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8(2 / 2)

龙争大唐 凤鸣岐山 5467 字 2019-04-16

李治打小了起就是李贞的跟屁虫,一向是李贞在带着他耍的,仅仅只是到了年前李贞出征归来之后,兄弟俩才分开了,李治从小就佩服李贞,见了面都是“八哥、八哥”地叫着,如今冷不丁地见李贞参见自己,本就慌乱的心立时更加乱了几分,搓着手道:“八哥,您,您这是要折杀小弟么,小弟、小弟”李治一着急,话都说不清楚了,没奈何地停了下来,满脸子尴尬之色地看着李贞。

“太子殿下过谦了,礼不可废,小王见了您,自是该请安在先。”李贞平淡地说了一句,脸上淡淡的,甚子表情都没有,那等生分的样子,更是令李治慌了神,可又不知该如何分说,呆立在那儿,微张着嘴,整个人都傻了。

眼瞅着李治那副失态的样子,李世民实在是有些子看不下去了,清了清嗓子,假咳了一声道:“雉奴,贞儿虽是尔之兄长,但如今尔已是太子,他给尔见礼是该当的,可尔也不能失礼不回罢。”

“啊,是,是,是。”呆头呆脑的李治到了这会儿才算是醒过了神来,忙虚抬了下手道:“八哥无须多礼,请起,请起。”

“谢太子殿下。”李贞的声音依旧平淡,却并不失礼,很是恭敬地应了一声,这才站直了身子,垂首而立,并不开口问老爷子召见的目的何在。

李贞素来就是个沉稳的性子,这一条李世民心中有数,此时见李贞不说话,却也不曾怪罪,飞快地皱了下眉头道:“贞儿,朕已于前两日昭告天下,册封尔八弟为储君,尔意如何”

妈的,废话不是狗屁的如何您老都昭告天下了,还问老子意下如何切,无聊李贞暗自在心里头狠狠地鄙夷了老爷子一把,可脸上却平静如昔低道:“父皇圣明,八弟素性仁孝,自该是储君之望,儿臣并无异议。”

“那就好。”虽明知李贞这话铁定是言不由衷,可李世民却压根儿无法从李贞的神态、言谈、举止上找出丝毫的破绽来,也就装着糊涂地点了点头,表露出一副欣慰的样子,停了一下,这才看着李贞道:“贞儿,尔自接掌兵部以来,实心办事,朕心甚慰,然我大唐终归有体制在,亲王须之官外地,以为国家之屏障,尔该是知晓得罢。”

妈的,来了,嘿,看您老给咱安排了啥地盘儿李贞心思一动,可脸上却无甚表情地躬身为礼道:“回禀父皇,这体制儿臣自是知晓,儿臣并无不可去之处,一切听凭父皇安排。”

李贞答的倒是干脆利落,态度端正得很,却令李世民一时间不知该如何说才好,面露为难之色地瞥了眼李治之后,皱着眉头道:“贞儿,苏、程二位老将军保举尔为幽州刺史,尔意下如何”

意下如何嘿,咱倒是想去,可您老能同意不哈,妈的,您老要真是想让老子去幽州,一早就宣布了,还用得着问老子意下如何切,这不是欲盖弥彰么,老子要真是说愿去,没准您老手中的大板子可就要打将下来了,咱才不上这个当呢李贞一眼便看透了老爷子这是不欲与之,故意问之,无他,一者幽州乃是上州,虽不富裕,可胜在人口众多,民风彪悍,招兵买马可是个好所在,二来幽州乃是边关重镇,边军数量不老少,三来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若真是让李贞到了幽州,以李贞的文才武略而言,这满天底下只怕没人能制得住李贞了,更何况李贞富可敌国,纵然李世民乃是一代马上皇帝,却也未必就一准能拿捏得了李贞,故此,这幽州之地是绝对轮不到李贞去的,连想都不必去想。

