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8(1 / 2)

龙争大唐 凤鸣岐山 5467 字 2019-04-16

众怒的危险前去安慰一下长孙无忌那受创的心神。

“唉”待得群臣散尽,呆立了良久的长孙无忌总算是回过了神来,斜眼看了看前墀上的龙椅,面色复杂地叹了口气,满脸子都是无奈的寂寥,无他,从今日起,长孙世家的命运就彻底跟李治绑在一起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可就李治那个胆小而又无能的样子,长孙无忌实在没有十足的把握能顶住朝臣们可能提出的换储之压力,又怎不令长孙无忌忧虑在心的,只可惜如今已没有回头路可走了,长孙无忌轻轻地摇了摇头,拖着沉重的步伐,慢慢地踱出了太极殿,径自出宫回府去了

陪美人儿梳妆打扮算得上是件赏心悦目的事儿,倘若不是因被自家老爹坑了一把而心中郁闷的话,一切都显得极为完美,左右哪都去不了,李贞倒是静下了心来,索性懒洋洋地躺在榻上,低声地哼着小曲,看着裴嫣在那儿轻挑慢捻地对镜贴花黄,还别说,裴嫣原就是个绝色美人儿,人美,加之打小了起家教就严,动作优雅而又不失美感,一抬手一皱眉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令李贞怎么也看不够。

三天了,住在这武德殿中已是整整三天了,李世民始终不曾召见过李贞,也不曾派人来通过消息,当然,吃用上倒是从没亏待过,起居也有一帮子宫女、太监们服侍着,说逍遥倒也挺逍遥的,只是不让李贞出殿,也不准外人来探望李贞,如今外头是甚情形李贞还真是两眼一摸黑,啥都不知道,不过嘛,李贞却也不急,甚至都不曾向那些个服侍的宫女们打探过,就这么老老实实地呆着,啥也不管,啥也不做外头的事儿李贞心中有数,看这个架势,一切必然都已成了定局,再怎么折腾都已是无济于事了,倒不如索性置之不理来得强,还别说,自打李贞来这个朝代后,还真没这么清闲过,这回倒是彻底放松了一把了。

“老奴给殿下请安了。”正当李贞心不在焉地哼着小曲之际,内侍监柳东河领着几名宫卫急匆匆地从房外走了进来,很是恭敬地站在房门口,客气地招呼了一声。

“哦,是柳公公来了,怎么有事么”李贞回头一看,见是柳东河道了,呵呵一笑,从床榻上一跃而起,笑容满面地看着柳东河,很是随意地问了一句。

“陛下口谕,宣殿下甘露殿觐见。”柳东河躬身行了个礼,恭恭敬敬地答道。

呵呵,看样子老爷子已将外头所有的反对派全都摆平了,这是要给咱找一条出路了罢李贞心思动得飞快,早已猜出了老爷子召见自己的用意所在,不过却也不点破,笑呵呵地一整衣衫,摆了下手道:“柳公公先请,本王即刻便去。”柳东河自是知道李贞有话要跟裴嫣交待,也不敢催促,点了下头,领着那几名宫卫退出了卧房,自去殿外等候不提。

“殿下”裴嫣早已停下了梳妆,待得柳东河一行退将出去之后,满脸子担忧之色地起了身,几步走到李贞身前,轻轻地叫了一声。

“傻嫣儿,没事的,父皇叫本王去,不外乎是交代之官的事情罢了,今日我俩必能出得这武德殿,呵呵,是该到了回家的时候了。”李贞伸出一只手,将裴嫣拥入了怀中,爱怜地刮了刮裴嫣的小瑶鼻,轻描淡写地说道。

“嗯。”裴嫣靠在李贞结实的胸膛上,轻轻地应了一声之后,顿了一下,有些子犹豫地开口道:“殿下,无论是天涯海角,嫣儿都陪着殿下去”

裴嫣的话虽说得很隐晦,可意思却是明摆着的,那就是在劝说李贞不要跟皇上去争辩,安心去之官便是了,这话李贞自是听得懂,也能理解得了裴嫣的一片苦心,心中感动不已,只不过事关重大,有些事情李贞还是无法对裴嫣明说,至少此时不适宜,故此,李贞并没有多说些什么,只是点头笑了笑,伸嘴在裴嫣的脸上轻轻地吻了一下,将心一横,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卧房的门。望着李贞大步离去的背影,裴嫣咬着唇,一声不吭地呆立了良久,末了幽幽地叹了口气,慢慢地在床榻上坐了下来,心思重重地愣着神儿

甘露殿还是那栋甘露殿,依旧是那么巍峨雄伟,可在李贞看来,这一切与往日却是大大不同了,那些个朱红色的雕梁画栋怎么看怎么像是浓血,每一根柱子都是那么的刺目而又令人生厌,当然,这不过是李贞的心情在作怪罢了,只不过也怨不得李贞,任是谁处在他此时的境地只怕都不免会有种待宰之羔羊的感觉,这等滋味着实难受得紧了些。

“殿下请稍候,容老奴进殿通禀一声。”才刚走到大殿前的台阶处,柳东河按着宫中的规矩,哈着腰,低着头对李贞说了一句。

“嗯。”李贞此际心情不爽,也懒得多开口,只是点了下头,不置可否地应了一声,也不再往上走,就这么随意地背手立在了台阶之下。

“圣上有旨,宣越王李贞觐见”柳东河去后不久,一名小宦官匆匆从殿内跑了出来,高声地宣道。

嘿,要开始了老爷子啊老爷子,看您老给咱安排的是哪处宝地了。李贞定了定神,整了整身上的衣衫,一抬脚,踏上了殿前的台阶,稳步走了上去,径直进了殿门,刚转过一处屏风,却见殿中不只老爷子一人在,老九李治也在场,那一身朱衣竟然是东宫太子的装扮,李贞登时就愣了一下,不过很快便稳定了下来,急走数步,抢上前去,一头跪倒在前墀下,恭恭敬敬地磕头问安道:“儿臣李贞叩见父皇。”

一见着李贞那高大的身影,李世民脸色虽沉稳,可眼中却飞快地掠过了一丝异色,内里愧疚、失落、疑惑、期盼,甚至还有丝隐隐的嫉妒全都混杂在了一起,只不过这道异色闪得极快,并没有人注意得到,待得李贞叩礼已毕,李世民很是平和地一抬手道:“平身罢。”

“儿臣谢父皇隆恩。”李贞规规矩矩地再磕了个头,起了身,不过却并没有就此站定,而是朝向了手足无措地站在老爷子身边不远处的李治,一躬身,行了个参见半君的礼,口中道:“参见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