨论关于英国在华具体利益的分配,至于一个礼拜前的那幢“烂尾楼”,议会已经给过他明确的指示,虽然无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