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判定是否有罪的标准是有没有为虎作伥,有没有助纣为虐,而并不是其与王振有没有关系,薛大人,你说朕的话有道理吗”
“陛下圣明,微臣谨记陛下的吩咐”
“好,你重新去审理这一案件吧,不要害怕麻烦,也不要觉得浪费时间。不管用多长的时间,务必要查明真相,审出真凶,而不是滥杀无辜,薛大人,明白吗”
“微臣尊旨”
朱祁钰点了点头,然后把薛希濂送了出去。当他转过身来的时候,才发现,于谦正用很佩服的目光看着他。显然,对朱祁钰这样的处理办法于谦是很支持的,自古以来,皇帝杀人何需要有什么理由而这朱祁钰却不肯乱杀一人,在这点上,他要比很多皇帝都圣明了
“于大人,你对靖远伯王骥应该很熟悉吧”
“陛下,靖远伯王骥原本兵部尚书,后来正是得罪了王振,所以才被割去官职。王大人很有雄才大略,当年由他镇守边关,蒙古大军无法前进一步,而且,他数次平定南方叛乱,实乃有功之臣,只是”
“只是什么”朱祁钰这几天也看过一些朝廷官员的资料,对这王骥还是有一点了解的。
“靖远伯王骥心高气傲,而且嗜官如命,这是他最大的缺点”
“于大人,如果你认为喜欢当官就是缺点的话,那么朝中大员哪个没有这样的缺点,恐怕连于大人你也不例外吧至于心高气傲,朕看于大人就不输于任何一名大臣了”
于谦苦笑了一下,不敢去接这句话,他对自己的缺点是很了解的。不过,于谦当官的目的却与其他大臣完全不一样。
“当然,朕并不是指责你,任何人都爱当官,只要能做到当官为民,那么就应该当官,而且还要当大官”朱祁钰坐了下来,“现在,这靖远伯王骥在哪”
“还在湖广”
“将他调回来,既然是人才,朕将委以重任,至于到底安排个什么职务,还得请于大人为朕想一想了”
“陛下,王骥曾经经略边关,臣认为,派他去边关镇守,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朱祁钰沉思了一阵,然后点了点头。“那好,这事就由你安排吧”
数日之后,薛希濂再次提交了对王振一案的审理奏章。本来,这也不是难事,很多涉及此案的人都已经郎当入狱,在锦衣卫的召狱里,把该交代的事情都交代得差不多了。而薛希濂要的,就只是把那一部分没有参与王振一党,只是有点瓜葛关系的人拿出来重新审一遍,然后再从名单中剔出去而已
这次,朱祁钰没有驳回薛希濂的奏章。当他以诏书的方式公告天下,宣布对王振一党的惩罚之后,大明轰动,一时之间,这个新皇帝的声望达到了顶点再加上朱祁钰在京城保卫战中立下的赫赫战功,甚至连妇孺都知道,大明出了一个英明神武的伟大皇帝
第一卷 帝国重生
第三十节 大学
处理完王振一案,朱祁钰并没有停下手来,趁着皇威如日中天,朝中最重要的反对派大臣吏部尚书王直被他“贬”到了塞外去的机会,朱祁钰大刀阔斧的干了两件事情,而这两件事情,都为今后大明的强大兴盛奠定了基础
第一件事情就是修改科举制度。新的科举制度仍然按照三级划分,不过,考试的内容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消了以四书五经为中心的八股文考试,改为以白话文为主的应用文应试,另外还增添了针对算术的考试。在普通的应试之外,还针对一切奇门杂学设置了每年一次的单独考试,而且免除了下面两级,直接由皇帝在京城组织考试
第二件事情就是撤除国子监,设立帝国公立大学。这是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有搞清楚的新事物,毕竟大学是什么玩意,大明的臣民可一点都不了解呢不过,很快就传出,皇帝将亲自担任第一界大学学子的老师,亲自授课的消息这下,“大学”这个词成为了所有大民百姓谈论的焦点。历史上,哪有皇帝亲自给老百姓上课的事当然,那些梦想着能够当上大官,能够施展所学的儒生们一下就兴奋了起来。如果能够入皇帝法眼,那不就是鲤鱼跳龙门了吗当然,除了儒生之外,其他一些有一技之长的大民臣民也都看到了希望
“陛下,这是萧镃,萧大人送来的”
朱祁钰点了点头,放下了手上的奏章,这时候,他才注意到天色已经很晚了,肚子也饿了起来。接过了金英手上的奏章之后,他说道:“金英,帮朕搞点吃的来,另外,去看看于大人有没有休息,如果他还没有睡觉的话,就叫于大人到朕这里来一趟”
“微臣马上就去办”
于谦当然没有睡觉,这段时间,边关战事不熄,作为大明“国防部长”,于谦自然是无法安心。每天,他都会工作到半夜,然后睡上一个时辰,就赶去参加早朝。当朱祁钰见到于谦的时候,也惊讶的发现,这两个月下来,于谦又瘦了一圈。本来于谦的身材就很单薄,现在他更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
“于大人,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能为陛下,为大明效力,这是微臣的荣幸”
朱祁钰笑着摇了摇头,他知道于谦是那种干起工作来就不要命的人,而且对大明的忠诚是不用怀疑的。“金英”
“小的在,皇上有何吩咐”
“去把几天前高丽使臣送来的人参拿几盒来”
金英立即会意,半刻钟后,就拿着五大盒人参回来了。
“于大人,这些都是高丽国王送来献给朕的,这段时间你也辛苦了,拿回去补补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