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9(2 / 2)

奉天承运 西风紧 6545 字 2019-04-16

布木布泰虽然说得礼节,但是眼睛出卖了她的恨意和愤怒。

她做到皇太后这个位置,那样的权柄是何其不易,而且哪个母亲不愿意自己儿子出息的望子成龙,儿子眼看做了皇帝,成龙了,却因为赵谦,这一切付之东流。

“皇额娘,我想喝莲子羹。”福临拉着布木布泰的手说道。

布木布泰低头说道:“阿哥已经是皇上了,要学会忍耐。”

赵谦听罢回头对军士说道:“给福临做一碗莲子羹。”

“是,大人。”

赵谦坐到椅子上,看了一眼窗户,已经被人钉死,这两母子想跑想跳海,都是没有可能的。

布木布泰沉默了片刻,说道:“我知道赵大人仇视大清,但是我们母子与大人无怨无仇,你抓了我们,就算杀了我们,爱新觉罗氏也会有新的人继承皇位。赵大人长途奔袭,究竟为何”

赵谦说道:“为了振奋人心。”

布木布泰想了想,说道:“只要赵大人放了我们母子,想要什么条件,我们都可以商量。大清视汉人如亲兄妹,何不修好共治天下,以免生灵涂炭赵大人直取京师,抓了我们,就算放了,也是件振奋人心之事。”

赵谦在想,满清要是要选新的皇帝,是豪格,还是多尔衮,或是谁呢赵谦想罢说道:“放心,我暂时不会杀你们,该放你们的时候,自然会放。”

这时,一个军士走到门口,说道:“大人,南京军报。”

赵谦听罢急忙走出船舱,接过信件,是韩佐信的的书信,言左良文攻打南京,情况危急,请赵谦速回。

赵谦见罢心急如焚,下令满帆急行,偏偏当日是逆风,只能迂回前进,更添赵谦的焦急。

此时的南京,已经被左良文军四面攻打,城中只有两万守军,每日苦战,累死累活。

那些刚招募的新兵,前不久还是农民或者在家读书,连刀剑都舞得不熟,更不会射箭,射出去偏十万八千里。

火枪也不会用,那玩意看起来简单,可用起来比现代的军械复杂一些,上药弹麻烦,瞄准也麻烦。

火枪声音巨大,特吓人,新兵们打了一枪直吓得扔在地上,一不小心就炸膛或者伤自己人。

新兵基本是炮灰,用砖石木棍冒死去砸敌兵,要是冲上来了,也能抓起刀剑乱砍抵挡一阵。

邹维涟冒着箭矢炮火,亲自上城督战,他紧握剑柄,见着城下潮水一般的敌兵,心情沉重。

这种内战,百姓躲之不及,都躲在家里,对政府冷眼旁观。韩佐信到处叫人宣传,左良文攻进南京要屠城,吓得百姓一天天向菩萨祷告。

韩佐信又令五城兵马司及新兵组成的巡防队日夜巡查,谨防朝中对赵谦专制不满者趁机内乱。

随着战事延长,伤亡增加,明军士气低落,气氛日趋不对。

这些守军,并不是赵谦培养起来的嫡系部队,嫡系军队已经被赵谦张岱兄弟几人全部带走了。韩佐信忧心忡忡,除了军机处的一些心腹和侍卫,他不敢相信任何人。

第五折 金戈铁马入梦来

段三七 斩首之完胜

阁臣马士英府上大门紧闭,所谓关门谈密事,阁臣马士英与阮大铖等人在密室内交谈正热烈。

马士英与阮大铖可谓交情非浅。万历四十四年,与怀宁阮大铖同中会试。

又三年,士英授南京户部主事。天启时,迁郎中,历知严州、河南、大同三府。崇祯三年,迁山西阳和道副使。

五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到官甫一月,檄取公帑数千金,馈遗朝贵,为镇守太监王坤所发,坐遣戍。然而此乃官场惯例,且馈遗朝贵的对象也是朝中地位高的东林人士,故而当时颇有东林复社集团之人上书称此为阉党构陷。

寻流寓南京。时大铖名挂逆案,失职久废,以避流贼至,与士英相结甚欢。

后在南京站稳脚跟,颇有微名,赵谦在南京拥立小皇帝,马士英也参与其中,劝进表便是出自他之手,因这件事,在新政府中再次保住了地位。

但因赵谦一党专横,南京明朝廷的其他阁臣大臣无法进入权力中心,不过就是处理一些日常琐事,打打下手的角色,马士英等人对赵谦甚为不满。

不过赵谦手里有兵权,他们没有办法。

“赵谦败坏纲纪,胁持今上,正可趁左良文清君侧之机,澄清朝野,还祖宗之旧。”马士英慷慨道。

屋里坐了四五人,除了马士英和阮大铖之外,尚有三个朝廷大臣,处境和马阮二人相似。

一个官员听罢动容道:“我在军中认识两个千总,届时可联络其打开城门,放左良文入,清楚赵谦党羽,大事可成。军中将领多有不满,只是没有名诏,他们恐有谋逆嫌疑,如能得皇上圣旨,尽可成也。”

阮大铖说道:“皇上年幼,不通政事,只要说动长平公主,即可奉召。只是宫中多是赵谦爪牙,恐难办成。”

马士英摇摇头:“宫中是司礼监太监高启潜掌控,只是高启潜与赵谦交情不浅,此事难办。”

众人商议许久如何弄到皇帝诏令,却不得要领。

最后有个人说道:“宫里的王宫宫,我倒是认识,可晓之以厉害,叫其将书信送至宫中。”

“这人可靠么”马士英道,“万一走漏了风声,咱们可都得下狱。”

“用匿名信便是,如殿下有意相助,定会回复,到时候再作定夺马大人不必再犹豫了,南京必不能久守,待左良文进城,他可是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到时候咱们要去何处呢”

阮大铖想了想,看着马士英道:“我看可以试一试,万一事情不顺,咱们尚未暴露,还有回旋的余地。”

马士英道:“一定要小心。”

于是马士英的人找了一个单线联系的江湖人物,带着书信与王公公接洽,并承诺事成之后报酬云云,如事不成,左良文进城之时,便是人头落地之时。

那王公公接到书信,如接到一颗烫手的山芋,左右不是,他可是领教过高启潜的手段,要是被查出来吃里扒外,那可真是吃不完兜着走了。

要是上交给高启潜,同样高启潜可能会怀疑自己,以后的日子可不好混。

这时王公公的干儿子,也是个太监,建议道:“干爹,儿子觉得,还是得把信呈给高公过目,高公公可不是心眼小的人。”

王公公想了半天,最后还是将书信给了高启潜。

高启潜看罢,是给长平公主的,想了想,说道:“随我进宫,这信不是给咱们的。”

高启潜见罢朱徽娖,将信交了上去。

朱徽娖接过信浏览了一遍,看着高启潜说道:“你给我这个是什么意思”

高启潜道:“不是奴婢给殿下的,是个不知姓名的人,因是传给殿下的书信,奴婢不敢扣留,只得送来了。”

朱徽娖沉默片刻,冷冷对高启潜说道:“高启潜,要是左良文攻进南京,你还能在司礼监呆着吗”

高启潜不紧不慢地说道:“奴婢知道殿下是这样想,才敢将这样的信给殿下看。”

朱徽娖没有说话,心道你既然知道,为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