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2 / 2)

“老爷放心,你们想要谈多久,就谈多久。”

崇祯皇帝一言不合就把老丈人家给抄了,在周皇后这边心里总是有一道坎儿过意不去,所以昨夜就特意去了一趟坤宁宫。

本来崇祯皇帝路上还在寻思怎么和周皇后解释这件事,没成想她早就知道了,而且反倒劝起自己来了,说是消消气儿不要放在心上。

对于周奎这事儿,崇祯皇帝最多的感觉是无奈,生气倒是其次。

周皇后知书达理,其实在那天下朝见周奎后自称本宫的时候就想清楚了,用她的话说,就是妾身既然嫁到了皇家来,万事都要以皇家的利益为主。

再说了,周皇后也知道,崇祯皇帝当天在朝堂上可给了不少台阶下,可自己这爹就是耍小聪明不服软,甚至还贪了自己卖首饰才换来的银子,有如今这个结果完全是咎由自取。

看来无论如何,后世那些辫子戏里内宫争宠的场面在自己这里根本不必担心,有这样一位晓明大义的女子为皇后,崇祯皇帝当真是省了不少事,就像捡到宝一样宠幸周后。

崇祯皇帝心中对周后有愧,昨夜佯装熟睡在枕边出言感叹,说有周氏为皇后既是自己的福份,也是大明的福气。

周皇后听到这话是怎么想尚不得而知,崇祯皇帝只知道她当时十分温柔的替自己盖好被子,最后趴在胸前睡着了。

崇祯不想再受昨日那种气,所以就没有早朝,早晨起来周后还在熟睡,崇祯便悄悄踱出坤宁宫,对门外的女官秀梅小声说道:

“皇后还在睡着,吩咐下去,什么事都不要搅扰到皇后。”

“奴婢遵旨。”

秀梅自然从方才皇上的语气中听出来浓浓的爱惜之意,见到崇祯皇帝说完后负着手向暖阁慢悠悠走去,喜滋滋的想着皇后可真是有福气。

坤宁宫到暖阁有些距离,按往日而言,该是时不时的有些锦衣卫、大汉将军或是小太监侍立在两侧,怎么今天一个都没见到。

崇祯皇帝看着晴朗的天色,摇头笑了笑,心道这么明媚的阳光,怎么会出乱子,应该是自己多疑了。

这可是守备森严的皇宫大内,难道还会有贼人进来刺杀自己不成

刚想到这,事实就抽了崇祯皇帝一记响亮的耳光,不知从哪冒出一个披头散发,状若疯癫的怪人。

这个人手里拿着一口杀猪刀冲过来,而且还边跑边喊:

“昏君你这重用厂卫,信任阉人的昏君崇祯,大明三百年天下,至今必亡于你这昏君之手洒家要替天行道,杀你这昏君以谢天下”

崇祯见到如此情景,下意识的摸了摸腰间,却发现什么都没有,赶紧惊慌失措的四处去看,嘴里不断喊着护驾,却发现四周寂静的如同一片死地。

“这货究竟是怎么进来的”

崇祯皇帝心里现在有一百个疑问想查清楚,但不会在这里傻不拉几的等死,当即迈开步子转头就跑。

跑了几步忽然又想起来,这不是往坤宁宫去的方向吗,可不能连累了皇后,赶紧又换了个方向。

这场景看起来有些滑稽,崇祯皇帝慌不择路的在自己皇宫里被一个疯子追着到处跑,嘴里不断喊着护驾,平日那些跟在身后的太监和侍卫们却没见到一个。

崇祯皇帝这小身板还是不行,跑了几步就累的气喘吁吁,最后更是只能用秦王绕柱来拖延时间,这个叫不出姓名的疯子追将上来,毫不犹豫的就是一刀。

“撕拉”

崇祯皇帝下自付已经躲之不及,只能是抬起右手抵挡,手上直接被划出来个深刻见底的大口子,鲜血直流。

“昏君,洒家今日要替天行道”

那疯子一刀未得手,大叫一声正欲再砍,却听见后面传来一声暴喝:

“陛下”

原来是御马监掌印方正化带着一群小太监赶来护驾,方正化身手颇为敏捷,直接一脚将这疯子踹倒,几名小太监蜂拥赶上将其彻底制服。

那疯子手中杀猪刀被方正化夺下,依然手舞足蹈的又蹦又踹,嘴里连骂崇祯是信任厂卫和阉人的昏君。

崇祯皇帝离开坤宁宫已经有一段时间,但许久都没有到暖阁,方正化本来是有事要禀奏,等了一阵时间也没见到,便去问侍立在门外的李春。

李春也有些纳闷,按理来说皇上早该到了暖阁。

方正化联想到昨日崇祯在朝廷上说的一番话,当即就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赶紧派御马监的太监在宫中四处寻找。

“去去坤宁宫”

崇祯皇帝说这话的时候嘴唇泛白,相当虚弱,方正化担忧不已,惊的心肝都要跳出来,劈头盖脸给某个不知名小太监一顿臭骂,大喊道:

“把这杀才押下去,快送陛下去坤宁宫,传太医,传太医”

第二十四章:惊变

这事来的太突然,许多人都没来得及反应。

崇祯皇帝早晨起来后神清气爽的离开,谁都没想到,再回来的时候却是被方正化和一群御马监小太监抬回来的,看样子也是虚弱至极。

周皇后还没有睡醒,听到崇祯遇刺的消息顿时花容失色,连忙从坤宁宫迎出来,见到崇祯皇帝衣襟上的鲜血,担忧的询问道:

“皇上这是怎么了”

“回皇后娘娘,奴婢也不清楚,当时奴婢和往日一样在冬暖阁等待皇上,但许久不见来人,心中担忧,便询问了李春,可他也说不清楚。奴婢心中担忧皇上,这才派人在宫内到处去寻,谁想到”

听到方正化的描述,周皇后瞪大了眼睛,捂着嘴连连后退几步,还好女官秀梅机灵的上前扶住才没有靠到墙上去。

良久,周皇后捂着额头说道:

“方公公,多亏你救了皇上,只是本宫现在还没有什么可以赏给你的。”

闻言,方正化立即匍匐在地,叩首道:

“皇后折煞小奴了,能得皇上信任就已经是天恩,如今朝廷困难,小奴又岂敢贪多求得啊。”

周皇后点点头,不断大口吸气来尽力平复心情,起伏的胸口逐渐平静下来。

这事听起来就和万历年间发生的梃击案如出一辙,当时万历皇帝想违背“立嗣立长”的祖训,册立朱常洵为太子,从而引发国本之争。

万历皇帝遭到朝中大臣和东林党的联名反对,不得已只好册立朱常洛为太子,便是后来的明光宗泰昌皇帝。

但这件事远远没有结束,后来有个叫张差的疯子手持木棒打伤守门太监,轻而易举的闯入慈庆宫,乱棍击打朱常洛。

万历帝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不想深究,只是将张差和几个太监处死了事,不过谁都知道,那张差绝非主谋,几个太监也就是替罪羊而已。

直到现在,这件事都是悬而未决的疑案,周皇后曾听过,但绝想不到这种事竟然会出现在自己和崇祯皇帝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