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获得通过的,还有向韩国出售f22a战斗机的法案。
当然,前提条件是,韩国当局肯以每架二点五亿美元的价钱购买,不然就免谈。
f22a被推下神坛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即便在二十八日凌晨的战斗中损失了九架f22a,部署在朝鲜半岛方向上的f22a仍然有一百多架,而中国空军的j20就剩下十三架了。除了被击落的七架,又有两架出了机械故障,不得不停飞。
十三架j20肯定撑不起中国的天空。
更让人恼火的是,这种先进战斗机的第一条生产线还没有完全落成,只能以极低的生产速度小批量生产。
要想大规模量产,怎么也得等上一年半载。
与之相对的,却是实力迅速膨胀的敌人。
美国空军不但三番五次的增购f22a战斗机,到二零一三年底,f22a机群的规模很有可能突破一千架,还将f35战斗机的量产时间提前到了二零一三年初,到当年第一季度末就能产出两百架f35a与一百架f35c。即便是进度较为落后的f35b,也能在二零一三年的第三季度量产,在年底达到两百架的规模。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日本与韩国引进的f35生产线也将在二零一三年第四季度量产。
即便j20能在二零一三年的第三季度量产,到年底的时候也最多只有两百架。
此时中国空军要面对的,是由第四代战斗机武装起来的强大对手。
可以说,情况一点也不容乐观。
这些现象,反映到现实中,就是中国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
二十八日上午,第二骑兵师的先头部队迫近丹东。
在罗耀武的部署下,前沿防御部队正稳步退往丹东。
美韩联军的意图非常明显,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的打下丹东。
这也很好理解,丹东一直是中国军队入朝的门户,也是美韩联军入侵中国的大门。仅从后勤保障来说,要将物资运过没有一座大桥的鸭绿江绝非易事。只有拿下丹东,美韩联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后勤保障的问题。
显然,这也是美韩联军将主力集中在西线,猛攻丹东的根本原因。
问题是,丹东绝非一座容易打下来的城市。
早在入朝作战的时候,半数以上的军队与物资都得从这里经过。进入国土防御阶段的时候,为了加强丹东的防御,罗耀武疏散了数十万居民,只留下了十多万愿意拿起武器与军队一同抵御外敌的青壮年。
此时的丹东,已经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座用钢筋混凝土堆砌起来的军事要塞。
在这座要塞里面,还有近二十万同仇敌忾的军民。
美韩联军要想打下丹东,必须付出血的代价,还有大量时间。
从整体战局上看,美韩联军花在丹东的时间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
要知道,罗耀武放在前沿的只是二线部队,真正的主力摆在后方。
死守丹东的意义绝对不是保护一座城市,而是要保住一线希望
卷一 时势英雄 第六十二章 围攻丹东
第六十二章 围攻丹东
现代战争的一大特点就是战线模糊,前线与后方没有明确的分界线。
打到二十八日下午,帕特里奇亲自部署了一系列的特别行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炸掉中国空军的远程防空系统。
这些射程达到两百公里,一枚导弹就能干掉一架战斗机的防空系统对美军构成的威胁甚至超过了中国空军的先进战斗机。
在二十八日白天的战斗中,中国空军的战斗机偃旗息鼓,没有升空迎战。
问题是,美韩联军仍然损失了数十架战斗机。
除了几架a10c在执行近距离支援任务的时候飞得太低,被中国军队的自行式高射炮击落之外,其余四十多架战斗机都是被中国空军的中远程防空系统击落的,被那种初次上场的远程防空系统击落的更是多达三十七架。
如此巨大的损失,让美国空军将这一天定为“黑色二十八日”。
这可不仅仅是确定个名头那么简单的事情。
要知道,算上夜间的战斗,到二十八日傍晚,美韩联军已经在战场上损失了一百三十四架战斗机,其中美军就有八十九架。
在此之前,即便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美军损失的战斗机也不到五十架。
在台海战争期间,美军损失的战斗机也只有这个数量的两倍。
如果不是帕特里奇一再要求加强空中打击的力度,恐怕在二十八日中午,美国空军就会下达停飞令。
早这个速度打下去,不出一个月,美国空军就没有战斗机可以升空了。
当然,也不可能每天都有如此重大的损失。
为了增强打击力度,美国空军不但增派了作战力量,让更多的f16战斗机在f22a战斗机的掩护下,挂上反辐射弹药执行防空压制任务,美国海军也在这个时候插了一手,派出了ea18机群,帮助空军压制中国军队的防空系统。
说到防空压制,那些挂上电子战吊舱的f16最多只是客串演员。
相对而言,ea18就要厉害得多了。
美国空军不是没有防空压制战斗机,之前就有两种,即f4g与ef111,可是这两种战斗机都已退役。按照计划,f35a将有一种专门的防空压制型号,用来弥补f4g与ef111退役后的空缺。可惜的是,f35a还没有量产,其防空压制型号也就没有服役,最快也要等到一年后才能加入美国空军的战斗序列。
实际上,任何战斗机执行防空压制任务,都得承担巨大的风险。
在对地打击中,防空压制任务属于最高级别、以及最危险的战斗,相当于战斗机与地面防空部队拼刺刀,结果肯定是你死我活。
进行防空压制,只是硬摧毁。
虽然这是解决问题的最直接办法,但是不能保证无一漏网。
只有软硬结合,才能提高打击效率。
为此,美军出动了十多架电子侦察机与电子干扰机,严密监视中国空军防空部队的一举一动,想方设法的收集防空系统的电磁辐射信号,以便从中找出破绽,找到进行电子压制干扰的方法。
不用多说,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