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安田和美子之后,刘威乘坐游艇返回横滨。
种子已经埋下,就等生根发芽,剩下的事情,不用刘威操心。
回去途中,灰背豺找到了刘威。
“你相信那个女人”
“不是相信与不相信的问题,而是我们必须利用安田家族。”刘威知道灰背豺心里有疑问,还是很大的疑问。“走到这一步,已经没办法回头了。既然老李让我们留下来,我们就要做点样子出来。”
“可他没让我们搞垮三菱财团。”
刘威笑了笑,说道:“三菱财团不倒,日本会走上哪条路别忘了,三菱财团不但是日本规模最大的财团,还拥有日本最强大的军工企业。岩崎家族不用说了,财团里的其他家族也好不到哪里去。三菱财团的影响力摆在那里,随时都能左右日本政局。让三菱财团存在下去,必然会造成不可预料的后果。”
“富士财团好不到哪里去。”
“这就是问题所在。”刘威朝远处的大海看了一阵,才回过头来说道,“菅野直人快去美国了吧搞不好,最近会有大动作。你得赶紧联系老李,问问他的意见,不然我也不知道下步该怎么走。”
“简单,现在就能跟他联系。”
灰背豺去舱室里拿来一台装了加密设备的海事卫星电话。
这个时候,李廷轩正在参加高层会议。
几天来,李廷轩一直在参加各种各样的会议,平均每天的休息时间不到四个小时,搞得他精疲力竭。
与杜彦宁找到罗志刚后,由总参谋长在高层会议上提出加速推进“落日计划”。
这个提议,立即引起高层重视。
因为是一项已经实施了三十多年,对未来具有重大影响,关系到国家核心战略的大型战略计划,所以要想加速推进“落日计划”,不是一两次会议就能解决的问题,必须考虑各方面因素。
最大的问题是:这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作为总参情报二部负责人,李廷轩没有参与战略讨论,却得向高层决策者提供相关信息与资料。
对这种官僚主义作风,李廷轩也无可奈何。
他是实干型情报官员,平常就很少呆在办公室里。只是在成为局长之后,李廷轩不得不适应新的工作性质。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由放养变成圈养。
这次会议的议题与以往一样,既加快“落日计划”是否会造成无法预测的后果。
参会人员并不多,除了李廷轩与罗志刚,只有十一人,九人是最高决策机构领导人,另外两人是三部的王学明与ss的张宏量。
张宏量是在两个月前上任,对情况不太清楚,也没有多少发言权。
虽然ss的规模远超过二部与三部,属于全能型情报机构,但是自从刘威闹出的事情之后,ss的地位大大降低,在重大战略决策上的发言权远不如总参的两个情报部,张宏量的重要性远远比不上李廷轩与王学明。
会议开到一半,李廷轩的手机震动了起来。
看到没有来电显示,李廷轩没有接通电话,而是直接挂断了。
王学明正在做技术方面的情势分析,这是三部的强项,也是二部的短处,李廷轩很珍惜这个偷师学艺的机会。
过了一阵,手机又震动了起来,仍然没有来电显示。
李廷轩原本打算挂掉电话,只是王学明的报告也差不多了,下面将由张宏量做国际情势分析,没有多少营养。
见到其他人的目光都在张宏量身上,李廷轩起身离开了会议室。
“老李,我是008,有人找你。”
因为使用了加密器,李廷轩听不出是灰背豺的声音,听出来也不会轻易相信,所以他让灰背豺报了身份代码。
确认是灰背豺后,李廷轩才说道:“我正在开会,有什么事”
“是我。”
李廷轩没问,能让灰背豺打电话回来的,肯定是刘威。
大致介绍了情况,刘威才说道:“现在这局面,想刹车已经来不及了,我只想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你是存心的吧”李廷轩问得很直接。
他不是灰背豺,一下就看出了刘威的想法。这小子根本没有打算收手,而是想把事情闹大,搞得无法收场。
“既然要做,就要做得彻底一点。”
“你们什么都别做,等我下一步指示。”
“什么都不做”
“对,别再做任何能够加快事件进展的事情。”李廷轩稍微迟疑了一下,说道,“我会尽快跟你们联系。”
说完,李廷轩就挂了电话。
这时,一名西装革履的警卫人员走了过来。
“李部长。”
李廷轩看了他一眼,认出他是元首卫队的成员。
“会议结束后,请你稍等一会。”
“元首找我有事”
警卫员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什么。
李廷轩也没再多问,回到会议室。
张宏量的情势分析确实没有多少营养,与上次的报告相差不大。不能怪他,主要是他对眼前的局势,以及“落日计划”都不够了解。
据李廷轩所知,张宏量是个很有才干的情报官员,不然不会被委以重任。
与李廷轩不同的是,张宏量更加谨慎,属于那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情报人员,在关键问题上缺乏主动性。
这不一定是坏处,特别是在这个时期。
张宏量接过的是一个烂摊子,他的任务是收拾好这个烂摊子,而不是驾驶一辆破车横冲直撞。
可想而知,理顺ss之后,张宏量就会离开现在的岗位。
与上次一样,张宏量的报告最简短,只持续了不到十五分钟。
接下来,又是一成不变的讨论。
因为领导层的意见不统一,在很多问题上都存在分歧,所以到最后,主持会议的元首没有发起投票表决,而是决定明天继续。
继续下去会有结果吗
李廷轩不抱太大的希望,即便现在表决,也不会有很好的结果。
面对未知的未来,存在分歧并不奇怪,毕竟每个人所处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问题也就不一样。
只是李廷轩觉得,在这个时候,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大的问题。
可惜的是,这不是他能决定的事情。
散会的时候,李廷轩留在了最后面,随后跟随警卫员去了书房,见到了两年前才上任的国家元首邢远昭。
在李廷轩的印象中,邢远昭属于少有的实干型国家领导人。
进入最高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