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1 / 2)

正想到这里,忽然听到一阵哭哭啼啼的声音传进来,周皇后转头一看,却见是袁贵妃和一些妃嫔赶过来,哭的好像崇祯皇帝已经死了一样,被御马监的太监拦在门外。

看她们这副模样,周皇后原本就异常纷乱的心绪更加焦躁起来,怒斥道:

“看看你们哭哭啼啼的样子,成何体统都闭上嘴,不要在我这坤宁宫啼哭,扰了皇上的清净,当心本宫治你们的罪”

袁贵妃和其余妃嫔已经很久没有得到崇祯皇帝雨露的赏赐,听到这个消息后担心倒是次要的,主要是打着各自的鬼心思,想见崇祯一面而已。

当周皇后震怒的时候,她们立即就是噤若寒蝉,闭上嘴不敢再发出任何声响,窝在一起倒显得楚楚可怜。

“唉,好了进来吧。”

周皇后心有不忍,过了不久便挥手示意太监放她们进来。

崇祯皇帝遇刺,这消息就像巨大的波浪一样在京城迅速传开,东厂提督王承恩,锦衣卫都指挥使李若链,还有京营提督,英国公张世泽都是大吃一惊,连忙放下手头的事情赶过来。

不多时,已经有一大票形形色色的人围在自己身前,崇祯皇帝头疼的时候也在苦笑,这个场景和自己半月前穿越过来又是这般相似。

不过不同的是,半月前崇祯醒来看见的人虽然能叫出名字来,但大多数却像个陌生人一样,那关心之情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而现在看来,起码王承恩、李若链、方正化、张世泽的忠心都可以保证,周皇后也是握着自己的手不松开,怕自己再出危险。

甚至崇祯皇帝从来没临幸过的袁贵妃和其她妃嫔,虽然可能都在打着自己的小心思,但也能看出来是在真心实意的担心。

崇祯皇帝有些欣慰,有这些人将自己看成是他们的天,这半个月就没白忙活。

“启奏陛下,太医到了。”

说来也巧,这次进来的还是翁炳实,他先一板一眼的行了五体投地的大礼后才上前查看伤口,最后又把了把脉,躬身说道:

“启奏陛下,伤口很深,所幸天眷圣上,天佑大明,基本没有什么大碍,臣开个外敷的方子,在伤口处贴上静养几日,也便能痊愈了。”

“有劳爱卿了,带翁太医去开方子。”崇祯也是松了口气,看方正化带着翁炳实离开,心中却是一股无名火起,咬牙切齿的道:

“张世泽,京营现在能确定遵从朕凋令的兵士有多少”

张世泽浑身一震,抱拳说道:

“启奏陛下,京营实额三千五百零六员,已经被臣初步整改,皆愿为陛下效死”

“好。”崇祯皇帝满意的点点头,硬撑着从榻上坐起来,靠在边上呵呵冷笑几声,说道:

“你立即调京营兵马接管大内,把那些原本的防卫给朕统统换了,一个都不要留,朕现在谁都信不过,此事越快越好”

张世泽点点头,说道:“臣明白。”

崇祯皇帝继续道:“此外,京营还要封锁大内各门,从现在起,任何人都不得再出宫一步。”

待张世泽接令走出去,崇祯皇帝又看向王承恩,问道:

“承恩哪,现在起,东厂对京城内的监察要加倍尤其是那些东林大臣,一日三报,就连他们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出恭,朕都要知道的一清二楚”

“还有,被京营撤换下来的宫中人员,东厂要尽快将他们一一排查,朕要看看,到底是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杀才,居然敢在这皇宫大内行刺朕”

王承恩听见崇祯遇刺的消息,心里都像是针扎了一样。

崇祯皇帝把东厂建起来交给自己,那是莫大的信任,但自己却一再辜负了厚望,此时他跪在地上,哽咽说道:

“陛下无事,老奴就放心了。陛下请放心,老奴就算豁出这条性命去,也要把这京城给陛下看管的明明白白,绝不让这种事情再发生。”

王承恩走出去不久,外敷的药贴被奉了上来。

不待崇祯皇帝多说,方正化招手示意一名御马监小太监走过来,随即抽出匕首在这小太监手臂划出一道细细的口子,将药贴敷在上面。

这个小太监虽然是无根之人,但却比某些有根之人有胆色得多,整个过程就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方正化见到崇祯皇帝眼中的疑惑,说道:

“启奏陛下,御马监上下已经被奴婢全部撤换一遍,现在这些都是对陛下忠心耿耿之人,陛下万金之躯,难保会有人再捣鼓出什么幺蛾子。”

“让他们帮陛下试一试,也是万全之法。”

第二十五章:老祖宗留下来的王牌军

崇祯皇帝嗯了一声,说道:

“方正化,朕信得过你,让御马监负责坤宁宫、慈庆宫、暖阁的安全,安排的人手一定要是心腹。还有,你协助王承恩,尽快把大内排查一遍。”

将事情安排的差不多,崇祯皇帝躺在榻上闭目养神,心中实在是百感交集,这京师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更加复杂。

到底是谁,居然有这么大的胆子,自己昨日朝会上才说完的话,还没来得及动手,第二天早晨刚起来就遇到疯子刺杀。

原本崇祯皇帝以为这皇宫里面应该是最安全的,那些大汉将军和锦衣卫也该都是对自己忠心耿耿,但现在看来,自己实在是太幼稚了。

现实告诉崇祯,自己能相信的人实在是太少。

这皇宫看着森严,实则却是四处漏风,随随便便一个叫不上姓名的疯子就能跑到这里来,而且追了这么久都没有一个人来救驾,要是谁动了几十上百人来逼宫,后果简直是不堪设想。

到了那个时候,自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崇祯皇帝后世看过不少皇帝被软禁那种悲惨的结局,自然不想亲身体验一遍。

回想起来,大明的英宗皇帝第二次登基很有意思,几个大臣带着走回皇宫就轻而易举的登基了,满朝上下全都是赞同附和,然后大明朝开始了文官一统天下的时代。

成化年间更是加重了这种局面,孝宗皇帝时期史书都说国舅贪张枉法坏事做绝暗无天日,但是李梦阳一个小小的郎中,竟然满大街追着国舅打。

直到最后,这个被东林党鼓吹成权倾朝野的国舅也不敢把他怎么样。

正德年间,武宗似乎想到了这一点,开始重用东厂、西厂、内务厂,合称三厂一卫,宦官、武将和勋戚势力终于有点起色,结果正德莫名其妙的落水了,紧跟着就暴毙身亡。

正德皇帝落水之后回宫,但他的心腹都被关在皇宫外面,那可是当朝皇帝,愣是一个心腹的面都见不到。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加让人觉得背后阴风阵阵,梃击、红丸、移宫,这发生在前几任皇帝身上的三大悬案,一个比一个蹊跷。

现在崇祯皇帝经历了这种事,联合脑袋里原本的记忆再想想,顿时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离自己最近的天启皇帝,正是历史上崇祯皇帝的哥哥,不也是正值壮年就无缘无故落水,最后服用了什么“仙药”暴毙身亡。