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54(2 / 2)

乱世英雄 闪烁 8451 字 2019-04-17

为此,在正式组建海军之后,日本就将建造航母、而且是大型航母的计划提上了日程安排,并且将其当成海军的首要任务。按照日本海军提出的规划,最迟二零一三年底,就得拿出航母的详细设计方案,并且在二零一四年第二季度开工建造。

空军方面,日本主要依靠美国,不但在战场上依靠美军,即便在新式战斗机的研制与生产上也严重依赖美国。

说白了,日本在航空技术上的欠缺并不小,需要花大力气才能追上美国。

在此之前,日本只能按照美国的安排做。

因为美国承担起了制海、制空任务,所以日本能够发挥能力的,也就只有地面战场,不然美国也不会一再要求日本参战,并且让日本频繁向东北增兵。

这摆明了是苦差,可是日本没有选择余地。

如果日本不能在地面战场上发挥作用,美国就不会让日本参战,也就不会在日本的国家主权问题上做出如此巨大的让步。

再说了,美国至今仍然是日本的占领国,在日本有规模庞大的驻军。

如果日本政府不听话,美国随时可以颠覆日本政权。

在这一点上,日本还不如韩国。

受此影响,日本只能把重点放在陆军上。

到六月份,日本生产出的武器装备足够武装五个主力师团与十五个二线师团。

可惜的是,日军在前线的损失比这个还要大,结果所有新生产的武器装备全部拿去补充给前线部队,或者重建主力师团。

也就是说,日本陆军的规模并没因此得到扩充。

不管怎么说,能补上损失也行,至少能让日军恢复战斗力。

在美军撤下来休整的时候,日军则在向前线增兵,把武器装备送到作战部队手中,让一些二线师团升级为主力师团,也让刚刚组建的部队到占领区磨练。

到月底,进入东北的日军规模再次恢复到七十万左右。

不可否认,日军确实疯狂,也确实投入了血本。

进入七月份,得到休整的美军主力部队陆续返回前线。

此时,美日联军的战斗力已经得到大幅度提升。

仅空中力量方面,美军就新增了近三百架f35a与一百多架f35c,还有数十架fb22部署在后方基地上。

关键还是地面力量,美日联军基本上恢复到了彰武会战前的水平。

因为美军的状态大大改善,日军却有所降低,所以美日联军的进攻实力比彰武会战前还要强大一些。

考虑到空中力量增强带来的帮助,美日联军更加具有进攻性。

如果算上美军炮兵提升的作战能力,那就更能体现出帕特里奇在东北战场上的基本战略思想了。

很明显,美日联军即将再次发动进攻,而且是战略进攻

与之相比,中国军队的问题就非常突出了。

虽然一个月下来,各主要集团军得到了充分休整,新编集团军的战斗力也有所提升,还有十多个民兵大队得到了正式番号,成为主力部队,但是各部队的缺员情况特别严重,特别缺乏经验丰富的老兵。

要知道,在彰武会战中,中国军队的伤亡也不小。

对罗耀武来说,最大的问题还是缺乏装备。

以前可以依靠东北地区的军工生产体系,及时得到各类武器装备,弹药更不是问题。沈阳沦陷后,只有部分生产弹药的军工厂撤了下来,并且依靠秦皇岛、天津等地的工业区,实现了再生产,弹药问题得到解决,可是重装备却严重匮乏。

不是中国生产不了重装备,而是内地军工厂生产的重装备主要提供给了东南战场。

在六月份,也只有东南战场那边有战斗,而东北这边相对平静,也就没有重点补充东北军的损失。

当然,这其中肯定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只是罗耀武解决不了。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麻烦困扰着罗耀武。

就拿粮食物资来说,虽然抢到了美日联军的给养,但是罗耀武并没高兴起来,因为他丢掉了吉林与黑龙江,还得在分配粮食物资的时候讲“政治觉悟”。

到底该怎么讲觉悟,罗耀武不知道。

他只知道,把粮食分出去,军队作战就会受到影响

卷一 时势英雄 第一百二十七章 麻烦不断

第一百二十七章 麻烦不断

虽然谁都知道,彰武会战取得了了不起的战略胜利,扭转了不利局面,让中国军队掌握了有限的主动权,但是在某些人眼里,彰武会战应该打得更好一点,在战术与战役上的失败可以避免,甚至连战略上的损失都不应该。

会战结束后,罗耀武接受了一次非正式的秘密调查。

这让他很恼火,也很冒火,因为调查对象是他在战役后期下达的“清野令”。

会战结束前,为了守住彰武,让辎重部队与滞留在前线的主力部队撤下来,罗耀武不得不命令在康平打阻击的第十六集团军火速撤回彰武,直到第十五集团军撤回来,才跟随辎重部队撤走。

如此一来,康平肯定守不住,沦陷只是迟早的事情。

受此影响,罗耀武在这个时候向进入吉林、黑龙江的游击队,以及当地政府下达了烧光所有无法运走的余粮的命令,并且让游击队在秋收之后处理多余的秋粮,绝不把一颗粮食留给敌人。

这就是“清野令”。

可以说,这道命令没有错。要想坚持抗战,就得坚壁清野,不能给敌人留下任何可用的物资。

再说了,美国一直宣称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就不可能对平民下手。

事实也证明,罗耀武的这道命令下得非常及时。

彰武会战结束不到五天,恼羞成怒的日军就派遣两个师团,从康平经铁岭市,进入吉林四平。

与此同时,美日联军加强了对内蒙地区交通线路的轰炸力度,重点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