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12(1 / 2)

新明史 闪烁 5422 字 2019-04-17

百姓的,也不适合帝国的利益,至少无法得到承认,因此,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不是设立法律的问题,而是法律本身的问题。”

“臣也认为,这样多的要求,在帝国百姓中间肯定会遭到反对”丁用的话就要直接很多了,毕竟他现在已经不再是帝国内阁大臣,所以在说话的时候,更多的是站在普通人的立场上。”臣认为,这其中的很多条款本身是值得商椎的。比如,正式确立义务兵役制,这虽然是要求帝国的臣民尽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不过在这些年来,帝国所实行的其实都是志愿兵役制,参军在很多的时候,是帝国百姓的一种志愿,而不再被看成是一种应该履行的义务。另外,在战时所采取的配额制,这虽然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将帝国的每一份资源都用到战争上来,但是,这却直接影响到了帝国百姓的生活,粮食,衣服,乃至所有的物资都按照政府规定的配额发放的话,这将对百姓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在劳动方面的规定,更是直接限制了帝国百姓本身的自由,同时也限制了百姓的生活与工作。这些,都需要详细的斟酌。如果因为这些问题而让这部法律遭到百姓的抵触的话,这对帝国来说,就将是一场灾难,特别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如果公布这样的法律,这将对帝国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朱祁钰看了三人一眼,这下他也不得不沉默了下来。其实,在他考虑这些法律条款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类似的问题。不过,朱祁钰仍然将问题看得简单了。在新政推广了十多年之后,帝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不过,在这十年种,帝国百姓的思想也出现了迅速的变化。特别是对现在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来讲,他们几乎都是在新政的光芒下成长起来的,在认识上,与老一辈有着巨大的区别。特别是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之下,在这些年轻人的心里,臣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显然,要想让帝国百姓支持国家的战争行为,这确实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并且考虑得更为稳妥一些,这样才不至于因此而导致国家动荡。

“臣认为,在陛下提出的这些条款中,大部分还是可以接纳的”薛希濂尴尬的笑了一下,他觉得开始丁用的那些话说得有点过头了。”毕竟,任何一名帝国的百姓都能够认识到,获得战争的胜利是实现帝国,也是实现他们自己利益的最大保证,而这也是他们报效帝国的最佳办法。当然,问题的关键仍然是在宣传,以及提高百姓的认知方面。而臣认为,这需要更多的时间,毕竟,宣传需要时间,同时让百姓支持这样的法案也需要时间”

“可是,我们没有时间”朱祁钰长出了一口气,“如果有时间的话,那朕也不会这么急着立法了。这次的远征肯定将是帝国在这几十年之内经历地规模最大地一场战争。如果我们能够等待的话。那么朕就不需要这么急了。所以,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时间来向百姓做宣传”

“那么,最好地办法就是逐步推广与完善这部法律”薛希濂稍微犹豫了一下。“我们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办法来达到这个目地。现在首先将一部分争议不大。可以得到百姓认同地条款拿出来。先设立一部暂时性地法案。而且这样可以绕过在议会表决地这一程序,法案受到的反对将更小。今后,等到帝国百姓的认知逐渐提高了之后,等到帝国百姓逐渐能够接纳新的条款之后,我们再一步步的补充进去,这样就可以逐渐化解问题了”

“议会的事情不需要我们担心。至少,现在地议会,还不会反对这样的法案”朱祁钰看了薛希濂一眼,他很清楚。薛希濂的新提议,实际上仍然是通过时间来解决问题,显然,这仍然是他无法接受的。“从你们开始地谈话中就很清楚的表达了一点,在这部法案中受到争议的部分,其实是最关键,是最需要得到确立的部分,比如兵役制度,战时配额制,以及物资调配,国家经济调控,这些方面都是让帝国发挥出所有战争潜力的关键性条款。如果,这些条款都无法得到通过与认同的话,那么,我们就算确立了临时法案,这又有什么用呢至少,这对即将开始的远征有什么用呢”

薛希濂闭上了嘴,显然,皇帝对他开始的话很不满意。当然,他也不想再惹麻烦了,毕竟皇帝在这个时候提出设立“战时法”的事情,就是要为远征服务,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的话,那皇帝根本们就不会提出在这个时候设立这样的法律了

“那么,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宣传,来让百姓觉悟。”于谦叹了口气,他很清楚皇帝的性格,从此时朱祁钰的表现上,他就已经看了出来,就算天下所有人都反对,皇帝仍然会让这部法案通过的,甚至将用强制性力量来维护法律的尊严。”如果我们采用传统的宣传手段来推广这部法律的话,这无疑要耗费很多的时间,也许是几年,甚至需要十几年的时间。而我们,现在最多还有几个月,最多不过一年的时间了”

“不,应该是半年。半年之后,远征的各项准备都将逐渐到位,而且,杨天奉已经拖不了更久了,所以,远征大军将在半年之后出发。当然,在此之前,朕会亲自向奥斯曼帝国宣战的”

“那么,我们就只有半年的时间准备,如果这中间除去各方面动员所需要的准备时间的话,那我们最多只有三个月的时间用来做宣传了。显然,如果用传统的办法,这根本就不可能收到任何效果”于谦长出了口气,“所以,我们必须要想一个好点的办法出来,让更多的人,在更短的时间内接受这部法律。”

“古时候,吕不韦在他的吕氏春秋成书之后,曾以千金悬赏。”丁用慢慢的说了起来,“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用这样的办法来达到更为广泛的宣传效果呢”

朱祁钰一愣,立即笑了起来,说道:“还是丁用的脑袋灵活。当然了,这次我们不能照搬古人的办法,得用更为巧妙的手段。比如说,我们不求人改字,但是可以全面公示法案的内容,广泛征求百姓的意见,并且可以对那些提出了有效的,重要的观点的人给予高额的赏赐,以此让百姓来了解这部法律”

“这也许是个没有办法的办法”于谦慢慢的点了下头。

最后,薛希濂也投了赞成票,虽然他对宣传工作本身并不是很了解,不过在这个特殊的时候,也就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当然,在具体操作的时候,我们得更加灵活一些”朱祁钰笑着站了起来,“而且,这种办法可以推广都今后的其他法案上去。让百姓有机会参加立法工作,当然,决定权并不是在百姓手里,仍然在帝国的行政,立法与司法机构的手里。

不过,我们可以广泛的征求百姓的意见,并且采纳一些好的意见与建议,让百姓真正的体会到自己有议政,参政的机会,这样,百姓在接受新的法案时就会更加的主动了。而且,这是法案正式确立之前的宣传,这样,在法律正式确定之后,就能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同,在执行法律方面也将减少很多的麻烦,宣传效果必然会更好”

“那么此事就应该让宣传部门的大臣去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