去是肯定去不成的,可麻烦的是真要说不去也得讲出个道道来不是总不能就这么直通通地说不去吧这也就是李贞了,若是换了个人,遇到这个难缠的问题,只怕想破了头也答不上来,可李贞却是胸有成竹的李贞虽没算到老爷子会利用自个儿大婚之际将所有的皇子一网成擒,不过却早已意料到自己必然是被贬出京的下场,为此,李贞早已准备了几套不同的方案,由程咬金提议让李贞去出任幽州刺史便是出自李贞的安排,为了能求得程咬金出手相助,李贞好话说了几箩筐不说,还搭上了不老少“燕记商号”的股份,又由着秦怀玉一道作陪,死磨硬缠了好几天才算是做通了程老爷子的思想工作,其目的自然不是为了出镇幽州,仅仅只是拿来作为掩护的,李贞真实的目的地自有其他去处,此时听得老爷子发问,李贞不慌不忙地躬了下身子道:“回禀父皇,儿臣自幼习文练武,所幸略有小成,自是该报销朝廷,为父皇牧守一方,此儿臣平生之愿也,今幽州虽地处边陲,可城坚兵足,外敌不敢入寇,加之薛延陀部自年前溃败之后,其贼心已丧,十年内必不敢再妄动刀兵,此处看似兵危之地,其实稳若泰山,儿臣去得此处,实无所大用,去与不去同尔。”

李世民乃是马上皇帝,一身文韬武略自是不凡,此际一听李贞这分析便知此言是实,见李贞无意去幽州就任,并不见怪,反倒暗自松了口气,不过并没有马上表态,而是沉默了一会儿,这才接着问道:“尔既不愿去幽州,欲往何地”

嘿嘿,成了,看你老爷子如何个拒绝法李贞一听老爷子再度发问,心中暗自一乐,可脸上却满是坚毅之色地道:“回禀父皇,儿臣愿去安西”

“嗯”李世民没想到李贞竟然会做出此等选择,一时间竟愣住了,一双眼锐利如刀地死盯着李贞,久久不发一言

第二百零三章储君立,诸王出下

安西,又名安西都护府,原本是高昌古国所在地,坐落在火焰山脚下,木头沟畔的哈拉和卓乡。自唐贞观十四年,侯君集平高昌,在其地设西州都护府,治所在西州同年9月在交河城设安西都护府,用以针对西突厥,辖安西四镇唐灭高昌之后,在龟兹﹑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于阗今新疆和田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四城修筑城堡,建置军镇,由安西都护兼统,故简称“安西四镇”,因其刚归入大唐版图之中不过年余,加之第一任都护乔师望能力有限以及唐军在此地的总数不过三千,此地并不安稳,不单西突厥时常来犯,便是号称与大唐友好的“邻邦”吐蕃也时常派兵侵袭此地,唐军只能困守四镇,并无反击之力,至贞观十六年为止,此地依旧算不得大唐的实际领土。

安西之地远离京师,中间还隔着大沙漠,地盘虽大,人烟却不算多,大体上以游牧之民为主,西域各国虽说都臣服于大唐,可其忠心却甚难保证,加之面临着吐蕃、薛延陀、西突厥三大势力的压迫,大战虽罕见,可战乱却始终就没停过,隔三岔五地便是小打一场,四方势力彼此为敌,互不相让,属百战之地,可因着丝绸之路的关系,此地又极为重要,大唐绝无放弃此地的可能性,即便再艰难也得紧守着安西的重要性不单在于丝绸之路是目前大唐对外通商的主要通路,更要紧的是此地乃是关系到牵制吐蕃、薛延陀、西突厥的战略要地,只消此地掌控在大唐手中,那三方便绝无进一步强大起来的可能性,也就无法真正威胁到大唐的统治和强盛。

安西第一任都护统领乔师望,原本为李渊起兵大唐时的从龙之将,素得李渊之宠信,得尚庐陵公主,敢战之士也,然,并无将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