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17(2 / 2)

新明史 闪烁 5450 字 2019-04-17

更为关键的是,很多先进的工业技术是与军事生产有关的,而这将直接关系到帝国军队所面对的敌人的战斗力强弱。比如说,当时帝国已经广泛采用的转炉炼钢法就领先了西方国家数百年,而在数百年之内,这都是帝国的绝密工业技术,只有经过了层层审核的工人才能进入炼钢厂,并且操作这些炼钢炉。而冶炼方面的专家更是直接得到了帝国的保护,这是帝国安全部的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另外,火药,特别是新出现的高能炸药的配方与生产方法,后来出现的用车床加工炮膛的工艺技术,定装药炮弹与子弹的生产技术,子弹弹头裹铜的技术,乃至精密车床制造来复枪的必须设备,这些都是帝国必须要重点保护的战略性产业,其技术直接关系到了帝国的安全与利益。

可以看得出来,在当时,帝国对雇佣外国劳工所保持的谨慎态度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不过,问题也是很明显的,帝国本身的劳动力数量有限,所以,这种保护性措施只能导致劳动力的缺口进一步的扩大

“陛下,如果还有其他有效的办法的话,那么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

“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再把思路放宽一点呢”朱祁钰站了起来,在房间里走了几个来回之后,突然停了下来。“朱文正,现在我们的工人男女比例是多少”

“这”朱文正一愣,尴尬的笑了起来,“陛下,虽然女工在纺织行业中已经有不小的比例了,可是绝大部分的工厂老板并不愿意聘用女工,而且很多家庭也不希望妇女出去工作,这”

“那么,为什么不提高女工的比例”朱祁钰迅速的打断了朱文正的话,“女人也是劳动力,而且在很多方面并不比男性差,甚至还比男性工人更好。那为什么不大量使用女工呢”

“可是”

“对,社会思想转变不是一时就能改变的,不过,我们却可以想办法加速这种思想上的转变”朱祁钰笑了起来,“现在的特殊时期对我们提出了特殊的要求,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想办法来转变帝国百姓的传统思想呢”

朱文正没有急着开口,虽然他本人的思想都没有快速转变过来,不过他知道,皇帝的这个意见是有道理的。妇女也是劳动力,如果能够将帝国的妇女劳动力利用起来的话,那么帝国的劳动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不过,朱文正更清楚一点,要想让帝国百姓的传统思想出现转变,那恐怕是比战胜奥斯曼帝国更为困难的一场战斗了

第十五卷 再上征途

第十七节 外籍劳工法

当朱祁钰在帝国推行法制的时候,立法成为了朱祁钰时代的一大象征。毕竟,在朱祁钰的新政确立之前,帝国的法律是不完善的。虽然早在太祖时期,立法就成为了帝国最重要的工作,但是在帝国之前的几十年,根本就算不上是一个法制的社会,而且当时帝国的政治体制也无法作为法制社会的基础。因此,法制社会是在朱祁钰时代到来的。而在帝国的法律极为不完善的情况之下,要想实现法制社会,那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针对社会的各个可能出现争端,争议的方面设置法律,用法律来规范社会行为。

在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凸显出来的时候,朱祁钰采纳了朱文正提出的一个主要办法,即大量招骋外籍劳工。当然,为了使更多的外籍劳工到帝国开办的工厂工作,就必须要改善外籍劳工的待遇,以及确认其社会地位,那么,就必须要通过立法,然后用法律来保护外籍劳工在帝国的利益与权利。

当然,立法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先确定法律草案。朱祁钰将这一工作交给了内务部与劳工部去处理。劳工部是在景泰十五年新设立的一个部门,主要的职权就是管理在帝国工作的外籍劳工。当时,主要的外籍劳工就是日本的修路大军。而在这两个部门提交了法律草案之后,首先由于谦进行审核,然后再由这位内阁总理大臣提交给皇帝进行批准。

当然,这也是朱祁钰交给于谦的重任。于谦其实早就有过这方面的想法了,毕竟帝国一直存在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而且这些年来,从南洋,西洋涌入帝国的外籍劳工越来越多。正因为帝国没有任何关于保护外籍劳工权利的法律,所以很多劳工都是非法进入帝国的,而且是在帝国非法劳动的,也就是打黑工。这些劳工只能便宜了那些黑心商人,而对帝国的帮助并不是很大。所以,确定外籍劳工在帝国的地位,并且用法律来保护外籍劳工,这成为了当时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当皇帝把这个任务部署下来的时候,于谦就开始重点解决这一问题了。

数日后,由内务部与劳工部联合起草的外籍劳工法草案首先送到了于谦的手里。于谦连夜看完,并且做了简单的修改之后,第二天一早,就带着这部法律草案去觐见了皇帝,正式将法律草案提交给了皇帝。

朱祁钰在阅读类似的公文时,已经掌握了一套非常有效率的办法,那就是重点看一些被标出来的部分。而于谦等人也都掌握了皇帝的这一习惯,所以在他们草批公文的时候,都会将重点部分用红线标出来,以方便皇帝快速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