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12(1 / 2)

活色生枭 豆子惹的祸 5396 字 2019-04-18

希望能了解到更多的真相。

事关天下,这是他的天下,所以景泰想弄明白,那扇门到底是什么。

国师笑了笑:“等我几天,和你细说。”随即岔开了话题,父子两个笑谈闲聊着,其乐融融。

五天之后,燕顶把一本册子放在了景泰面前,微笑道:“你先看看这个,明天我再来。”

册子上字迹歪歪斜斜,景泰认得,全都出自国师手笔,墨迹已干但墨香仍在,不用问,这是国师刚刚写好的。没有封面,没有著述,开篇就是在讲故事。景泰莫名其妙,抬头看了父亲一眼,但是也没多问,国师让他看他就看。

故事都很短,一个接一个,主角没有名字,一律以阿天代替国师没在一旁解释什么,任由景泰自己读书,他转身离开了。

转过天国师又来,问景泰:“看完了”

“昨天看了两遍,今天打算再看两遍,”册子就在景泰手中,回答过后皇帝又关切追问:“这个阿天到底是谁”

国师腹语低沉:“大洪开国太祖皇帝。”

景泰神情有些恍惚,点头道:“怪不得,怪不得”跟着他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又继续道:“了不起,了不起的很”

一本册子,几十个故事,只是记录了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但是每一桩都藏了阿天的算计,或大或小,既有娃娃阿天从姐姐手中骗苹果的办法,也有领袖阿天从强敌手中夺利益的手段昨天把这一本书看下来,景泰只觉得心旌动摇,他完全理解不了,一个人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心机,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算计着,几乎他做过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目的,如果阿天的故事取材自许多人不足为奇,但若册子中的阿天始终是一个人的话那他未免太可怕了些,又难怪他能成为中土上唯一一位实现大统的皇帝。

燕顶盘膝坐到景泰对面:“史家为皇帝著书立传,写来写去都是些表面文章,没有真材实料的,我写给你看的这些故事,都是洪太祖的真正事迹,外人所不知的。远远不全,但也足够说明白他的为人了,怎么样,看完什么感觉”

“惊讶、佩服自然不用说了,另外还有些侥幸”景泰苦笑着:“幸亏我生的晚、他死的早,要是和他赶上同个时候,说不定大燕的天下还得被他夺了去。”

国师则要豪迈得多了,哈哈大笑,独手摆动:“这不是小孩子的念头么。洪太祖也是人,他要真的在世,你我两人同心联手,也未必不能和他斗一斗”

景泰也笑了,摇头道:“不管怎么说,洪太祖的心思,算得人间少有。”

燕顶收敛笑声,点头:“不错,我写这本册子,就是为了让你明白,洪太祖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样的人物,如果留下来一套复国的方针大略和诸多部署的话而他留下的那些东西,若能落入你我手中,又会怎样”

景泰一愣,燕顶却不等他开口,又把话题一转,放到了自己的身上:“我少年时的遭遇你是知道的,救我的高人、也就是我后来的师门,他们这一脉的传承,与洪皇帝有着莫大关联,否则我也不可能知道洪太祖那么多事情、更写不出来这本册子。”

“当初拜入师父门下时,我本就是想学些厉害本领再回去报仇,可是一来没想到有你,二来没想到师门有这样的背景直到几年后我才无意发现,师父还守着一项绝大的秘密:太祖为大洪朝设计的身后事。”

景泰的眼睛亮了:“大洪的身后事洪太祖为了复国安排下的布置”

燕顶点头:“洪太祖的确留下了一番布置,可那时候我想尽办法,也没能探到他的部署到底是什么,又过了几年才弄明白,莫说是我,就连师父也不知道太祖的具体安排,不过师父知道一个地方,那里藏着洪太祖留下来的所有秘密。”

如果是别的皇帝留下来的复国部署,燕顶也就是一笑而过,不会格外注意,可是洪太祖不一样,那时候燕顶已经知道此人的诸多事迹、知道此人的心机深沉得可怕,他留下的身后事绝非等闲。

再之后如何施展凶狠手段、从师父口中逼出了这个地方坐落何处的过程,燕顶没有对景泰去说那时景泰已经成了太子,将来坐定龙椅了,燕顶要去谋夺洪太祖留下的秘密其实也是为了儿子,可毕竟忤逆叛师不是什么光彩事情,没有一个当爹的愿意让儿子知道自己的罪行。

有了师父的指点,燕顶找到那个地方,是高原中一片无人区,巍峨雪山耸立。

可那个地方的入口处有厉害机关守护,以燕顶和花小飞的本领都无法突破,只能无功而返再去请教师父。那次请教琥珀也在场最终大哥为了保护妹妹把事情原本相告,燕顶如愿以偿得到破解入口的办法,琥珀却对一切懵然无知。

破解入口机关,走过长长地路,重新走上地面时才发觉,他们已经置身于一座巨大的山谷之中。外面是寂静死地、一眼望去只有憧憧雪山与无尽寒冰,山谷中却温暖如春,奇花灿灿异草青青,各种小兽泰然安栖,一时间燕顶和花小飞恍若梦中,还以为置身于仙家道场。

难得燕太祖,竟然找到了这么一片好地方。

山谷中罗列着一座座人工开凿的岩洞,其间有药物封镇,草木难生百兽不饶且干燥异常,虽然摆在那里几百年了,但并无破败之相,只显得威严神秘。

燕顶大喜过望,但是在搜索过诸多岩洞后又大失所望。

有的洞中摆放着浑天仪、地动仪、司南、沙漏、日冕等等科技发明;有的洞中摆放着水车、耕犁、磨盘等劳作用具;有的洞中摆放着机弩、战车、投石臂、诸般兵刃甚至马镫;有的洞中则是拱桥、大殿等建筑的模型无一例外的,所有实物或模型旁边都配以图谱,详解它们的制作办法和工作原理。

林林总总包罗万象,可是这些东西,放在七百年前都不算稀奇,落在燕顶眼中就更显得落后了,就说那个司南,洪太祖留下来的还是一座巨大的司南车,现在燕人用的可都是小巧便携的司南盘了。

全都是没有用处的东西。

岩洞绵延不绝,再往深处走,洞中陈列之物又有了变化,没了那些大大小小的工具,变成了一窟一窟的书籍,历代史记、先贤著述、佛家经卷,甚至连武功秘籍都有,而最多的还是道家玄学的种种典籍,这倒是理所当然,七百年前洪太祖笃信道祖痴迷方术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可是从实物到典籍,怎么看都是一座博物馆、只是一座博物馆,和洪太祖的部署、洪皇后人的复国大计没有一星半点的联系。

天知道洪太祖发了哪门子疯,动用庞大的人力物力,建了这样一个没有一点实际用处的古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