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四书五经吗”
一连串的问题搞得于谦也有点头昏眼花了,不过,于谦也已经蒙胧感觉到,皇帝朱祁钰此时问的这些问题都是有道理的
“于大人,就朕所知,那些修缮水利,加固城墙,忙于稼禾的,恐怕没有一个人读过所谓的四书五经吧如果没有这些人,大明还存在吗大明还能强大吗反而,是那些所谓的饱学之士,成日只知空谈,不重实际,如若国家长此以往下去,恐怕下次就没有那么容易打败蒙古大军了”
“陛下”于谦感到很震惊,这些话的意思他的明白的,可是他却想不通。“陛下所言来民之末,而非国之本”
“错”朱祁钰立即打断了于谦的话,“于大人,国之本正为民,所谓民为重,君为轻,如无民,何来君,何来国朕开始所说的,全为国之根本,如无这些,哪来强大的大明哪来我等此时的安逸享受”
于谦知道自己无法在这点上辩过朱祁钰,也就不开口了。
“于大人,还记得朕上次跟你谈起的天下吗”
于谦一惊,立即看向了朱祁钰。
“朕说过,大明只为世界一隅,绝非天朝上国。长久以来,我华夏子民都自以为是,自大得不得了,而实际上,我们仅仅只是这个世界上的一员而已,在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的远方,有很多个强大的国家,如果大明再不某发展,以后,恐怕打到京城来的就不是蒙古的骑兵,而是其他列强的坚船利炮了”
对朱祁钰这番话,于谦感到很震惊,虽然他不知道朱祁钰说的是真是假,以及这个皇帝怎么知道外面那么广大的世界的,不过,于谦心里还是有数的。立国几十年来,自成祖以后,大明屡次败于蒙古之手,如果真有朱祁钰所说的那些强大的国家存在,那么大明迟早都要灭亡
“好了,于大人,朕也费了不少的口水,你仔细想一下吧朕很清楚,于大人是个开明的大臣,所以朕也一直将你当走肱股,屡加重用,朕也希望于大人不要辜负朕的重望”
“微臣定当尽心竭力,不辜负陛下的重托”于谦立即做出了决定,虽然此时他还没有完全明白朱祁钰为什么要搞这么多的名堂,不过经过了京城一战之后,他相信,眼前这个年轻的帝王,将是率领大明走向强大兴盛的皇帝,其成就绝不在太祖与成祖之下,甚至将超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为最伟大的皇帝
朱祁钰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能得于大人的鼎力支持,朕倍感轻松啊”
“能得陛下厚爱,微臣即使肝脑涂地,也将义不容辞的追随陛下”
“好了,于大人,这些效忠的话,还是用你的实际行动去表示吧”朱祁钰笑着拉于谦坐了下来,“朕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为了大明的平民百姓朕也可以开诚布公的跟你说,这只是个开始,为了让大明强盛兴旺,我们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陛下,你的意思是”
朱祁钰压了压手,说道:“还有很多,不过,我们只能一件一件的来。首先,我们必须得抓住这次的机会,让一批大臣下台”
“这”
朱祁钰笑了起来。“于大人,莫非你担心朕没有这个魄力”
“不,陛下英明神武,自然有决心做到一切,只是”
“于大人,有什么不好跟朕说的吗”
“不,微臣并不是这个意思”于谦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现今才击退蒙古大军,如若在朝廷上大肆革职官员的话,恐怕将导致民心不稳”
朱祁钰皱了下眉毛,然后点了点头。“对,朕也想到这一点了,毕竟战乱之后,百姓思治,所以朕不会操之过急的。当然,也不会什么都不做,如果我们能够将现在北方的战争利用起来的话,那么就好办多了”
“陛下,你的意思是”
朱祁钰笑了起来。“也先虽然被我们给打跑了,不过,这人并不会认输的,而且上皇还在也先手里。现在塞外蒙古屯军数万,边关屡屡告急,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不过,我们却需要有人来进行这场战争,再利用这场战争”
于谦心里一惊,顿时明白了朱祁钰的意思。这时候,于谦也发现,自己以往都太小看这个年轻的皇帝了。虽然,朱祁钰登基才一个多月而已,不过,他在政治上,军事上所表现出来的手段已经超越了很多以往的皇帝。如果他真的要将这场针对蒙古的战争用来对付朝中那些不听话的大臣的话,恐怕很多人就要遭殃了
“具体该怎么做,朕还没有完全想好”朱祁钰站了起来,“除此之外,还有这次处理王振的事情,虽然朕交给了薛希濂在负责,不过,于大人,你也要盯紧一点,我可不想杀错了人”
“微臣明白”见到朱祁钰这种手段,于谦心里也是一怕,同时暗自庆幸,幸好他不是朱祁钰的敌人
其实,并没有让朱祁钰等太久,一件突然发生的事情就让他找到了对付那些不听话的大臣。而这件事情的起因就是仍然在蒙古人手里的太上皇朱祁镇
数日之后,早朝上,以王直为首的一帮大臣提出了迎接上皇回国的事情。当然,这得到了众多大臣的支持,当时朱祁钰皇位已稳,迎接朱祁镇回国,一是为了大明的面子,二是所谓的伦理道义,三是振奋民心。不过,朱祁钰可并不这么想。
“王大人,你认为此时蒙古会放了上皇”朱祁钰笑看着一脸严肃的王振。
王振没有迟疑,说道:“陛下,我们已经击退了蒙古大军,如若我们答应赎回上皇,也先必然应许”
“那么,你的意思是,我们可以拿钱把上皇赎回来也就是说,上皇是可以用钱来衡量的了”
“这”王直为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